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22章 刘廷让之死

第22章 刘廷让之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己也好好休息一下。

江御和沈知白做了好几年邻居。

两人在书院时常争抢第一,也会因观点不同,而争辩。私下关系却十分要好。

时常同出同入,踏青、赏花,偶尔也会和一同出城策马。

是的,江御存够钱,终于买马了。

说起来,也不只是江御,书院中的同窗们也长开了。

沈知白用来看帅哥的时间都变多了。

嘿嘿,真好看!

清雅的、棱角分明的、包子脸的,沈知白终于发现了养成的快乐。

当然,最爱的还是江御。

那脸蛋、那身材,啧啧啧,这些年的枪可真没白练。

江御出落成了个清雅端方,芝兰玉树的偏偏佳公子。

如果不是多年邻居,加上时常上他家蹭饭。

真的会以为他是某个世家,金尊玉贵养出来的小公子。

可惜以后怕是没这机会咯。

她爹寇准这短短几年间接连升至殿中丞、郓州通判。

见年刚过完年,今上又召他到学士院考试。

估计又有好消息。

沈知白是打算考过童子试,就直接投奔她爹去。

也不知这一别,多久才能再见。

二月初十,童子科初试在城中准时举行。

州官们一一核对应试之人的年龄籍贯,并调阅了学生们的功课,和相应考试的卷子。

从中选出合格之人,单独应试。

一共十六位考官,分别负责不同科目。

应考者在院外抽签,以决定考试科目。

总共应考四门,江御抽到了最难的策论,以及论语、孟子、诗经。

后面排队的学生一看,脸都绿了。

“阿弥陀佛、无量天尊,保佑学生,可千万别抽到策!”

滑稽的样子逗笑了检查的官员。

他出言宽慰:“别担心,这里面最多的是经义,策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放心抽吧。”

而沈知白抽到了诗赋、中庸、春秋、论语,这些对她而言颇为简单。

江御的考试时间是第二日。

走进院中,上首坐着一位州官,随口出题。

“背《诗经·小雅》一篇。”

江御沉着应答“《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提问的官员抬头,人家做答为防出错,恨不得挑个最短的背,背这么长的采薇,到是少见。

等他背诵完毕,州官提笔在他的竹牌上,写了个上上。

接下来的论语,考官又点了背诵,一路顺利通关。

孟子的考官一看竹牌,好嘛,两个背诵上上。

于是选了几句,让江御详解其意。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其意为轻义而重利者,不夺取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只有最后一道策花了些时间。

考官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对方有些吃惊与他得到的三个上上。

这可不仅仅是回答正确能得到的。

他想了想,出了一个有些难度的题目。

“狱,民之大命也,陛下所以选任其官者不为不谨,而冤滥之弊或未尽除。”

这不就是说的自己的经历吗?怎么避免冤狱,专业对口了属于是。

江御不假思索的答道:“大人,学生以为,想要彻底革除冤案。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加强当前《宋刑法》的梳理和修订,调阅相关案卷,每三年修订一次律法,使之更加贴合民意。

第二,完善选任与监督机制,要从根本上杜绝冤案,需要更加严格的选择相关官吏,并加强冤案处罚力度,并监督地方案卷,以确保律法的公正!”

出题的知州频频点头,确实是言之有物,这是淘到宝了?

“那你细说一下,怎么才能监督各地判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