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唐朝:元和谜案 > 第15章 三探李府

第15章 三探李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复言死亡四天,他府上那个叫做润娘的侍女也失踪了四天,没有任何消息。也许是她逃得太快或是隐藏得太深,府衙的人寻不到她,或者李府的人压根就没仔细寻她。

李复言的案子既然已经盖棺定论,认定了银针大盗是凶手,便不能在明面上继续探查,只能私下里去打探。但是近来府衙众人,都在敲锣打鼓地缉拿银针大盗,而且,朝廷已经任命,在原本任职地颇有政绩的婺州刺史王仲舒徙任新的苏州刺史。

刺史遇害案表面上发生于李复言府上,神秘的匣子更是至关重要的线索,但是可能与本案有关联的润娘失踪了。而且因为贾斯的死,暴露此案牵扯无妄楼,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如抛开近日涌过来的各路消息,回到原点去寻找不小心漏掉的或者被刻意掩盖的线索。于是,九月初七,自从初二雨夜,闻道在金樽酒肆遇到怪事后,他第三次来到了李复言的府上。

闻道终于不用坐在前厅喝茶了。

他是个酒鬼并不好茶道,况且李刺史府上的茶未免过于苦涩。

依着李夫人的说法,李刺史好写志怪传奇,可是在他书房竟不见半张相关文稿。发现贾斯口中的离合诗谜题后,闻道总觉得那些消失的志怪传奇中也许有什么被故意隐去的线索。他向门房说明来意后,一个年轻面生的小厮把他带到了书房门口。

虽然此案已经被定为是银针盗所为,府衙的封条却并没有揭开,李府书房这几日也没有人进出过。闻道小心翼翼揭开封条,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房中陈设和他发现李复言尸体那日一样,没有被外人动过。他走到房门对面那张临窗的翘头案前,摆着残局的棋盘静静地躺在案上,原本放在旁边的白瓷凤首皮囊壶和两个酒爵被拿到府衙去检验,所以都不在案上。

据检验结果,里面盛的酒比之一般的酒除了更醇厚外并无什么不同,没有毒,也没有迷药。不过,两只酒爵,房中还有第二个人。

是谁?是凶手?是李夫人所说的那个扮作歌姬的神秘女人?

闻道毫无头绪,走到后立屏风的那张书案前,在书案上的书籍文稿中,仔细翻找了一通,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他拿起那本翻开在乾卦一篇的《易经》看了半晌,永贞,永贞,这个案子和十二年前的永贞政变有什么关联吗?

贾斯口中藏的离合诗,解出来贞元有难四个字。这首离合诗绝不是贾斯留下的信号,而是某个人在他死后放到他口中的,也许是老鄢,也许是别的什么人。贞元,乃是前朝德宗皇帝的年号,有难,对闻道而言贞元年的劫难一定是郜国公主案。快三十年了,他的父亲出身兰陵萧氏,因卷入郜国公主的权力斗争而牵连全家……而自己是萧家的幸存者……

知晓自己身世的人本就寥寥无几,如今世上除了师傅他老人家,再无活着的人知道自己的秘密,莫非死去的人又活了?

“郎君,要吃茶吗?”

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打断了闻道的沉思。

他走到门口,见到一个年轻女子端着茶盘怯生生地望着屋内,应是府中婢女。见闻道出来连忙上前道:“婢子奉命为郎君送些茶点,郎君是否移步到院外的亭子中享用?”

“你和润娘熟悉吗?”

这婢女一时间有些疑惧,“不……奴婢不知道,润娘做了什么奴婢都不知道。”

“润娘做了什么呢?”

“他们都说润娘和银针大盗是同谋,偷走了阿郎的宝贝,还杀了阿郎。”她说话间向书房内看了一眼后触电般地又垂下了头。

“你叫什么名字?”

