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五年复仇,三年学厨 > 第28章 昂贵的蛤蜊酿虾滑

第28章 昂贵的蛤蜊酿虾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山阁开业要有富贵的做派,作为许多酒楼压轴登场的烟花秀在此处仅仅是暖场节目而已。

古代烟花造型有限,江暮归叹自己不是理科生,不能搞点什么蓝色烟花出来惊艳四座。

不过就算如此,在第一声“嘭”的巨响炸开后,烟花依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像注入了染料的糖渣,遇热融化,然后糖水流到心底,等到下一个糖花绽放注入。

“阿娘,是谁在放烟花呀?”

“是常来阁的两个老板,江小娘子和赵娘子。”

“唔?是那个做果子很好吃的姐姐吗?”

“是呀~”

小孩是从几个月前从大巴山来的流民,初见时还是面黄肌瘦的,现在火光把肉乎乎的小脸照得红扑扑的。

妇人搂着小孩,泪眼汪汪,“若不是她,咱哪儿在锦城有个像样的房子住。你阿耶正是在她开的镖局做工呢。”

跑上跑下挣的都是辛苦钱,跑腿一趟就是送三家人的东西最多也就挣十文钱,镖局还得抽三文钱,到手的就七文。

一天跑十趟收入倒是客官,但这锦城哪儿有那么人货物让人跑呢?生意好时,一天也就挣个四五十文,倒也知足了。

烟花下一家三口团聚,郎君娘子执手,美景真情,大概如此。

第一批来南山阁的客人自当好好款待。

江暮归道:“托各位贵客的福,锦城人今夜才能看这场绚烂的烟花。”

几位客人推辞道:“那也是江小老板舍得下本。”

烟花喧嚣,把整间房都烘托得热热闹闹的。江暮归最怕热闹后的冷清,于是立即安排了罗娘子抱着琵琶上场。

锦城有三绝。

吃食鲜美为一绝;山阔水清为一绝;而罗娘子的琵琶则与前两者齐名。

罗娘子是当今皇帝祖父的太傅的后代,十三岁之前读书学乐,即可高谈阔论天下事,也可以文会人交知己,在京城名声是出了奇的响。

只可惜罗家除了那位太傅,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先皇的朝代时,罗娘子的祖父就曾因行为放荡被弹劾过。

先皇一直念着罗太傅的面子没处置罗家,结果罗家后人不知收敛,族中男子行为乖张放纵,罗太傅一死,先皇就立即办了罗家。

罗太傅死前都拉着罗娘子的手落泪,道:“若你是个男子,我罗家何至于落寞到如此境地!”

有族中男子先入为主的印象,罗娘子一向看不起男人。即便沦落到弹琵琶维持生计那清高也是没放下过的。

曾有人故意想踢罗娘子骨头,问她:“你这么看不起男人,还不是要靠男人听你琵琶赏钱给你。”

都以为罗娘子会气恼,涨着青筋与他争辩,但罗娘子只是捡起地上的银子掸掸灰,十分平静地递还给他,“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霞。不偷不抢不奸不盗,我自是霞光,又何必在意旁人的轻贱?”

“而诸位此时趾高气昂,又如何知道人生无常呢?”

“倘若我是男子能入仕为官,心中所图必不负千万黎民,那诸位呢?”

她有一身好手艺,是别人请她弹琵琶,而非是她求着给别人弹。倘若有一天没人请她了,便是洗衣做女红,也能养活自己。

正是她的不卑不亢,许多有阅历的老读书人都十分欣赏她,自然把她的位置也捧得高。

转轴拨弦,琴音空泛,声声入耳。纤手在琴弦跃动时牵扯出骨筋,力道遒劲,回音沧澜,像白云间的水遇着一个又一个水凼,哗哗细水和激流冲石交映,撩人深思。

不止是客人,江暮归都听呆了。

话说罗娘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是如何做到一弹琵琶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若有似无被风吹起的头发都显得那么英气十足!

这钱花的太值了!

一曲琵琶定人心神,适才的琵琶从激荡到平静,慢慢将烟花的浮燥气摁下去。

随后,罗娘子选择的曲子调调都平,节奏都缓。不注意听,压根都不知旋律;可没这声音吧,又会觉得屋子里空旷许多。

伴着涔涔琵琶语,菜品慢慢上桌。

怕茶水太涩,酒水醉人,饮品最终选择了梅花酿。既能达到微醺的目的,甜丝丝的味也爽人心情。

开胃菜是擂椒皮蛋。

青辣椒被烘烤出虎皮色的外衣,扒开外面那层,里头软糯的瓤都泛着炭火的干香。蒜末切的极碎,与其说是蒜末,不如说是蒜水,水里沉着薄薄的泥。

辣子江暮归采取的现代做法,加了八角花椒等在古代名贵的香料增香。

蒜泥、辣子和酱油醋都只放了一点点。目的是为了凸显青椒和皮蛋的味道。

装擂椒皮蛋的是雕刻着瑞雪兆丰年图的木罐,就连木锤都用楷书刻了一圈“吉祥如意”四字,上头用质地温和的羊脂玉做把手。

她费尽心思搞这些就为了两字——

格调。

换句话说,虚荣。

得让来南山阁的客人感受到他们和外头那群蹭烟花看的莽夫的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