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想起来她刚刚“招安”的刘二虎这少年,顿时泄了气。
“完了,糟了,我光想着咱们还能‘骂完就跑’,可是还有二虎要安顿呢。”
刘二虎一直压低自己的存在感,也或许是之前做小偷做的,他不出声音,旁人跟看不见他似的。
他刚才一直安静地呆坐在边上,林竹几个人开小会,他就跟着听听,此时闻言,他缩了缩脖子,讪讪地笑了笑:“姐,要不、其实我、我也跟着跑?”
虽然他舍不得自己的故乡,但、但是还是保命要紧!
成珊珊被气笑了,还忍不住小小翻了个白眼:“刘二虎,你跑个什么劲啊?我们都还没吃到炖鸡爪呢!”
“没事。”林竹憋住笑说,“不会有生命安全的,不过我们也怕骂完之后,店家找到我们打击报复,但相比一时半会找不到你身上。”
刘二虎摸了摸脑袋,想来也是,他还是个半路子出家的,恐怕没有人知道他被林竹招安。
林竹眯起眼睛,眸光闪烁,“而且啊,我想到,咱们要是直接去吃,肯定会被盯上,还不如换个方式。那个福珍楼不是最擅长打压同行了吗?那咱们先去打听打听有没有被他们坑过的掌柜。”
他们若是诚心做生意,饭菜质量高,那也罢了,若是打压同行之后反过头来欺骗客人,那未免过分。
成珊珊瞬间明白过来,兴奋地拍手:“对啊!既然他们敢欺负同行,那肯定有很多冤屈的饭馆,我们只要找上他们,一准能打听到这个福珍楼的不少事情,有没有内幕!”
晏元青轻笑着同意,说道:“看来,这一顿饭我们还得慢慢吃了。”
那边还呆坐着的刘二虎想起来了,他跟着师父学手艺的时候,那福珍楼就开始欺压同行了,自己听到过一耳朵,不过跟他们摆摊的关系没那么大,人家针对的是好地段的商贩,他们也就当个闲谈听过就算。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家吴记小馆,老板人不错,后来好像不开了,就是因为这福珍楼。”他小声怯怯道。
林竹立刻拿小本本记上:吴记小馆......
-
他们来到冀州的第三日,又一次的夜色深沉,冀州的街头夜市和前面几日没什么区别,依旧人声鼎沸,炊烟混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夜风里。
街巷间,偶有吃酒吃醉了的客人晃晃悠悠地从小馆中出来,带着几分醉意,高谈阔论。
林竹几人走在热闹的街道上,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沿途的小吃摊吸引。
牛肉的香气扑鼻而来,热腾腾的甜豆浆在木勺搅拌下泛起细腻的波纹,刚出炉的糖油饼散发着浓郁的甜香。
可惜了,他们的心思今日不在美食上。
林竹低头思索,脑海里回想着王大爷和刘二虎的那番话。
福珍楼作为冀州城最有名的大酒楼,受害的可不止一家店。
一家一家来,总能找到他们的把柄。
终于来到街角一间略显破旧的小饭馆上。这个饭馆门前的匾额已经有些褪色了,但是招牌上的字迹依稀可辨:“吴记小馆”。
虽然外观普通,但里面却颇为热闹,客人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推门走进去,迎面便是喷香的食物香气,木质的小桌椅虽然旧了些,却干净整洁。
墙上还贴着几张泛黄的老菜谱,字迹工整。
这掌柜的是个年近五旬的中年人,他皮肤微黑,双手因常年操持厨事而显得粗糙有力,现在正招呼着客人上菜,脸上还带着憨厚的笑意。
林竹几人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店伙计立刻笑脸迎上来:“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先来几个招牌菜吧。”晏元青随口说道,同时环顾四周,观察着这家店的生意。
不一会儿,菜便端了上来:红烧茄子色泽红亮,油汁裹着茄块,显然是地道的家常好味道。
还有道清蒸鲈鱼,鱼肉鲜嫩,散发着淡淡的姜葱香气。
最后上的是一道简单的炖牛肉,但鲜香四溢,汤色醇厚,撒着翠绿的香葱,一看就做的极为用心
林竹夹起一块牛肉,轻轻咀嚼了两下,口感软烂,肉香四溢,她轻轻点头。
接着慢条斯理地放下筷子,装作不经意的随口问道,“你们家店的味道很不错呀,诶,我们是外地来的,还不清楚,按理说你家小店在冀州城应该很有名气吧?怎么开得竟是这般偏僻?”
那个店伙计一听,脸上的笑容就微微一僵,眼神闪烁了一下子,似乎有些犹豫,也有些为难。
“客官说笑了,我们这家小铺子......也就是老主顾多,外头的大酒楼才是真正的高门大户,我们这小馆子哪里比得上。”
林竹心中微微一动,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