“茹意。”

闻道看向茹意手中的食盘,一只青瓷执壶旁边摆着一碟糯米做的糕糍,糕糍内制成花瓣状的红色馅料在白色外皮下若隐若现,好一个粉透白,令人垂涎欲滴。

李刺史出身陇西李氏,虽曾受前内相王叔文举荐,因前朝政治纷争受牵连,到底是七姓十家,虽外放出京,也是一方长官。而李夫人出身京兆韦氏,生长在长安城的高门贵女吃穿用度自然别出心裁。

闻道瞧着糕糍道:“灵沙臛。李夫人可真讲究。”

“夫人喜欢这粉里透着白的糕糍。”

闻道拿起一块放进口中,“据说这灵沙臛是昔年杨贵妃姐姐虢国夫人府中厨子的拿手点心,后来渐渐流传开来。”闻道嘲讽一笑,“长安城里高门显贵惯会享受,毕竟生死荣辱,旦夕之间,今日身在云端明日便可能堕入地狱。”

茹意不解其意,垂头不语。

“茹意,多谢你为我送来茶食,但是贵府的茶太苦,我喝不惯。”

“闻郎君可是要加香料?”

“不必。李刺史吃茶不加香料吗?”

“阿郎只饮清茶,连盐也不加。不过夫人却是一定要加香料。”

闻道接着问:“夫人的茶要加香料?她不喝苦茶?”

茹意摇摇头,“夫人从不饮清茶。不过夫人端阳节曾带着小娘子回长安去探亲,中元节前才回来。回来后夫人和小娘子就深居简出,伺候的人也少了,我以前还会去夫人院子打扫,近来已经很久没有侍奉夫人了。但想来一个人的口味不会轻易改变吧。”

闻道突然变了话茬,“茹意,你觉得润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茹意眼中的悲伤似又添了一层,“润娘姐姐她很温柔,说话做事都很温柔,对我们这些小丫头很好。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青瓷茶碗,怕得要命,她就和阿容姐说是她打碎的,还被阿容姐骂了一顿。”

“她在李刺史被……李刺史出事之前有什么异常吗?”

“郎君,润娘姐姐不可能杀李刺史的,他们……”茹意突然噤声。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你听过这句诗吗?”

“和润娘姐姐一起侍花弄草的时候常听她念。”茹意指着书房外墙的一排盆景,“刺史大人并不好花草,但是三月前叫人修整了书房的院子,那排盆景就是我和润娘姐姐一起侍弄的。”

闻道看了那排盆景半晌又问:“你知道银针大盗偷走的宝物是什么宝物吗?”

“婢子不知。”

“润娘有没有提到过什么匣子。”

茹意抿着嘴想了一会,“婢子没有听润娘姐姐提起过。”

“你觉得她在李刺史出事之前有什么反常之处吗?”

“以前在下人房我们虽然是住在一起的,但是半年前她被叫到夫人房里头了,奴婢不常见到她。不过在阿郎遇害那夜,润娘姐姐突然回原先的房间,她说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裙子上全是污泥,要我给她找一条裙子换上。我看她模样狼狈,夜间行路,手上连个灯笼都没拿,就赶紧给她找了衣裙,烧了热水。收拾干净后,她才回夫人的院子。”

“你觉得润娘很厉害吗?”

润娘有些不解,“婢子不懂郎君的意思。”

“譬如,她走路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轻盈,不发出一点声音,力气也比其他的丫头要大一些,虽然很温柔,但是遇事特别冷静?”

“她做事情确实很麻利,走路声音婢子没有注意过,但是好像是很轻盈。”

“茹意,你有没有听说刺史大人好写一些志怪小说?”

“婢子不知,但是润娘姐姐提过阿郎常常与小娘子交流诗文。”

李小娘子?

思及昨日开元宫所见,萧索所言,或许她知道些什么。但是这却难办了。

闻道作为下级差役,来李府是因为被上官召见,又因为自己是尸体发现者之一,才借口来凶案现场探查。李小娘子是闺阁千金,既不便相见,更难见到。

“茹意,你和小娘子身边的婢女可有熟识的?”闻道想了个并不巧妙的办法。

“有。”茹意不知其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