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转暗,贾母的丫鬟来邀黛玉去用膳,宝钗只好告辞。
黛玉拉着她的手,“你且等等。”
紫鹃会意,从里边拿出一个金丝锦盒。
黛玉递给她,“你的生辰礼,这是一半。”
宝钗生在富贵窝里长大,眼睛一扫过这繁密复杂的金丝花样,已知其价值珍贵,更是好奇里面装了何物。
黛玉止住她打开的手,窃笑道:“回去再看,晚上我来寻你一处睡。”
宝钗猜到里面之物别出心载,无奈应允。
宝钗回房后,一个人打开锦盒,里面竟是一件肚兜,大团鲜妍夺目的牡丹层层堆叠,宝钗脸色倏地红了起来,一时间与手里的牡丹花互相辉映,她愣在了原地。
直到薛姨妈那边唤她去用餐,她才小心将锦盒盖好,羞赧地离开。
等沐浴时,宝钗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拿了那件牡丹肚兜,唾骂一声:“没脸皮子的促狭鬼!”
黛玉不曾量过宝钗的尺寸,这条肚兜却是极合身的,可一想到这是黛玉亲手缝制,宝钗就觉得别扭。
而且,牡丹花最难缝制,还这样多,宝钗只要一想到这条肚兜被黛玉反复握在手中,明明从前母亲也为她绣过,好奇怪。
宝钗正想去换掉,黛玉来了,惊得她手忙脚乱去迎。
黛玉笑吟吟看着她:“不知我的生辰礼姐姐喜欢不喜欢?”
这……真是孩子大了,欺负到姐姐头上来了。
宝钗令莺儿将金丝盒呈上来,宝钗手指抚摸盒盖,叹道:“这做工实在精细,嵌合处也极周密,真是巧夺天工,华美异常,多谢妹妹好意了。”
黛玉疑心她还未打开盒盖,又想到过往被她压制的经历。之前她分明是想打开的,没道理回房却放弃了,知她羞怯,黛玉好笑道:“这盒子确实好看,不枉费我向父亲讨要的一番心意。”
宝钗道:“昔古人云:买椟还珠。若是此椟,想来宝钗也会将盒中之物奉还。”
黛玉听她瞎扯,无意再与她两相对立,空谈一个盒子好看与否,说道:“盒中之物凝聚主人的心血,却比不上随意来的盒子,想必主人知道也会难过吧?”
宝钗无语凝噎,良久才回道:“我很喜欢。”
“真的喜欢?”黛玉凑近她,轻轻逼视道:“为什么装作不知晓?”
因为刚沐浴过的缘故,宝钗身上只随意穿着睡衣。
半年不见,黛玉变了好多,更加强硬直白了,也长大了好多。
宝钗仿佛受蛊惑一般,轻轻勾开衣领,让她看脖子上的系绳,“怪奇怪的。”
黛玉见她穿上自己做的肚兜,肌肤莹润如玉,面色也红了起来,轻轻道:“我好像也奇怪了起来。”
宝钗更不自在了,两人就这样呆呆站着。
宝钗抚上她的脸,“你瘦了好多。”
黛玉不好意思起来,只想宝钗多摸摸她,又不愿说出口,痴痴道:“我只有你了。”
话一出,眼泪就流出来了,这些时日,她连哭都不敢多哭。
滚落的泪珠惊醒了宝钗,她慌乱地为黛玉擦尽泪水,泪水却源源不断地流出,沾湿了宝钗的手。
宝钗只好将她抱在怀里,惊慌失措地安抚。莺儿见势,与其他丫鬟退下,让主子们说些私密话。
黛玉不好意思道:“我只哭这一次,宝钗。”
“没事的,你想哭多少次都可以。”宝钗轻轻抱着她:“不要压在心里,我倒宁愿你跟我哭一哭,让我陪你一同难过。”
“你要与我一同难过,我就不哭了。”黛玉坚定道:“我该自己照顾好自己,父亲说不要让他走得不安心。”
宝钗无奈一叹,天命如此,她紧紧握着黛玉的手:“我会陪着你的。”
“你要进宫了。”黛玉轻轻指出。
“我只是去做陪读,不像元春姐姐那样为妃嫔,陪读两三年便可出宫。”宝钗苦笑,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慰黛玉。
“出宫之后还有出嫁。”黛玉面露哀伤。
“别说这个了。”宝钗闭上眼睛,头靠在黛玉头上,她精心呵护的小女孩真的开始长大了。
想起扬州初见时,黛玉被林姑父抱着,满面娇俏,苍天薄待她的小姑娘。
“好好睡一觉,不要再想这些了。”宝钗的脆弱一闪而过,转而化为满目坚定,“待我出宫,我就带你走,让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你愿不愿意?”
“怎么不愿意,可哪是说走就能走得掉的呢?”黛玉叹息道,“我是孤家寡人一个,宝钗姐姐与我不同,还有姨妈在。”
“那就带我妈一起走。”宝钗笑道,“她若不愿,咱们就一起跪在地上哭着求她走。”
“谁要跟你一起跪在地上哭。”黛玉笑道,“现在我也是有银钱的人了,可卿的前鉴还在,届时我也闹着要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只管抛下你跑了就是。”
“好哇,看来你还筹谋过丢下我。”宝钗作势去挠她痒痒肉,黛玉连连求饶。
夜里,两人躺在床上,黛玉靠在宝钗怀里,被她温暖的怀抱包裹着,她才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