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豚肉价廉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豚肉价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得知王文茵打算到汴京城里去开点心铺子,文安世不觉精神一振,他正担心过完年后要同她见面会变得不易,如果她愿意去京城,那就再好不过。

文老夫人也很感兴趣,“你真的打算去汴京城里开点心铺子?”

“是,也不是。”王文茵理性分析道:“若是要在京城内开一家点心铺子,势必要择一处地段好,人流密集的商铺。世人都知,汴京城居不易,很多在京为官的大人每个月的俸禄都租不起稍微好一点的私宅,只能去租公租房或廉租房,而一处黄金地段的商铺,租金之高,更是令人咂舌。再者,汴京城内也不缺茶楼点心铺,此类铺子前期投入大,竞争又激烈,若没有人脉和靠山,想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里存活下来,几乎不太可能。”

文老夫人对此表示赞同,“小娘子说的很有道理,但若是你想开点心铺子,老身我倒是可以帮一把。”

王文茵向文老夫人福了一福,“多谢老夫人的厚爱,并非是奴家不想领情,而是奴家另有一个想法。”

文老夫人知道王文茵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见她拒绝倒也不觉意外。她确实有心想助王文茵一臂之力,一则是喜欢她的为人,二则也有一份私心,王文茵做的吃食不仅好吃,还都是她从未见识过的新鲜美味。

上了年岁的老人食欲减退后已经很少有美食能让她胃口大开,可这段日子王文茵给她做的吃食不管是米线,还是酥不腻烤鸭、回赠肉、焦糖布丁,都令她食欲大增。胃口好,身体自然也跟着好了不少,一想到回了汴京就再也吃不到王小娘子做的那些新奇的美食,文老夫人自然有些失落。

“小娘子有什么好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奴家打算去汴京城开一家快餐店。”

“何谓‘快餐店’?”提问的是文安世。

王文茵笑了笑,道:“‘快餐店’顾名思义便是提供快速简易餐饮的食肆。此类食肆不同于正店、脚店之类酒楼之处在于,首先不提供酒水,只供应食物;其次没有豪华的装潢,也不必处于闹市区繁华商业街,店铺可设在租金相对便宜的街角处或后巷之类地方;再次便是没有大酒楼优质的茶饭量酒博士一对一的伺候,食肆内的店小二仅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

“如此听来这‘快餐店’同普通的街头小食店并无差别。”文安世很会抓重点。

王文茵道:“‘快餐店’同街头小食店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的餐食要更为丰富,前来就餐的食客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和米饭汤饼,就餐时间也比小食店要长,可从晨时,至午间、再到晚餐、宵夜都能提供相应的吃食。”

要知道宋朝的酒楼饭馆中午是不营业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到过“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也就是说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酒楼饭馆全部打烊,不供应餐食。所以大部分宋朝人一天只吃两顿,只有少数富贵人家和中上层的官员们才跟现代人一样一日食三餐。【注1】

如果中午肚子饿了该怎么办呢?聪明的宋朝人便发明了“点心”。

宋朝的“点心”跟现代的零食不一样,“点心”指的是加餐。如果一天只吃两顿,那么中午加餐就吃“点心”。宋朝的“点心”包括但不限于剩菜剩饭,路边摊的小食外卖等。【注1】

“如此说来,这‘快餐店’的经营模式倒真是闻所未闻。寻常酒楼饭馆每日只在早晚间供应餐食,你这‘快餐店’一日便能供应四顿餐?”文老夫人疑惑道:“何人需要一日吃四顿饭呢?”

文安世也有同样的疑惑:“‘快餐店’面向的究竟是哪一类食客?”

王文茵坦言:“‘快餐店’主要面向的便是底层的劳动人民。那些每日寅时(凌晨3-5点)便出来图谋生计,午时饥肠辘辘却找不到可以充饥的便宜餐馆,傍晚回家才能吃到一日之中唯一一顿热食,到了深夜还在街头叫卖、做苦力的夜归人,他们便是‘快餐店’主要的客户。”

文老夫人同文安世惊讶地互相看了一眼。

“如此说来这‘快餐店’虽然餐食丰盛,日供四顿,但却是价廉物美?”文老夫人总结道。

“正是如此。”

文安世很是不解,“若真是如此,这家‘快餐店’要如何运营才能保证盈利呢?”

王文茵却答非所问:“七衙内觉得今日这‘回赠肉’可好吃?”

“唔,甚好。”说到回赠□□安世不得不承认。

王文茵笑道:“七衙内先前不喜豚肉权因豚肉有一股腥臭味,是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