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清也跟着溪哥儿往外走,陈溪锁了门,两人有说有笑的上山去了。
一进山,光线就暗了下来,前两天刚刚下过雨,土还是湿润的,沾了沈云清一鞋底子,他边走边向四周看,溪哥也在附近不远处,两人时不时也能说两句闲话。
这时正赶上农忙的时候,山里倒是没有几个人,沈云清没多久就采了几个笋子,挖了点荠菜。
他奔着记忆中的位置一点点走去,那里长了几棵鹊不踏,鹊不踏刚刚发出了些嫩芽,这些刺嫩芽正是嫩的时候,再过些日子就老了,没那么好吃了,现在摘了正好。
这些嫩芽无论是炒菜还是炖汤,都香着呢。
沈云清过去摘小半篮子,溪哥儿也跟着摘了些。
“现下没什么人,野菜倒是多。”沈云清笑着跟溪哥儿说。
溪哥儿一听也乐呵呵的:“宜哥儿前两日就叫嚷着要吃,今个儿给他吃个够。”
沈云清看摘的差不多了,抖了抖篮子看了一眼,道:“这些也够吃一顿了,待会儿采够了笋子,咱俩再去采点香椿芽留着拌豆腐好吃。”
沈云清捡了根长棍子,来回扒拉寻找野菜,又采了点荠菜和蕨菜。
这时候野菜正是繁茂,沈云清心情也舒畅,吃了一冬天的干菜和白菜萝卜,总算能吃点新鲜的了,听着树上的鸟叽叽喳喳的倒也不嫌烦躁,心情好得很。
等采完了香椿芽两人就慢悠悠地往山下去了。
野菜采得有些多,今日吃不完,好保存的放在阴凉地方等着明日吃,笋子也倒在阴凉地上放着,又把香椿和刺嫩芽都挑了出来,香椿用来拌豆腐,刺嫩芽预备着炒鸡蛋。
等处理完这些,沈云清觉着有些累,歇了一小会儿才拿着他娘早上给的钱去买豆腐。
卖豆腐的在村头,豆腐一文钱一块,沈云清买了两块就赶回去做饭了,不然一会儿爹娘回来赶不上吃饭。
先喂上了家里的牲口,沈云清才进了灶房将馒头先热上,然后做菜。
将蕨菜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熟,再用凉水过一遍,切成小段放入辣子、盐、葱花、蒜末等调料拌匀就。
接着把香椿洗净,也放入锅中焯水后过凉水,再去掉香椿的根部切碎,豆腐切成小块与香椿一块放入大碗中,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就成了。
家里鸡蛋前几日刚拿去镇里卖过,到现在也没攒下多少,沈云清也没多拿,拿了三个磕碎进大碗里用筷子搅拌开,油热倒进锅中,等定型后再放入洗好的刺嫩芽,不断翻炒后放入调料出锅。
等最后这道菜炒完后,林月香几个也进了院子。
沈云澄一进院子就开始嚷起来:“小哥,你做了什么啊,好香。”
沈云清笑了一下,没告诉他:“你等会就知道了,先洗手。”
沈云清将菜一个一个端上了桌,那边几个人也洗好了。
干了一天活,大家也都饿得不行,连沈云清这忙了一天也觉得又累又饿的,坐下谁也没怎么说话,一人拿起一个馒头就是吃。
等都吃完了,林月香也没闲着,帮着沈云清收拾了碗筷,让沈云清热水留着晚上洗漱用,自己就将捡下来的碗筷洗涮了。
“宝儿。”林月香叫了一声沈云清。
“怎么了娘。”沈云清坐在小凳子上,边填柴火边问。
林月香顿了一会儿才开口:“你今年也都十六了,娘寻思着忙完这段时间也该给你相看个人家了,今年找好了人家,年纪正正好出嫁。”
沈云清一听倒是愣了,虽说知道自己要嫁人,但一直没往这方面想,没想到这也到了时候了。
哥儿大多都十六岁出嫁,按理来说家里早该给他相看了,只是之前也有不少媒人上门来相看,林月香对那几户人家都不太满意,所以现在想早个媒人再好好挑挑。
提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他应道:“都听娘的意思,”他顺手又填了根木头,“不着急,小麦种完了还得育秧插水稻,之后还要种大豆土豆什么的,还有得忙。”
正好刷完了最后一个碗,林月香随手拿过布巾擦了擦手,道:“是这么个理,等田里的事弄完,娘就去找你春喜婶子提一提,咱家日子过得不差,在村里也是提的上名的,得好好相看一个好人家。”
沈云清是家里唯一的哥儿,从小到大他爹娘一向疼他,什么都先紧着他,肯定会给他找个好人家,因此倒是没那么担心。
沈云清笑了一下:“知道了娘,您快回屋歇着去吧,剩下的活我来就行。”
“嗯,你烧完了水也早点擦洗完休息,我先回屋去了。”林月香点了点头,她家清哥儿样貌生的好,皮肤白且细腻,一双桃花眼又大又好看,腰细个子又高挑,十里八乡都难得找到这么标致的哥儿,人也勤快能干,人人都羡慕她生了个这么好的哥儿,不愁找不到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