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爷才打量起林竹几人,他的视力已经有点模糊了,此时眯缝着双眼,瞧见他们几人衣着都干净整齐,不像寻常闲逛的流民。
他还挺替二虎这孩子高兴的,因为此人曾经多次来他小摊前赊帐,爱吃又没钱,一开始他还追究,后来这孩子也还上了欠的银子,隔三差五脸上还要挂彩。
后来王大爷知晓了这刘二虎的遭遇,见他师父离开,自己一个人没本钱经营新摊位,还要被其他小商贩排挤,大爷年纪大了也心软了,后来便也没再多问,只是偶尔对这刘二虎赊帐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不催他来还,久而久之,这一来二去俩人也熟悉上了,还认识了刘二虎的狐朋狗友们,都是些市井混子,他不喜欢。
这次这几个人看着都面善,瞅着不错。
于是,大爷爽快地从锅里捞出一大碗鸡爪,撒上了一大把葱花和熟芝麻,汤汁浓稠,色泽红亮,香气更加扑鼻。
利利索索地递给他们:“来,孩子们,你们尝尝,本大爷这个鸡爪子,我称第二,冀州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他夸下海口,让林竹几人对鸡爪的期待值都提高了不少,跃跃欲试。
林竹拿起一只鸡爪,带着汤汁,还些许有些烫嘴,她就轻轻一抿,软烂入味的鸡皮瞬间脱离了骨头,带着微微的麻辣味,裹在鸡肉上,每一口都充满了胶质的黏滑感,让人忍不住吮指回味。
她立刻吃下一大口,嘴里鼓鼓囊囊的,睁大眼睛对其他人疯狂点头。
成珊珊一边咬着,一边含糊地夸赞:“大爷,我服了,真的绝了!”
比起洛阳那边的酱炖鸡爪,这里的更软一些,汤汁更浓郁。不同的地区都拥有各自地域特点的食物,这也是他们想出来走走看看的原因。
晏元青虽不爱吃这种黏糊的食物,但看着大家吃得香,也抬手尝了一口,意外地发现并没有想象中油腻,反而带着一丝甘甜和微辣,味道层次丰富。便也舍弃了他的架子,弯了弯腰,低头吃了起来。
王大爷乐乐呵呵地看着这几个他眼中的孩子狼吞虎咽,他们毫不保留地夸赞自己的鸡爪。
大爷挺直了腰板儿——他已经听出来这几人不是冀州人了,他算不算是变相给冀州争了光?添了彩?
“王大爷,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告诉我们,这炖鸡爪的汤底用了多少种料?我竟是尝不出来。”林竹好奇道。
大爷抬眼看她:“要是能让你一口吃出来,那我这手艺岂不是白练了?”
林枫在旁边打趣,告诉他林竹的嘴有多尖。
林竹被逗得一乐,还不死心地尝试分析:“我吃出来了八角、桂皮、香叶这些常见的调料,别的我猜不出来了。”
王大爷卖关子似的等了一会,吊起众人的胃口后,慢慢悠悠地说:“我这汤底里还有黄豆酱和陈皮,加了猪骨汤吊鲜,还有一份家传的独家酱料,这就不告诉你们配方了,嘿嘿嘿。”
大爷为老不尊地傻乐起来。
林竹见这大爷挺有趣,便多同他聊了几句,还拿出草纸刷刷刷地记下感受,同时嘀咕着:“大爷,你放心好了,这摊子我们可得记下来,说不定能写进我们的第一期《冀州食话》里。”
一旁的刘二虎啃着鸡爪,眼睛一亮:“那以后冀州人也能看到你们的报刊了?”
“当然。”林竹点头,“我们的目标可是全国巡饭!让每个地方的百姓都可以知道哪里的饭最好吃,哪里的店最黑心!”
王大爷岁数大了,没听懂,侧着耳朵,皱着眉头,费劲巴力地听林竹给他解释了半天,终于弄明白了。
捋着胡子频频点头:“不错,啊,还是你们小辈们有意思。要不是你大爷我这年纪大,身体不行了,要不我肯定跟着你们到处吃饭去!”
林枫哈哈一笑:“大爷,我看您身体好的很呢!”
王大爷捋着胡子,叹了口气,笑道:“你这小子,哪能比从前啊!老了,老了!不过,说起来,老夫年轻时,也曾在这冀州城里做过几年官呢。”
众人一听,都愣了一下。
林竹眨眨眼:“哎?大爷您做过官?那怎么……”
王大爷摆摆手,目光悠远,陷入了回忆,他手里一边捣鼓着鸡爪子,一边嘴里念叨:“你大爷我年轻时,仕途倒也顺畅,做到过知县,后来老伴去了。嗨,我一时心灰意冷,索性辞官归乡,想着就守着她最喜欢的东西过日子。”
他叹了口气,抬手指了指那一锅香气四溢的炖鸡爪,眼神柔和了不少:“这鸡爪啊,是她最拿手的一道菜,家里祖传的方子,我俩经常一起做,以前家里有人做客来,最爱吃的就是她做的炖鸡爪。但我经常在衙门里忙,哪有时间陪她?等她走了,我才后悔,也没了当官的心思,就想着把她的手艺传下去,算是陪着她吧。”
王大爷有点惆怅,说完又瞬间换上那副老不正经的模样:“你们看吧,这食物里都藏着本大爷的爱呢,能不好吃么?”
林竹几人一时都沉默了。
因为食物里有很多爱,所以更好吃吗?
林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却十分信服,是不是有些菜被做出来的时候就带着感情了呢?
王大爷说着,眼神落在了林枫背后的书筐上,他眼神不好使,又瞧了瞧,林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爷,我明年正打算去赶考呢,科考要用的书都带上了。放在了酒楼。”
王大爷捋着胡子:“嗯,小子,你自己读得如何?”
林枫笑着回道:“自是读得七七八八,倒也算熟。”
王大爷听了,沉吟片刻,忽然说道:“你若是不嫌弃,老夫倒是可以指点你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