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敛臣 > 第169章 剖寸心

第169章 剖寸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用过晚饭,天色已暗得彻底,只有零星的星子挣扎着闪着亮。宵禁的命令尚未撤去,阜盛的京城骤然安静得叫人心慌。少了灯彩装点,远处高耸的楼阁凝成一个个模糊粗犷的轮廓,投下仿佛能把人吞没的影子。

谢临渊搬出两把木凳子放到院中,随手擦了擦便坐了下来。谢枝坐到他身边,看到院中母亲在粗陶器里栽的几株花已长高了许多,木架子上攀援的绿蔓上也缀着小巧的黄色小花,看来好不可爱。

她恍惚想起许多年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公务闲暇之余,也会像现在这样,与她一起坐在院中的小凳上,为她柔声地读书念诗。那时家中还养着鸡鸭,在圈栏里此起彼伏地吵叫个不休,嫩黄色的幼崽总是拦不住的,在他们脚边撒欢地跑。屋外是一方方田畦,冒尖的青绿的稻苗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

一切都绷着一股向上攒的劲儿。

也许她也是,只是不知从哪一天起,她似乎只能向下坠去。

“父亲。”谢枝终于决定开口,却见谢临渊抬手,叫她止住话头。

“我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回来,但在你没开口之前,我也可以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你且听完我说的话,再决定要不要改变你的心意。”

谢临渊如常得仿佛只是在谈论今日的天气,却叫谢枝莫名不安。

“我从秦州日夜兼程地赶回来,为了平息水患一事更是不眠不休,你回来了,对我这个做父亲的却无半句关切的话。

“你数月前自作主张和李承玉和离,然后又一声不吭地不知躲到了哪儿去,叫你母亲和弟弟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生怕你遭遇了什么不测。你母亲夜里时常从梦中惊醒,然后默默地流眼泪。

“再过不久,你弟弟就要外派到豫州为官,以后我们一家人相聚的时候,就更少了。

“这些,你全然不知,也毫不关心。”

这番话,已经是这么多年来从谢临渊口中说出来的,难得带着几分温情的话。谢枝大略能猜到他的用意,目光闪动,但并没有急着说什么。

谢临渊继续说了下去:“我方才去见过陛下,他告诉我边饷案已查完了七八分,不日便可宣示天下。

“二十多年前,真定府知府林送荆和通判虞至同等人暗中侵吞边饷,被李渡察觉。但李渡并没有将此事提交刑部,而是自己瞒了下来,还将信王也一道拉了进去。没过几年,他就胁迫林送荆和虞至同二人将你祖父指为主谋,还让他早就买通的你祖父身边的副将卢向邻一道罗织罪证。你祖父那时刚从前线回来,身上的伤都没好全,就被先帝数道诏令急召回京,一入京,就被押入诏狱。

“主审此案的大理寺卿贺开云,审刑院知院程遗佩,都是李渡的人。这是他布局多年的必杀之局,你祖父茫然不知地闯了进去,就再没能出来。”

谢枝抬眼望去,夜色昏暗,但她觉察到了父亲言语间难得的波澜。

谢临渊在这时侧过脸来看她,父女俩难得对视良久,都在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种相类的东西。他开口问:“你知道你祖父当时为什么会认罪吗?”

谢枝摇摇头。

“当时你祖父在边疆屡立战功,在民间声望颇高。纵然证据确凿足以定罪,但他不松口,民心难平。是李渡找到了他,说只要他肯认罪,定案之后,就可以放过谢家的其他人。”

谢枝心头一恸——她想起当初头一回进宫面见太后时,太后说当年全靠了李渡求情,才不至殃及整个谢家,自己那时听了,既感恩戴德,也羞愧难当。

原是如此,真相原是如此。

看到她眉眼间那股子执拗劲松动了,谢临渊好似也松了口气似的。他起身道:“回去吧,你娘还等着你呢。你同她好好说会儿话吧,她一直很担心你。”

“父亲!”谢枝叫住了他,那双眼比星子更坚定地亮着,“我想求你救救承玉。”

谢临渊站在原地,没说话,也没任何动作。好一会儿,他才转过身来,眼皮沉沉地向下压着,失望是难以言喻的:“你还是没听懂我想说什么?”

“我听懂了,我也明白谢李两家之间的深仇大恨。但除非父亲直接回绝我,否则我都不会放弃的。”

谢临渊走近她几步,瘦瘦高高的个子更显得压迫:“我以为你之前抛下这个家,闷不做声地躲了起来,至少还有几分骨气。现在看来,你还是没什么长进,现在终究还是要为了一个男人和这个家作对吗?

“即使你不在乎这个家,你有没有想过,若不是当初李渡施此毒计,我又何必被贬到穷乡僻壤做那芝麻绿豆的小官?你又何必受人指点欺侮,连那些小门小户都能对你出言不逊?若以当年谢家的声势,京中所谓贵女,谁能与你相及?”

“父亲,有些话我本来并不想说,因为我实在厌倦了和你的争吵,”谢枝道,“可你字字句句用这个家来压我,我也想问问你,这些年你又为这个家做了什么?你觉得你在外逢迎,谋求算计,让谢家又挣回了从前的名望地位,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就得要来崇奉你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