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西行逢春 > 第12章 哀画来荣

第12章 哀画来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艘画舫本是城东王造船的传家之宝,因为还不上官府的钱,铺子就被官府收了。如今那传家之宝硬生生改造成了现在不人不鬼的模样。”

桑冬青想,难怪先前觉得那艘画舫怪怪的,原来是过时的造型和时兴的花纹颜色太冲突了。

“他一个造船的怎么会放任自己的传家之宝变成这样呢?”

“因为他死了。”

“啊?”

“他欠了官府太多钱还不上,走投无路之际就跳河了。”

“他一个造船的,为什么会欠官府那么多钱呢?”

“前几年,一次偶然机会,画荣脂粉铺因为极具特色的店面吸引到了许多游人。从那以后为了打造更多的特色店面,敦州就对城内所有店铺有了严格装潢要求。一开始,大家确实因为精致特别的店面吸引了许多客人,可是由于中西交通不便,商业不通,游人数量有限。渐渐的,这一套也就没什么用了。”

“然后呢?”桑冬青道。

“店面装潢是官府一应承办,店主只负责按时上交银钱。所以店面若是不搞装潢,官府就少了油水可捞。所以官府不仅没有因为生意下降,降低店面装潢要求反而对各个铺子的装潢要求越来越精细。但凡有铺子不按其要求办,他就要多征商税。为此整个敦州城的铺子多数已经入不敷出。”

“所以那王造船是因为装潢店面才欠下官府巨债的?”

“不止王造船。”杜若摇摇头道,“还有张造船、李造船、画造船以及我杜造船……”

“岂有此理!”桑冬青气愤道。

“好了,你已经成功把我送到了楼上,你可以走了。”

难怪那太守王薄至不予追究死者原因,原来他心知肚明,他心里有鬼!

桑冬青下楼后,一脸菜色,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小姐,我想去一趟画荣。”

桑冬青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年少读书读到画来荣,她便一直对画来荣的精神很是敬佩,此番昔日敬仰之人惨死,她没理由不去吊唁。

余玉附和道:“我也正有此意。”

宋和渊忽然想起家乡的老人说去祭奠死者要自备纸钱元宝的,他和余玉打了个招呼就离去了。

画荣脂粉铺,两扇大门正敞开。

走近两步,就听得里面一阵骚动,原来是一群人正要搬东西呢。

桑冬青和余玉立马走进去,小月小小的身躯纹丝不动挡在众人前面,

“老板平时对我们不薄,他尸骨未寒,你们怎能这样落井下石?”

“我们不拿,总有人会拿,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你不懂?”

小月紧咬嘴唇,不出声。

桑冬青站在众人身后道:“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朗朗乾坤下,你们这是做什么?”

众人没想到这么晚还有人前来,但见只是一个小丫头,底气顿时又足起来,“你是谁,关你什么事?少管闲事。”

说着就要向桑冬青动手。

宋和渊买完纸钱回来,刚到门口,就瞧见这一幕。他略微后退几步,随手捡起几颗小石子,从一旁射中了那些人的膝盖。

登时,原本喊打喊杀的几人就直接跪下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画老板,不要放过这些人。”余玉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小月身边,恶狠狠道。

那些人虽然害怕,但还是放不下贪念,仍然不肯离去。宋和渊等他们刚起身,便再发出石子,十分巧妙地点中了为首那位的穴位,他立马不能动了。

桑冬青一直站在门外,已经发现是门外有人在帮她们,于是虚张声势道:“还不走,等着去见官?”

桑冬青当然不敢真去见官,官场怕是比这些无赖还不讲理,但是那群人更加不敢见官,他们理亏在先,于是纷纷逃窜。

小月见危机解除,高兴地连忙道谢,“多谢两位相助。”

桑冬青转身对小月道:“方才他们说的‘我们不拿,总有人拿’是什么意思?”

“十天后就是画荣向官府上交装潢费的日子,若是交不上,官府就会派人将这铺子以及铺子里的东西全部收去了。这铺子是老板一生的心血,他们怎么能这么随便就收走呢?”小月哭起来了。

“别那么悲观,还有十天呢。”桑冬青道,“现在当务之急便是死者为大。”

天刚亮的时候,店门外来了一批流民模样的人。小月称呼他们为“南人”。

原因是他们都居住在城南。

这群南人个个骨瘦如柴,面露苦涩,泪水长流。

“画来荣老板是个好人啊,我们都受过您的恩惠,还没来得及报答您怎么就走了。”“老天真是不长眼,为什么好人不长命啊。”“我愿意用我的命换画来荣老板的命……”

桑冬青这才知道自从一年前起,画来荣偶然发现城南百姓的窘境后,便决定将铺子里所用制作脂粉的花瓣全部从城南百姓手中购买,也正是如此惹怒了官府,官府一气之下命令司市将店内货物的价格抬高了好几倍,并派专人看守。不过画来荣并没有因此屈服,他不仅更加用心研究新品的制作,还将制作方法刻画在店内的墙壁上,以此答到吸引顾客的目的。但到底因为价格,生意终究一落千丈了。

所以如今的画荣,早就入不敷出了。上个月,官府又突然派人提前来收装潢费,画来荣无奈只能请求宽限两日,不成想被打成了重伤。自此,人就疯疯癫癫了。

虽然画来荣不是少年早慧的经商奇才,但也担得起“大器晚成”四个字。鼎盛时期,他一家铺子就能顶敦州的商税的四分之一,美名一时传扬四海。想不到竟然落到如今这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桑冬青的父母过世时她还小,但她竟然能将丧仪记得七七八八。于是就帮着小月忙开了。

她和下月一起收拾画来荣生前居住的房间时,发现了一封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