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23章 进京

第23章 进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大人,当然是不定期抽查,每年由刑部抽调部分案卷,进行审核。

并在各州府设立相应的伸冤办,让百姓有冤可申。”

中年人听得十分认真。

虽然这学生讲的并不十分完善,各地的案卷浩如烟海,查起来难比登天,但也有些可取之处。

他看了看手里的竹牌,江御,年十四。

小小年龄能有如此见地,实属不易。

也是奇怪,这等才学,怎么平日里名声不显呢?

中年人将他的竹牌置于案头。

“答得不错,回吧。”

挺拔的少年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学生告退。”

出考院时,有专人收取竹牌,将成绩进行登记、排序。

轮到江御时,他却拿不出竹牌来。

登录人提着笔,十分意外的盯着江御空空如也的手。

“这位考生,你的考牌呢?”

“?”江御也十分疑惑。“这牌子还需要交回吗?”

“那是自然,你的成绩还需要记录。”

“可是,”江御解释道:“最后一科的考官并未将竹牌归还。”

登录人拧起眉头,喊来一旁守门的侍卫,不忘宽慰江御两句。

“别紧张,可能是考官忘了,”他提笔指了指侍卫。

“你最后在哪个院子里考的,告诉他,他会替你取回考牌。”

为防止考生作弊,每一科考试的考官都会详细核对籍贯信息。

偶尔考生过于紧张忘拿,或考官马虎大意,的确会忘给考牌。

江御如实答道:“第九策问院。”

“站住!”侍卫疑惑转头。

他来回打量了几眼江御:“带他下去等着。”

江御不明所以的出了考院,背后隐约传来对话声。

“他没有考牌,成绩怎么办?”

登录人看着江御出了门,才回答同僚。

“你不想想九院的考官是谁,轮得着咱们过问?那位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哎,说说你刚刚记录的女孩,她考得怎么样?”

...

二月十三,考试完毕。

初试通过名单,在第二天张榜公示。

童子试虽比不得秋闱,可热度也并不低。

——无他,童子科考试并不常见,大家对神童还是挺好奇的。

沈知白带着妹妹和爹爹往里挤。

“让让,让让!”

“哎,挤什么挤,女孩子家家的,你又不在榜上,有什么好看的?”

沈知白眨眼间,就被挤了出去,跟最外围的寇准大眼瞪小眼。

“让你别贪睡,来晚了吧?”

沈知白撇撇嘴,自知理亏没敢还嘴。

倒是寇凤兰,仗着身材娇小,挤进了最里面。

她沿着榜单最后面,一个一个往前数着。

随着手指在一个一个名字上滑过,寇凤兰雀跃的心慢慢的落了下来,这行没有,这一行也没有。

怎么回事?

数来数去,只剩下最后一行,不会落榜了吧?

直到纤细的手指,停留在第一行,第三个名字上。

“啊!!!”

尖叫声从人群中传来。

“怎么了怎么了?”寇准听出是小女儿的声音。

凤兰像旋风一样扑进姐姐怀里。

“姐!你过啦!名列第三!好厉害啊!”

“我过啦?哈哈哈哈!”

沈知白虽然对自己很有信心,可这么高的排名,搁现代,高低也是个省状元吧?

能不开心吗。

这动静引得众人纷纷回头,看见两个小姐妹快乐的拥在一起。

“还真有个女娃呀?”

“可不是嘛,这么厉害的女娃,谁家的呀?”

寇准的眉眼间也染上喜色,连眼眶也泛起湿润。

杨兄你看,这孩子真有你当年勇冠三军的风采。

往日里十分稳重的人,此时得意的扬起头,自豪的回答。

“我家的!”

“走,小满还在酒楼等着呢,爹带你们吃好的去。”

寇准牵起女儿的手。

“好好犒劳一下咱们厉害的知白!”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走了。

一个妇人收回目光,一手拎起身边人的耳朵。

“哎哟哎哟,娘,干嘛呀。”

“臭小子,连个小姑娘都比你厉害,你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嗯?

老娘每天起早贪黑,你对得起我?”

少年连忙告饶。

“别别别,松手松手!这姑娘很厉害的,人家在绥阳学院里进学,都能拿第一!你看看!人第三名!”

少年撕心裂肺:“又不只我一个人考不过她!”

确实,榜单上一共五十多人,几乎都被那人踩在脚下。

“我至少考过了,已经很不错了。”

许多没在榜上的人纷纷投来幽怨的眼神。

妇人尴尬的笑了笑,这才松了手。

少年连忙捂着耳朵跑开了。

这次参考之人不多,所以显得通过率还算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