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I
天色尚未完全转亮,夜的阴影仍笼罩着大地,清冷的月光在哈德里安堡的石墙上投下淡淡的银辉。黎明未至,寒意却已满溢。厚重的木窗将室外的冷光隔绝在外,风声穿过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咽,如同遥远的叹息。
莱温·贝尔图按时醒来,军人的纪律让他习惯性地在日出前醒来。他伸手取过床头的怀表,确认时间后站起身,快速的穿好衣服。打开房门,走廊中光影摇曳,昏暗的灯火在风中微微颤动。
楼梯口的管家仿佛从空气中现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莱温的视线中。他的声音平静无波,恭敬地询问莱温希望何时用餐。这出现的时机,精准得让人不禁多想。莱温神色如常,简短答道会在散步回来后用餐。管家微微欠身,表示已经记下,随后又如影子般般消失在走廊尽头。
走下庄园的庭院,清晨的冷气扑面而来。石板路上覆盖着一层薄霜,月光映照下,表面闪烁着清冽的寒光。空气中带着湿润与微甘的气息,南部的冬季不同于北部干燥的严寒,寒冷但不刺骨。
莱温顺着小径向庄园外围走去。柏树高耸的枝叶在他头顶交错,像是一队冷漠的哨兵,将这片土地与外界隔离开来。树影之外,视野渐渐开阔,平原在夜色的余韵中缓缓显露。薄雾笼罩的丘陵如沉睡的巨兽,微光下透着庄严与静谧。远处的森林低矮稀疏,枝桠在风中微微晃动,模糊的轮廓仿佛一个遥远的边界,分隔了已知与未知。
哈德里安府的主楼伫立在柏树环绕的中心,像一座沉寂的墓碑,又像是传说中的“亡者岛”,那片位于生死交界处的神秘孤域。府邸的石墙厚重而冰冷,仿佛将岁月的重量压入地表。整座建筑笼罩在肃穆的静谧中,那种沉默并非空洞,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存在感,注视着每一个经过此地的路人。
莱温的靴底划破霜冻,发出轻微的破裂声响,在寂静中显得清晰而孤独。走在幽暗的晨色中,罗维尔·哈德里安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莱温的脑海。
阿尔瑟王国与诺斯特联邦的十年战争中,罗维尔曾是王国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那时他在军队中的称呼不是哈德里安伯爵或者达诘永将军,士兵与敌人都把他叫做“哈德里安”,总是充满敬意的第三人称。而彼时的莱温,只是一个刚被征召入伍的少年,被所有具有魔力天赋的国民必须参军的战时法令强征入伍。那时的他对未来有完全不同的计划,直到他被命运之手触碰……
如今十多年后,他仍然在军队中。天意总有令人猝不及防的安排,对罗维尔也是一样。
战后曾有流言说,他会成为战争部首位南方出身的秘书长。但最终罗维尔选择了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道路,他返回皇家军事学院教书,除了综合军事理论还教古典语言。
期间王国内暗流涌动。战争的余烬虽已熄灭,但漫长的战争让这个古老国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着外敌的威胁不再,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渐渐消退,王国内部的裂痕逐渐显露。和平没能修复这些伤痕,反而揭开了王国内埋藏已久的矛盾。
南部是阿尔瑟王国内一个特殊的存在。
三百多年前,一场联姻促成了阿尔瑟国王与统治南部的索纳拉公爵之间的古老条约。这份条约赋予南方高度自治,尊重其风俗传统的延续。自此,南方人承认阿尔瑟国王的主权,但在实际生活中保留了他们的独特语言体系、文化与生活方式——在一些偏僻的小村庄,村民们仍然只说阿尔泰瓦语——南方人愿意为国家而战,却不愿意外地人干涉本地事务。他们的信条似乎早已根植:他们不会向首都提出过多要求,首都也不要对他们指手画脚。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衡在前任国王的治下被打破。战后,国王被一些中部贵族的怂恿,试图通过榨取南部的资源填补国库的亏空。因为地理原因,南部没有受到对外战争的直接影响,但仍在战争期间承担了大部分的物资支援。战争结束后,原本期待负担减轻的南方人发现他们的负担变得更重。很快有地区爆发零星农民骚乱,国王拒绝听从南部贵族“自行处理”的请求,反而派去军队进行镇压。这些军队中甚至包括一些雇佣兵——缺乏任何道德或底线,将战争视为生意。
