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不明所以,往日优雅从容的大家闺秀,如今踩在脏兮兮的石头上,局促不已。
黛玉却背对着她,命令道:“趴上来。”
宝钗犹豫道:“我应当比妹妹重上许多……”
“不是说只要出来了,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黛玉哼道:“我今天非要告诉你,背人是怎么一回事。”
宝钗勉强趴上去了,黛玉咬牙背着她摇摇晃晃,没走两步,一个身子不稳,眼看两人都要摔下来,还好丫鬟们都来扶住了。
宝钗心有余悸道:“妹妹此番教训,真是令我永生难忘。”
黛玉明明只走了两步,却觉得心肝肺都搅成一团了,真是万分累人。
她不好意思露出不济之态,撑着紫鹃强作姿态,等歇了几息,才缓缓道:“薛宝钗,你带我出来难不成就是为了看看这些泥土,连饭食也没准备?”
宝钗笑道:“你若是不闹我,说不定我们早就到地方了。”
见黛玉还有反驳之意,又补充道:“难得听我们林姑娘主动提起饭食,看来活络筋骨倒比那些药汤管用。”
见几个丫鬟又聚在一处偷笑,黛玉怎么会放过薛宝钗,两人闹了一路,愣是把半柱香的路程走了半个时辰。
宝钗此次选定的地方是城郊某处的农庄,无甚出名的,唯一值得一说的,依山傍水,瓜果野味一样不缺。
小厮事先同一户寡妇谈好,借她房屋稍作歇息,她帮忙处理些时令鲜菜,所得佣金可抵一月开销。
黛玉起先还觉得此地粗鄙,房屋里都透着股说不出的味道,等放开怀玩起来,只觉惬意得很。
她身子娇弱,宝钗自然不可能允她下河游戏的,哪怕她再三央求也不行。
她不高兴了,就去支使宝钗,一会儿觉得这块石头好看,让她拾来看看,一会儿觉得那块石头造型奇异,让她装进囊中带走。
那寡妇是勤快朴实的女人,见两位小姐对着河里的石头兴致盎然,又问村里人借了渔网献上。
黛玉在扬州也是见过人撒网的,不过都是划船在大湖大河之上,面前这条小水沟只怕连网都撒不开吧。
这样想着,她就问出去,寡妇笑着用石块将网压在下游,自己则上去将水搅得浑浊。
黛玉见此,本来还心生不喜,又见宝钗指了指水中某处,她欢喜道:“有鱼,宝钗,有鱼!”
“要不要去网那边看看?”宝钗问道。
黛玉连忙跑过去,里面果然已经网了好几条鱼,不过才两三指宽。
寡妇平常都是用脚在水里踩,怕两位小姐不喜,今日还特地寻了支竹竿对着石头仔细敲敲打打。
等半刻钟过去,网里已有十几条小鱼,寡妇下来,手里提着五只螃蟹,用草牢牢捆成一串,平日里的凶狠不复,被她一双妙手整治得服服帖帖。
黛玉好奇道:“能给我看看吗?”
“我们乡下没什么好东西,本就是献给贵人看个新鲜的。”寡妇笑道。
黛玉接过螃蟹,起初还怕草绳被挣断,上手才知她系得极牢靠,打的结头也好看,黛玉连忙指给宝钗看。
宝钗见寡妇冲自己两人微微一笑,又利落地去查看渔网,暗忖:我观她行事也是落落大方,爽朗麻利的女子,可惜我目前只将绣坊开起来,若是能让女子可以从事其他事务便好了。
黛玉察觉到宝钗的分心,使劲捏了一下宝钗的手指,不满道:“想什么呢?”
宝钗贴近她耳边:“回去再告诉你。”
“哼,别以为回去我就不记得了。”黛玉提起那串螃蟹:“薛宝钗,我问你,你可知如何分辨螃蟹的公母。”
宝钗怎么不知晓,不过她素来喜欢黛玉神气的样子,因此胡扯道:“待螃蟹蒸熟了,掀开它的壳,有蟹黄的是母螃蟹,没有蟹黄的是公螃蟹。”
“一窍不通。”黛玉惩罚道:“手心伸出来,我要打一下。”
宝钗将手伸出来,黛玉果然轻轻拍了一下,“薛宝钗你记好了,我们姑苏女子在水上长大,就没有不会认螃蟹的。”
黛玉熟练地捏住一只螃蟹,将它肚皮露出来给宝钗看,“你要看它这儿,腹部圆圆的就是母螃蟹,腹部尖尖的就是公螃蟹。”
“薛宝钗呀薛宝钗。”林黛玉得意道:“要不是我教你,你以后买蟹准会被人骗了。”
宝钗日常吃的蟹都是底下挑顶好的送过来,哪里会被人骗,两人心知肚明。
宝钗微微躬身,行了个不伦不类的辑礼:“多谢林先生指点,学生受教了。”
黛玉昂着下巴,得意地哼了一声,不过一两息就忍不住,笑得撑住了薛宝钗的肩。
宝钗也笑了起来,还得为这连声喊“哎呦”的小祖宗揉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