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22章 刘廷让之死

第22章 刘廷让之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人就吃一口吧,这样下去怎么行?”

负责押送的衙役一劝再劝。

实在是他病得不轻,一路上又不肯吃喝,现下连走路都全靠老仆帮扶着。

老仆拿过干粮,一点一点掰碎,衙役见状才终于离开。

最终,老仆合着水,将饼子送了进自己肚中。

也不管自家老主人吃与不吃。

他再清楚不过,老主人心中的那口气已散,再聚不起来,就像一匹迟暮的马,站不起来了。

“老伙计,”刘廷让几日水米未进,嗓子沙哑的不像样子。

“你说,我是不是就该和弟兄们一起,死在战场上?”

病恹恹的人,这会儿不知怎的,忽然来了精神。

“或者我早该死了,该追随先帝一起去的,何苦苟活至今?”

他用力的拍了拍老仆的肩。

“唉,没想到,最后还是你守着我,也好、也好、、”

老仆察觉肩上的手慢慢往下滑去。

用力咽下最后一点饼,平静的喊来官差,将身上所有银子塞给他。

“帮我买块马皮吧,我家大人有用。”

官差头皮发麻,蓦的转头,看向靠着老仆的人。

他还睁着双眼,只是没了呼吸。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身形佝偻的老仆背着马皮包裹的老主人,艰难地一步步往北走去。

北一点,更北一点。

不知名的鸟儿在凄厉的悲啼。

“当归——当归——”

——————

刘廷让的事使得朝野震动,武将们开始接连称病不朝。

别说武将,连文臣都深觉心寒。

这可是跟着太祖打江山的弟兄,再说他有什么错?

错在不该阵前搏杀?不该血战不退?

还是不该讨个说法?

刘廷让好歹出身武将世家,也曾参与平灭后蜀、抵御北汉等诸多战役,战功赫赫。

如今凄凉收场,连儿子也被牵连,接连被贬。

皇帝眼看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也有些后悔。

好在人已经死了,不会再翻不出什么浪花。

秉承着死者为大,索性大手一挥,追封为太师。

雍熙四年之后,皇帝紧接着更改年号为端拱。

并于当年再次秋闱。

次年,端拱二年,礼部准备春闱。

自北伐失败之后,国朝元气大伤,朝中恐战之声渐起。

武将们沉默下来。

自上而下的改变了对辽态度,从主动出击变为被动防守。

这一年江御十四,沈知白十三。

“铛铛!”

潘执教合上书:“今天就到这里,你们戚执教有事要交代。”

戚纶看着学生们,很是不舍。

底下一排排小萝卜头们,成了青葱少年郎。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

“还望你们,莫要辜负寒窗数载的辛苦。”

这几年,因着学院里的沈知白,大家都卯着劲,格外刻苦。

整体学业都十分出色。

去年秋闱,绥阳学院声名远播,引起了知州的注意。

赶上今年春闱,州官准备推举学生,进京参加中书省试。即童子科。

二月初十,就是众学生的童子科初试。

学生们忽闻消息,纷纷临时抱佛脚,哗啦啦的翻起书来。

最后几天,戚纶索性放他们归家,自行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