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35章 青林坊

第35章 青林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晨露沾湿的账本上画满符号,旁人看去像是鬼画符,实则是她改良的记账法。

“蜜姐!”肖泾举着竹筒飞奔而来,“阿泽哥哥来信了!”小小少年已经是学堂的小讲师,这会衣袖上还沾着墨迹。

“慢些跑,你今日没去瞧瞧弟弟去?”李蜜举起帕子擦了擦手。

“我娘不让我进去,怕我给那傻小子染上寒气,哼,光会傻笑,我才不愿意看呢。”

三婶前几日刚生了孩子,又是个小郎君,气的三婶破口大骂,她盼望生个三丫一样的丫头盼的眼酸,结果又是个儿子。

这话被二婶听到,她又是一肚子酸话,可如今她也长进了,再也不会当面给人不痛快。

展开的信笺上字迹清峻,是阿泽用新制的松墨写的。

“三日前抵江州,携墨拜访文渊阁。掌柜试墨后订百斤,另荐三家书坊…”李蜜指尖抚过“每斤二两银”的字样,忽然笑出声。这价比药炭高出五倍不止,难怪信纸都透着雀跃。

小丫捧着陶罐凑过来:“阿泽哥捎来的江州饴糖!”满满一罐子糖果,李蜜捻起一块放进嘴巴,剩下的让小丫给家里人分掉。

“包出来一份我等会去看看三婶,你也少吃点,仔细掉牙齿。”李蜜坏心的点了点小丫。

小丫捂着漏风的嘴巴,怨姐姐老是戳自己痛处。

小丫头因着豁豁牙齿每日忧心,可对着姐姐却敢怒不敢言。

转身凶巴巴的瞪了眼偷笑的肖泾,“你只许吃一块,记住姐姐我是为你好。”

“狗仗人势”肖泾只敢等小丫走远了后悄悄吐槽。

***

东南角复建的窑腾起青烟,肖德奎的吆喝混在风里,隐约听着是在训新人:“烟道每日三扫!防火巾必须系牢,要是哪个小子让我瞧见糊弄事,就给我趁早滚蛋!”

李蜜笑眯眯望着焕然一新的炭坊,这精神头可当真不错,“三伯这会可有空?跟我回家一趟吧。”

“走吧,可是去瞧你婶子,你可得好好劝劝她,每日里呆不住,光想着去药坊忙活。”三伯现在抱怨的模样仿佛和数百年后的男人一样,媳妇事业心太强怎么办?

大奶奶捧着一翁从食堂打来的参汤慢悠悠走着,她如今从万事不干的老太君成了重掌家事的老夫人。

不过她也没有一丝抱怨,全家都能挣钱,她这老骨头多干点活算得了什么?越干越有精神哩。

“蜜丫头来了,快进来坐,这臭小子又折腾她娘呢。我刚和你婶子商量,能不能在村里雇个人来帮着照顾孩子,坊里的活计可千万别耽搁了。”

大奶奶穿着新做的绸衣,面色红润的絮叨着,哪里能瞧得出是个六十好几的老太太。

李蜜听着屋里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心里发愁,这员工太敬业,怎么衬的她像个万恶的资本主义似的。

不过雇人这事确实是个好法子,不仅大奶奶家缺人手,自己家里也实在需要一个能帮着干点家务的人,现在全靠药坊的婶子们义务帮忙,时间久了也实在不像话。

李蜜快步走进屋里,地龙的热气扑面而来,不一会就得流汗。

“三婶,您好好歇着,最好能坐个双月子,坊里如今人手够呢,身体要紧。”李蜜拿着大伯做的拨浪鼓逗孩子,“我觉得大奶奶说得不错,家里如今各个都忙,确实得找人帮衬一把。”

“天老爷,哪家妇人生了孩子能躺两个月,我这身子好得很,每日躺着真是心急死个人。”

三婶急的掀了棉被就要下地:“你说的不错,我这几日就在村里找个会照顾孩子的妇人来,孩子让她看顾,我一出月子就去药坊。”

三婶实在是操心自己手底下新来的几个媳妇子,粗手粗脚的,柴胡和前胡都分不清……

李蜜劝不住,只好爱莫能助的看了三伯一眼。

“您赶紧躺下吧。”李蜜忙把肉团子塞到三婶怀里,“可得顾着点自己的身子。”小奶娃咧嘴一笑,糊了亲娘满襟的口水。

***

这天夜里,李蜜伏在案头继续画她的新农村规划图,如今有了银子,建筑队可以赶在春季农忙前开工。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守夜人慌乱的锣鼓声,李蜜跑到窗前一看,竟是青岗林起了山火。

待众人赶到时,火势已经被新挖的防火沟截住。栓住带人在沟底捡到未燃尽的火折子,裹火的油纸一看就不是村里的东西。

李蜜站在灰烬里,脸色出奇的难看:“劳烦里正明日跑趟县衙。”她踢开焦土,露出底下新发的防风草嫩芽,“就说咱们要加租东边二十亩荒地,建防火林。”

晨光熹微时,二十几个巡了一夜山的村民,蹲在地头领早上的饭票。

王二麻子攥着“巡林人”的牌子嘀咕:“一天管三顿饭,月底还发工钱…”他踹了脚烧焦的树干,“狗娘养的,哪个龟孙子再敢放火试试!咱们靠山屯的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