随着军队到来的还有傲慢的官员,将双方矛盾推向高潮。他们对本地风俗一无所知,却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发号施令,激怒了早就心怀不满的本地贵族与官员。农民骚乱迅速升级成有组织的叛乱,一句口号在南方蔓延开,成为召集武装反叛的集结号——“国王派外国人来烧杀阿尔瑟人!”——农民们自发集结成军队,置身于本地贵族和一些前军官的指挥之下。几乎所有南部的古老家族都卷入其中,每个家族都有成员参与反叛。
烽火很快席卷整个王国,南方军队以“家园和尊严”(Etxea eta Ohorea)的名义向首都进军。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这场抗争不再局限于要求国王尊重三百年前的条约,还掺杂进一些更激进的声音,试图彻底改变阿尔瑟王国的政治格局。前任国王在南方军压境时选择逃亡,首都陷入一片恐慌。人们在惊惶中提出各种建议,甚至建议废除王权,雇佣外国军队来保卫城市。幸运的是几个邻国此时也因为此前的战争元气大伤,没有太大精力趁虚而入。
这片乱局中,一位年轻的王室旁支成员悄然崛起。阿什怀斯侯爵威廉那时不过是一名二十出头的中级军官,得知国王逃离,威廉迅速从驻地秘密返回首都,以自己的姓氏与血统公开宣誓将誓死捍卫这座城市。他的誓言中提到自己的祖先,那位传说中的维瑟雷尔亲王,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王室荣耀的记忆和信心。自此,“威廉亲王”这个带着亲切和随意感的尊称迅速传遍军队和民间——当然,威廉从来不是真正的亲王。但他也没有撒谎:作为埃利塞家族的一员,他的确可以追溯到维瑟雷尔亲王的血脉。至于他究竟是否真的是“亲王”,在他以惊人的手段重新掌控局势后显得微不足道。随着情势逐渐扭转,威廉牢牢抓住了权力的核心肃清了内外威胁,令动荡的王国重归平稳,并最终赢得了王座。
罗维尔·哈德里安也参与到那场内战之中,但是在“错误”的阵营。
他是南方军队中最重要的指挥官之一,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南方军争取了诸多胜利。他曾是王室军队最大的威胁,然而在和谈前的一场关键战役中,他遭遇了失败。这场失败不仅终结了他的军事生涯,也直接导致他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然而,关于那场战役的胜利,莱温很清楚,它远不如外界传言的那般光彩。实际上,罗维尔是如何输掉那场战斗的,莱温比罗维尔本人知道的更多——威廉的话很简单:“我们必须阻止他”——于是莱温妥善的执行了威廉的意志,做了他必须做的。确保威廉的意志能不折不扣地得以贯彻,是他的职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对于南部的反叛,国王在取得压倒性的武力优势后主动要求和谈。条件过于慷慨,几乎让人怀疑哪一方才是胜利者。虽然不信任王国的承诺,但大部分南部首领仍然迫于形势选择接受和议。战后南部地区的宁静脆弱而微妙,有些人在观望,有些人在蓄力。
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莱温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据说战争期间,罗维尔因魔力过载遭到反噬,情况严重到战后他的健康被彻底摧毁。尽管如此,国王仍坚持召罗维尔来首都。这个举动不只具有政治上的象征意义,还有另一层隐秘的原因——在莱温确定事实之前,威廉亲口告诉了他。短暂的惊讶过后,莱温迅速明白了国王为何要派遣他亲自执行这项任务:无论生死,罗维尔早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符号。
破晓的第一缕阳光撕开夜的帷幕,洒在远处起伏的丘陵上。庄园渐渐显露在金色的晨光中,蒙上一层柔和的光辉。莱温向远方眺望片刻,随即收回思绪转身返回哈德里安府。
渐渐走近庄园的外墙,莱温突然本能的“感到有一道目光隐藏在墙边的柏树后面。他没有停下,但每一根神经都已绷紧,魔力在指尖汇聚,犹如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
时间仿佛停滞,空气在紧张中凝固。莱温猛然转身,目光如刃扫向柏树丛下的阴影。然而与此同时,那种存在感如晨雾般消散无踪。他站住脚,眉头微蹙,目光停留在那错综交织的树影间,却没有却深入探查的意图——如果现在去追,对方必定无法逃脱。但既然什么都没有发生,就不需要多做追究——在这样敏感的时期和地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莱温转身继续向宅邸迈去,步伐依旧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