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敛臣 > 第151章 若比邻

第151章 若比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抬起眼皮,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微躬的脊背,毫无情绪波澜的眼珠一转,落到谢临渊身上,道:“谢卿方才的自荐,朕准了。”

李渡在那么一瞬间面无表情,或者说,是在他脸上很是罕见的困惑,以至于他顿了会儿,才在众人揣度的目光下开口道:“陛下,谢中书在水患治理一事上确实曾有建树,不过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时也势也,臣以为还是交给陶攸更为稳妥。”

“丞相,”皇帝道,“朕已下旨,金口玉言,岂能轻易改易?”

“陛下,”刘知恒又站了出来,“李相也是为社稷百姓着想。赈灾一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轻下论断啊!”

皇帝道:“赈灾一事迫在眉睫,何来从长计议的工夫?朕心意已决……”

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未等他说完话,陆陆续续又站出数十个大臣来,语辞痛切地上求万不可委任谢临渊为安抚使。

皇帝漆黑如墨的瞳孔缩了缩,像夜里捕攫到猎物的猛禽,但他的口气依然很温和,状似百无聊赖地掰弄着手指:“看来诸位卿家都觉得朕的旨意不妥?”

“望陛下三思!”说着,由曹观领头,这数十人竟齐齐跪下,只露出黑白斑驳的发顶来。

李渡自方才说话后,便一言不发了,静静地站在一旁,置身事外一般。

“好啊,好,”皇帝随意道,“殿前司何在?”

暗里传来甲盔铮鸣之声,只见原本守在大殿四方的数名甲士走到殿正央来,齐声道:“臣在!”

皇帝摆了摆手指:“把这些地上跪着的都拖出去杖责。”

跪拜的大臣愣了一下,面面相觑,一时竟反应不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陛下!”曹观急切得在冰冷的宫砖上跪行数步,却被人打断。

殿前司中一个青年将领模样问了句:“杖责多少?”

皇帝微微眯眼,打量着阶下众人,像是苦恼了一下,然后愉快地笑起来:“就打到他们知错为止。”

“陛下!陛下!……”阶下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呼号声,但皇帝却充耳不闻,只是揣起双手,施施然地转到后殿,退朝了。

徒留下殿中的大臣们大眼瞪小眼,恍然间想着今儿皇帝是吃错什么药了?从前他可是唯李相是从,自个儿从不动半分脑筋啊?

但没有工夫再留给他们唏嘘了。

更多殿前司的人涌入殿中,强硬地将跪地的大臣们拖行到殿前的广场上,一时求饶声、斥骂声此起彼伏,鬼哭狼嚎一般。

那棍棒狠狠击打在皮肉之上的闷响听得人胆战心惊。

方才未曾出头的大臣们在殿前站着看了会儿,都渐渐觉出皇帝和以往相比似乎有些判若两人,在联想近年来朝中动荡,程家被抄,陶攸离京,谢家又有东山再起之势……

于是他们又纷纷低眉顺眼地两三结伴着匆匆离开了,生怕受了这池鱼之殃。

枢密使贺龄之并不在这些人之列。李渡临走前向他使了个晦涩的眼色,在丞相手下办事多年,他自然立时便明白了丞相的意思。

他走到那殿前司领头的青年将领身边,很是客气地问道:“这位同僚怎的面生得很,不知如何称呼?”

那小将生得清俊,但眼睛鼻子嘴简直像木雕似的刻在脸上一般,兴不起半分变化,因而透出一种冷漠来。他板正道:“在下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江著羽。”

“哦,原来是江指挥使。”贺龄之的眼神飘向不远处哀怨哭嚎之声迭起的受刑的人群,道,“江指挥使,陛下年少,这些大臣都是辅佐他多年的忠臣。今日他们虽然不开眼,触怒了陛下,但到底还是为了这江山社稷。等过阵时日,陛下会如何想此事,又会如何想指挥使你呢?”

江著羽的眼珠子像颗黑色的玻璃球,骨碌碌滚到眼尾处瞥了他一眼,又骨碌碌滚了回去,说出来的每个字都如同他铠甲上的铁鳞一般规整:“微臣只知道陛下当下如何吩咐,微臣便该如何行事。日后陛下若有别的吩咐,微臣依然会遵照陛下的旨意。其他的,不是微臣该想的事。”

贺龄之脸色难看了一瞬,但很快就和蔼地笑起来,叫人恍然以为方才那一瞬只是自己的错觉:“指挥使真是忠心可鉴,有你在,陛下自然是能放心托付的。”

江著羽朝他微微颔首,便算是应答了。

贺龄之阴鸷地看着他看似因恭顺而低垂的双眼,拂袖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