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沣的病,一部分因接连丧妻、悲痛过度,更多是积劳成疾。
世道混乱无耻,选择当君子总要付出代价,若那君子是国君,付出的代价则尤为惨痛。
骑兵是个无底洞,从两年前冯太后与三郡二州交恶,荣国在抵御狼骑之事上已无路可退。国库不够就裁撤宫人、减少宗室开支,查抄贪官、整治商贾,饶是如此,也已到了极限。频繁的战事,早已将这个国家拖垮。
若非舜英及时在阊江夺回大权,怕是要走到苛捐杂税那一步。就算没有外敌来犯,国民也会揭竿而起。
褚舜英临朝称制后,将先前荣国支援三郡二州的粮草,尽数以借贷外债的形式归还,还加了不少利息。困扰苻沣近两年的粮草问题迎刃而解,强撑着的那股劲散了,逐渐显出力不从心和衰老。
但他仍竭力撑着,药石、饭食、习武,一样不曾落下。苻洵回去阊江过几次,他总以玩笑的语气说,稷儿年幼、北宛未灭,这么多事放不下,他不会轻易撒手。
这次召苻洵回奉宁,是为一件军国大事——边墙固防。
兵圣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正兵当敌,奇兵制胜。
正兵,节制之兵也,兵多将广、粮草丰足,摆开阵势正面应敌作战,一力降十会、强势碾压平推;奇兵,简捷之兵也,神出鬼没、灵活诡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攻其暗壁袭其粮草,打蛇七寸、专攻敌军最薄弱的环节。
翊国富庶豪横惯了,出来的大都是稳打稳扎的正兵将帅,如元承赟、谢朗之流;荣国一向贫瘠骁勇,没那么多军费,出来的大都是以少胜多的奇兵之才,如苻洵、南宫羽等人。
石脂的破坏力太大,北伐不得不拖延,先巩固自家城防。各处粮仓和边镇除需储存大量水车,还需运送大量湿沙,城墙加高到可阻挡大部分投石机投石,加高箭楼、增多驽床,这还不够……
曲勒分批上贡石脂,苻洹亲自召集玉照各大铁匠,将各种熟铁和钢材混合试验,挑挑拣拣,终于筛选出不会被石脂烤化、又够坚硬强韧的钢材冶炼秘法,可用于更换边墙大门。
一时之间,三郡二州、阊江将无数库存铁矿集中起来,送至玉照冶炼。
其实有更快捷的办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但苻沣和褚舜英一致认为,滥用石脂将使战争的杀伤力成千上万倍放大。虽这是大势所趋,他们仍希望那一天晚点到来。
所以,依然是老路:高筑墙,城门全部换成千斤闸铁包门。
然后,还需最后一道程序——校验。
军事重镇的防守是否坚固,是否滴水不漏,只用正兵的眼光远远不够。还需苻洵这擅用奇兵、神出鬼没的将才去看看——冯栩还是他徒弟,熟悉对手路数,检查起来更得心应手。
苻洵先去北卢郡,将大大小小关隘边墙山崖峭壁逐寸查验了一遍,又看过冰厚数丈的伊河,提了些薄弱之处,快马加鞭回到奉宁时,已近年节。
经过洛川别苑时,情不自禁下马进去转了转,正遇上苻阙和兕儿,在给姚晟送军资和军饷。自从他去年决意长驻外地,苻沣又在洛川别苑陆陆续续养了十几名将领遗孤,由花姨娘和贞姨娘打理,冷冷清清的宅子多了孩子笑闹声,颇为热闹。
苻洵每个月的俸禄尽只够供养洛川别苑开支,好在混到他这份上,并不靠俸禄度日,每场胜仗赏赐也不少,走哪儿衣食住行都有公中开支,逐渐对银钱也不大有概念。
进宫面圣时,苻洵一直在琢磨临行前、舜英说要提前还政的话,合计了下手头的军功赏赐,开始忖度去哪儿置田产,将来好养娘子……可能还有孩子。
想到这儿,他也不禁心潮澎湃,脚步轻快眉眼俱笑走进上书房……
四个人齐刷刷转过来,四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他。
三大一小,苻沣、苻洹、景樊,年仅六岁的苻稷躲在苻沣背后,这场景不像议事,倒像是打马吊三缺一。
苻洹一见到他就笑盈盈地招呼:“在阊江过得怎样?有没有吃苦受罪?”
苻沣将养得好,气色和精神比上次好了许多,淡淡地说:“他那狗脾气,不让别人受罪就不错了。”
归宁的小赘婿被一堆亲人围着,嘘寒问暖,苻洵莫名打了个寒战,干笑两声。
好,好得不能再好,娘子对自己好,娘子的亲朋挚友对自己也好,就连娘子的亲儿子也对他极尽周全。
景樊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川字额头也熨平许多,又也说起这大半年两国来往,细细碎碎不一而足,大体是和睦的。几人又向苻洵打听元承祎的才能、性情等……
这下不像归宁小赘婿,像耳目卧底。苻洵思忖片刻,还是决定说得仔细些,毕竟按照舜英的规划,荣国过不了多久就要直接与元承祎来往。
腰间玉佩在烛火里晕出暖黄微光,刺得他眼睛和心生疼,不禁开始叙说自己在阊江的活动范围:除了邶风别苑,就只大庆殿和上书房。其余时候,哪怕外出去远郊,就有耳目暗探跟随——他所言非虚,也庆幸自己未收下承祎赠送的印信。
娓娓说着,他目光移向苻沣,他三十来年最亲的亲人,心底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无力感和悲哀——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家国不负卿?
不同的国、立场,早已在他与爱人之间结成亘古不变的死结。九年前,元旻执意发动“平西计划”时,舜英到底煎熬了多少个日夜,受了多少苦,才下定决心,争取让自己成为主将?
他一直以为自己足够理解她,真正设身处地才发现,远远不够。
书房很安静,就连苻稷也认真地倚在父亲身边,火道熏得屋子一片滚热。苻沣、苻洹、景樊三人不时你瞧我,我看你,每次交换眼神之中暗流汹涌,苻洵却已然不太看得懂。
如今的国家形势,终究走到九年前她的布局;两国内部的政局,也走到三年前他们的约定——他们只管平定北宛,那以后随两国龙争虎斗,他们隐居世外、不再过问两国恩怨。
他莫名感到一阵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