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但说无妨。”崔易退回阶梯中,沉声道。
“……”
陈公公知道,即便他不说,按照大理寺卿和清平县主的性格,也会从别的途径知道,倒不如由他亲自说。
“县主与崔大人可还记得,老奴适才说的听星阁名字的由来。”
二人点头,都觉得颇有意思与浪漫。
他继续说:
“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结尾并不美好,他的王妃后来在阁楼中自焚,原因不得而知。而那位王爷也是在高台中死去,临死前让人进行扩建修葺,最终才形成这个规模。”
“据说,他们二人的魂魄还在里面徘徊,不时会发现里面的东西掉在地上,一片凌乱。”
“也因如此,这里就被锁起来,直到三年前,高院长接任书院后,特意请来高僧做法,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后才供人进出。”
陈公公惊奇道:“难道是做法失效,鬼魂又出来了?”
季然摇头,这怪力乱神的,她可不信。
但到底是如何做到,用了什么手法?
她陷入深思,却听见崔易继续追问。
“这个事除了你,还有何人知道?”
崔易一脸不置可否,但他有别的想法,只待认证。
“老奴也是小时候听人讲起过,高院长也肯定知道,至于其他人便不甚清楚。”陈公公回答道。
崔易点头,了解了。
随后,他便主动往前走,“我们先上去看看。”
“或许答案就在上面。”
**
三人来到高台,天高开阔,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白云。
周围都是木制栅栏,向前再走一小步便能看到低下的建筑,走过的人们犹如黑点,渺小看不清。
楼梯口有两根粗壮的木桩,上面站着呈蜡液滴落状的蜡烛,烛心焦黑,没有一丝热度。
前方还有一层,季然走上台阶,风直灌而入。
平台周边没有与之平行的建筑,她站在上头,只觉要被风带跑。
季然连忙稳住身体,余光之下就见平台边上也有反光的东西,亮的两眼生疼。
伸手挡住阳光,走过去,看到的是与下方楼层相同材质的、零星几块瓷片。
她喊了声:“崔大人,你能走到这里的下面吗?”
从季然的视角,她只能看到平台下方的走动的人影,并不能看清他们具体在哪里。
崔易应声,声音听着空灵缥缈。
过了一会,敲击声从下方传来,似乎在回应她的要求。
“有发现,与下方找到的那块瓷片应该是相同东西。”
季然听到有发现,拿出手帕将平台上方发现的几块瓷片收好,走了平台。
根据记忆来到崔易所在的地方。
她一眼望去,地上零散掉落的,不只是瓷片,还有干草丝。
“难不成……难不成真的是鬼……”
陈公公也走过来,一看到这里也有瓷片,想到刚才那层房间里,夹缝还没有手臂粗的小窗,顿时一阵心惊。
季然再次摇头:“公公不必惊慌,世上并无鬼神之说,有的只有坏人做坏事的心。”
“你看,这是我在平台角落处发现的瓷片。”她边说,边拿出手帕展示给他们看,再示意他们看角落。
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丝灰尘。
“此处位于平台与栏杆的夹角,正常情况下,应该没有人会来这里。”
崔易接过手帕,端详片刻,确定道:“是一样的瓷片。”
“原来是人为。”陈公公放松下来,随后又问,“那是何人所谓,是何种目的?”
沉吟片刻,联想到干草丝,还有从平台到下方小窗的位置,季然试着在脑海中把信息串在一起。
“瓷片掉落的地方,是在同一个位置。”她抬高手,触摸高台的栅栏。
木头光滑,一根根摸了过去。
只见季然的手忽然一停,似乎摸到了什么。
一会,便看到她拿下一根细小的麻绳,绳上有一个又一个的小结。
拿到面前,鼻子首先嗅到一阵异香,一股好闻的香味。
季然不禁陷入深思。
崔易眼尖,注意其中一个小结,染上了红色。
联想到找到的瓷片上同样的红色,可以判断出来,麻绳很可能就绑在了瓷片上,碰到了什么,才沾染上红色。
张公公也注意到麻绳上的结,正觉得疑惑,便听到季然掷地有声的话。
“我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而且我也猜到,张鸣芳身上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