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32章 楮纸

第32章 楮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溪水潺潺,李蜜和阿泽并肩坐在溪旁享受片刻的宁静,沈伯靠在车棚,眼含笑意望着两人。

“这是什么?”

对岸忽然飘来几片黄裱纸,朱砂画的八卦纹被溪水泡得模糊。两人好奇的起身,李蜜拎起裙角涉水,阿泽忙举着药锄开路。

转过青石滩,颓圮的道观隐在暮霭中,残破的“白云观”匾额斜挂门头,檐角铜铃在风里哑声摇晃。

“你们想干什么?求求各位…”沙哑的哀求混着衣料撕裂声,从柴扉后传来。

李蜜示意阿泽止步,透过门缝望见个灰袍妇人正被地痞推搡。

妇人怀中紧搂着竹简,发间木簪已断成两截,却仍挺直脊背:“我是修行的居士…”

“嘿嘿居士!那我更要尝尝味道……”地痞扬手要夺竹简,忽被药锄勾住裤腰。阿泽如如豹子般扑上去,李蜜趁机扬手洒出胡椒粉,辛辣的雾气里,歹徒咳得涕泪横流。

阿泽照着贼子后背一锄头,见人晕过去,连忙喊沈伯拿了绳子绑人。

李蜜将妇人扶起,退到屋后帮她整理衣襟,瞥见她内衫上头秀着的精致花纹。

“您没事吧?家在何处,我们送您回去。”李蜜轻抚妇人因紧张而战栗的后背。

苏凌霄强自镇定,劫后余生,还是止不住的浑身发软。她起身谢过两位恩人,见两人不过童子少年模样,却机敏果敢,内心无比感激。

“谢过小郎君、小娘子,我原就寄居在观里抄写经书,只是近来多雨,道观年久失修,前几日后屋塌了一半,女冠们去别处挂名了。我身子孱弱,缠绵病榻没能跟上大家,就独自在此度日,万没想到会遇到宵小。”

李蜜听她说话颇文雅,好奇打探方知,这位苏姓女居士原是丧夫寡居的娘子,因为没有孩子,家里产业都被族里收了回去,她只能寄居在道观里。

之前因着才名还有一些人家请她去给闺中女儿授课,后来身体孱弱,久咳不止,富贵人家忌讳,担心给孩子染了病症,就再也没人请她做西席,只能靠抄经度日。

“观里女冠多不识字,这些经卷…”苏凌霄抚摸着竹简上的批注,眼底泛起水光。

李蜜看着她身陷囹圄,还在心疼经卷无人珍惜。不由感慨,娘亲当年也是如此境地,要不是遇到李老大,也不知道她们当初会是何命运。

看着眼前的女子,她心下一动。“苏居士,冒昧问您一下,如今可还愿意开席授课?”

苏凌霄猛的抬起头来,“不知小娘子是何意思?”

“我家有开了族学,供不识字的族人来上课,想请您为族人授课,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去,包吃包住,束修按市场价来给,您尽可放心。”李蜜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女娘。

苏凌霄强压住泪意,万每想到自己还能有这运气,忙用力的点头,“承蒙小娘子不弃,我定当尽力。”

因着遇到了这桩事情,李蜜也没法给师傅请安了,她和阿泽带着人直接回了家里。

知道有教书得夫子来,最开心的就是小丫,忙前忙后的招呼着人。

因这家里没多余得房子,李蜜将人先安置在看祠堂后罩房,琢磨这等天气暖和了还是得专门修几间屋子做学堂,祠堂也得修缮一下,做议事厅。

***

月华漫过山涧时,舂捣声惊起夜栖的伯劳。

祠堂后的山涧旁,十几个妇人正在砸构树皮,李蜜挽着袖子示范舂捣节奏:“要顺着纤维方向,力道像给面团排气那般。”她额角的汗滴坠入纸浆,构树皮在石臼里渐渐化作雪絮。

小丫举着刚揭的湿纸,踮起脚往晾杆上挂,半透明的纸膜在风里晃悠。

“还是太脆。”李蜜举着烛火细看纤维走向,“再加些蓼蓝汁试试。”

她抹了把汗,挥手让众人继续,“估摸着还是树皮浸泡的时间太短了,三丫,你带着小丫每日里做好记录。”

九日后,李蜜在实验簿上勾画。

浸泡月余的树皮终于化作乳白浆液,掺了蓼蓝汁的纸浆在竹帘上流淌。小丫突然指着晾晒架惊呼:”阿姐快看!"

夜风中粗糙的纸膜在晾杆上轻颤,虽不及澄心堂纸细腻,却再不似草纸般脆硬。

李蜜将纸页凑近烛火,摇曳的光晕里,还是可以显见纤维粗糙厚重,纸浆也不均匀,但揉搓间却没有裂纹,已经算不错了。

李蜜忍不住欣喜,万幸她没记错配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