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回来之后,日子仿佛一下子就快活起来了。
许是生意上的成功给了宝钗底气,亦或是之前偷溜出门无人察觉,宝钗趁着天气尚未炎热,又带着黛玉出去踏青。
黛玉从扬州回来后,那种从骨子里压抑的天性开始释放出来,在宝钗面前格外生动。
就连贾母也感叹道:“离开一趟,黛玉与敏儿倒是愈发相像。”
“只一点不好,我倒宁愿她与敏儿不一样。”贾母目光变得飘渺,仿佛在追忆什么,“她还真是喜欢宝丫头。”
宝钗也不敢大张旗鼓出游,只带上紫鹃、文杏、香菱三个贴身丫鬟并三四个心腹小厮,在乡间小路游玩罢。
黛玉素来体弱,在扬州期间虽有宝钗派人盯着,大悲之下到底伤根底,现下回来又被宝钗精细养着才红润些许。
好不容易出门,还被宝钗里里外外裹着不算,又带了帷帽防吹风,黛玉心底好不乐意,哼来哼去,就是不搭理宝钗,不过两人下马车以来牵着的手却没有松过。
宝钗与黛玉都是出身诗书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过眼都是鲜花着锦之象,除却赶路几乎从未见过外间的荒凉僻静之景。
此次约黛玉去城外庄子里游玩,一是为了避人耳目,二是宝钗知黛玉好奇乡间野事。
宝钗前些日子仗着痴长几岁,愣是编纂奇闻把黛玉哄的做了几日傻事,后面黛玉恼了,她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哄人开心。
前面路道窄,马车过不去,宝钗吩咐留下一个小厮看顾马车,其余人则换鞋步行。
姑娘家的绣鞋不适宜踏上乡间的泥泞小道,宝钗细致地给黛玉换上男子的皂靴。
黛玉东踩两下,西踩两下,还挺合脚,新鲜感过去了,又开始嫌这玩意儿硬邦邦的磨脚,一会儿又说它穿在身上奇怪,老大不乐意的闹腾。
宝钗吩咐几个人拿好东西,自己也穿了皂靴去哄黛玉:“这玩意儿虽不好看,走路却踏实,我们回去再穿绣鞋便不会被人看出来了。”
黛玉扑哧扑哧往前走了几步,心里其实新奇的很,面上还要装作不乐意,“那你干嘛还要选这种地方,一眼望去全是泥巴和杂草,没个意思得很。”
宝钗牵着她顺着小路往前走,笑道:“可能在府里待久了,我一在这里就觉得神清气爽,而且,这里只有我们两个,周全都是可信任之人。”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我都不用顾及成为别人的话柄。”宝钗笑意盎然,快活道。
黛玉一时为她眼里陡然迸发的光彩所摄,脸色一红,不知为何,她也觉得与宝钗待在一处就很好,心里很舒服,这样真是太奇怪了。
她才要让薛宝钗这么得意呢,她将脸转向一边,呐呐道:“我才不要听你这些歪理。”
“那你想要怎么样呢?我该如何赔罪,黛玉妹妹才能大人有大量原谅我?”
“什么嘛。”黛玉开始庆幸还有帷帽,不然她真是要被宝钗羞死了。
她目光漂移,四处张望,忽见田垄上有一老翁背着孩童行走,她蓦地忆起幼时,双目微微泛红,强笑道:“薛宝钗,我罚你背我好不好?”
宝钗微微惊讶,不想她竟还真会提出要求来。
黛玉觉察出她目光里的惊诧之意,脸已红得快熟了,娇声道:“好不好嘛?”
宝钗上下打量黛玉身形,瘦的与她院前晾衣物的竹竿没两样,哪里不好,只是她犹疑道:“我从未背过人,不知如何背。”
“这个我知道!”黛玉欢喜道:“首先要找一个高一点的地方,我踩上去,你再背对着我,就背好了。”
一旁的丫鬟小厮听了这话,都在偷笑,就看着自己主子慌手慌脚地拖住林姑娘。平常稳重果断的大小姐,现下好笑极了。
宝钗等黛玉靠上来,就觉得背后笼罩了一块温软的云,动也不敢动,只怕将人摔了。
黛玉抱着薛宝钗的脖子,笑道:“你倒是走两步啊。”
“好好……好的。”薛宝钗站起身来,却觉得身后的人要滑摔下去,急得想回过头去护住她。
不想,慌乱下,唇竟然狠狠撞在黛玉脸颊上,两个人一时都呆了。还没来得及感受脸颊上的温热,黛玉又要滑下去了,她怕箍着宝钗也不敢用力。
一旁的丫鬟也被这发展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紫鹃护主心切想去护着黛玉,文杏却深知黛玉离地不过才三寸,无论如何宝钗都不会让她摔着了,下人还是不要参与主子们的玩乐,因此将人拦下。
香菱在一旁喊道:“姑娘,你将手背在后面托住林姑娘,便不会掉了。”
宝钗也不知如何将手背在后面,混乱之下,将手反过去托着黛玉的臀后才将黛玉稳住。
哪知黛玉却羞红了脸,挣扎着下去:“薛宝钗,你放我下来!”
宝钗这才察觉唐突,连忙将人放下来,黛玉也不理她,自己哭着流泪往前走。
宝钗自觉冒犯,追上去小声讨饶。真是的,方才还说皂靴磨脚,这会儿倒走得追也追不上。
宝钗只好提着裙摆小跑过去,一个劲儿的赌咒发誓,自己要是真有意轻薄黛玉,直把自己变成笼子里的鹦哥儿,给她逗一辈子趣才是。
黛玉本只是懊恼自己言行无状,又生羞怯才如此。见她这副面红耳赤的模样也不比自己强多少,仗着帷帽遮掩,忍笑道:“你要想我不生气,也可。”
“妹妹要我如何做?”宝钗急道。
“你站上去。”黛玉指着路边的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