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郧去世了,家人正在为他举办丧事。
唐朝此时的丧葬风俗,是人亡后必须有和尚诵经超度,让逝者早登极乐,使生者早解悲痛。大唐人普遍信奉佛教,丧葬中邀请僧人超度灵魂的规模,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也是皇帝明诏提出的丧葬要求,否则将以对佛家的“大不敬”予以惩处。
自唐朝开国伊始,就把道教确定为“国教”。唐王朝为了佐证李家是皇权神授,名正言顺地去拥有天下,道教自然就成了大唐的“国教”,其创始人老子李聃也成了李氏的先祖。但在信仰自由的唐帝国中,佛教却大行其道,甚至有“泛滥成灾”之虞,无论是身为帝王的李世民还是普通百姓,皆把佛祖作为自己的寄托或依靠。
自代宗朝开始至今,对佛教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朝廷时时处处都以敬佛礼佛用佛为准则。
代宗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王朝在占领陇西大片土地后,又趁大唐国内人心疲惫、经济凋零,挥动大军攻占长安。在京城陷落之前,代宗执意要聚拢天下佛教弟子登上城门,以高声诵咏佛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退敌。
该佛经讲述的是仁王目睹众生痛苦,随生出怜悯之心,就此施展无边的法力来保护天下苍生,故又称“仁王护国”。
“陛下,胡人大军已抵奉天,应速诏郭子仪与仆怀固恩将帅们率军御敌,切不可用此虚幻之术替代刀兵,若佛有知岂不嗤笑我朝无人耶!”因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树立功勋,现已担任吏部尚书的颜真卿,此时唯有他一人敢于在朝堂上大声提醒着代宗。
宰相元载却反驳道:“陛下切勿相信这个老朽之言,佛法无边,我们都能感受得到。颜真卿怎能知道此时佛的无用?他是在扰乱陛下的通灵之心,应治其大逆不道之罪。”
“颜大人,既然知道蕃兵已经兵临城下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佛法去御敌?陛下自然这样要求,这么多朝臣也都一致拥护,这同样也是佛法引导的结果。你颜大人只会舞文弄墨,佛的无处不在和无边法力,是你能懂得了的吗?”已是监军的宦官鱼朝恩也随和着元载,一唱一和对颜真卿发起了攻击,而其他朝臣面面相视,各求自保。
反驳颜真卿的元载和鱼朝恩,就是与李辅国携手杀掉张皇后,把肃宗惊吓之死,夺回皇位交于李豫的三个主要人员。他俩后又紧跟代宗,暗地刺杀权倾朝野、目无君父的李辅国,消除皇帝与大臣们“恐李”的现象,他们的意见代宗自然是言听计从。
说起这个宰相元载,是一个聪明机警之人。他善于思考问题、辨析理论,善于揣测圣意、见风使舵,深得代宗的信任和依仗。他所谓创立的“禁止越级言事”和“知人善任”的两个工作管理手段,一直影响着整个唐朝和后世。
城头上的诵经之声依旧朗朗,而吐蕃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代宗仓皇从东门逃亡陕州避难,京城在入侵者的烧杀抢掠中,陷入一片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