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之情衷钗黛 > 第3章 托胎薛府命带热毒

第3章 托胎薛府命带热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墨打量一二,再出,和尚见他也不多说,“拿纸笔来。”

小厮会意,立马跑去。

薛墨对和尚拱手辑礼,“不知师父佛号,现居哪方宝刹?若救得小女顽疾,也好供奉一二。”

“无号无寺,四方乱走。”至于其他的,和尚一概不答,待小厮送来纸笔,他拍拍破衣衫,露出笑意,“我这方子,乃海上传的仙方,需得仰仗时运。说来也简单,取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于次年春分日晒干,和引子一并研磨好,就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降霜、小雪这日的薄雪各十二两,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小的丸子,用旧磁坛盛着,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便是。”【5】

“这……”薛墨为难道,“师父这方子果真不凡,只是,这雨水节令的雨水,又岂人力可得?”

“檀越可知,这世间能定人命的,除了医者,还有天理因果。时也,运也,非人力之所能。”【6】和尚语罢,又拿出一包药末子,“以此佐使。”

“师父乃世外高人,忍见幼女煎熬?既幸得仙方,恩请……”

薛墨话还未断,和尚已经摇头,“带我去内府。”

这边薛王氏早得小厮通告,已随丫鬟等人避让,只余一个婆子照看。

“此乃娘胎里带出的一股热毒,命数由天,不可强求,相见即是缘分,和尚送她一场造化。”言出法随,梵语佛声,只两人可闻。

在你遇见因果牵扯之人的那日,情天恨海的仙怪都将接引你破开迷障。

和尚又掏出一副金锁,薛墨接过一看,只见正面上书着“不离不弃”,另一面又书“芳龄永继”,再掂量其质地,不过乌木鎏金而已。

先前见和尚对着幼女诵经,薛墨自当他有几分功德,如今拿出这一副鎏金东西出来,心下暗疑,莫不是诓钱来的。【7】

薛墨久浸商市,自有几分眼力,知这和尚骗钱也应当有几分道行,倒不介意金银,一个示意,旁边的管家悄然而退。

和尚洞悉他的想法也不在意,只是叮嘱,“将此物戴在身上,辅以冷香丸,可保无虞。”

和尚转身而出,管家气喘吁吁提着包裹,“师父慢走,我家主人有百两黄金相赠。”

和尚眼睛一扫,拎着布袋颤悠悠往城外走去。

薛墨握着和尚给的金锁,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一旁的管家悄声问询,“要不要派几个人跟着?”

“不必,去请几位大夫来府参详。”

管家叫来几个脚力好的去请,余光示意,一个小厮跑出去。

薛墨才回大堂,薛王氏已等着了,“宝钗的病可有方子了?”

“宝钗还咳否?”

两人同时发问,薛墨将金锁递予她看,“和尚给的,让挂在宝钗身上。”

“如此还需打一副金项圈才是。”

“夫人放心。”

如此一来一回,幼女的病有了眉目,两人心下一松,打发丫鬟叫后厨备膳食去。

三位大夫不过两柱香便被接踵抬来,薛墨将来由略略一说,又取出装药引和方子的匣子,三位大夫凑近一观,面面相觑。

薛家那位的病情他们私下自然钻研过,彼此几个眼神来回,年长的那位才说道:“白牡丹可作调气活血之用,白荷花有清心凉血之效,白芙蓉花可散热解毒,白梅花可解先天胎毒,兼之黄柏亦有清热燥湿之效,只是此方老朽从未听闻,更遑论悉取十二两之数,实在不敢妄断。”

薛墨望向第二位大夫,此人以医治儿童杂症出名。

对方再三斟酌,见年长的大夫已经开口,心下稍安,为医者,只将各种医理说明白便是,拿主意的还是薛大爷。

“《本草纲目》上记载,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五色焉,青、赤、黄、白、黑,五性焉,寒、热、湿、凉、平。令千金既然喘咳不休,必是肺上疴恙,五色中的白色所对药性属凉,所取雨露霜雪四种天水也属寒凉,若真是热毒,以此入肺,或可一试。”

见两位同医都已开口,年岁稍轻那位也跟着出声,“春分这日昼夜等长,此方所书,或许是取阴阳和谐之气引四时节花之精,再以至清至纯之水和药,辅以蜜糖,至于……用旧磁坛埋于花根下……旧有长久之意,花根为花之根源,仙人手段,在下不敢妄度。”

言至此便可,不管他是否说下去,薛墨自能联想。

送走三人,薛墨在庭院里散心,无论是否用这方子,他府里不差钱财,倒可先差人准备。

这厢小厮也急匆匆跟管家回禀,他一路跟着和尚,只见对方笑嘻嘻往城外而去,将一包东西扔在粥棚,凑近一看正是百两金子,再欲追上,和尚已经不见踪迹。

管家将这事向薛墨禀告,薛墨闻言一叹,“师父是有造化的人,倒是薛某唐突了。将金子送去善济堂,请他们为金陵百姓广开义诊吧。”

话罢,薛墨又想起一事,他将方子抄录一遍递过去,“派几个人将求医的告示撤掉,配药一事你亲自监管。”

经此一事,薛墨感念生老病死之无常,在家一住三年,货物采办等事皆交于管事,自己则安享天伦之乐。

薛王氏欢喜丈夫相伴,时常暗庆女儿的降生。夫君汲汲于商事,好诗书,虽无妾室美婢傍身,待她相敬有余,到底亲厚不足。

严父名师,薛蟠纵是被女眷娇惯,竟也有几分贵家嫡子的板样。不过薛墨最爱宠的还是小女儿,较之嫡子,幼女娇憨之态更是惹人欢喜,又生的聪慧敏秀,每逢先生诵读文章,宝钗不过一遍而记。

一晃三年,宫里那边传消息要一批名贵木材,薛墨见府内诸事安定,复去东北走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