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探臣 > 第86章 蓬丘其二

第86章 蓬丘其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小子!表现得不错嘛!”

老魏咵地拍了宋景熙肩膀一下,以示赞赏。宋景熙吃痛一下,嘿嘿笑道:“都是魏哥教得好。”

老唐走了过来,手里还是握着一根竹竿子,斜睨了老魏和宋景熙一眼,冷不丁地道:“老魏你下手没轻没重的,看给小宋打得。”

老魏嘿了一声:“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力气大,打倭寇贼子才厉害!你说是不是小宋?”

宋景熙笑道:“是是是,就属魏哥力气最大,打倭寇最有劲。”

老魏高兴地冲老唐道:“你看嘛!我就说小宋这孩子悟性好,懂事儿!才在咱们这待了半年多了,这口中原话啊说得是越发顺溜了,还不止嘞,话说得好,架打得更好,咱们方才在林子那边杀倭寇的时候,小宋打得那叫一个干净流利啊,我这个杀了几十个倭寇的老手都得夸几句!欸我说小宋,瞧你这身功夫,怕是学过啥武功吧,和陈大夫教咱们的中原功夫还不太一样,好像有点......有点......”

陈大夫伸手挡住刺眼的眼睛,望着海平面,忽然道:“有点蒙古。”

“对!陈大夫说得对!”老魏一拍大腿,满脸恍然大悟。

老唐又斜睨了老魏一眼:“对什么对,你见过蒙古人的招式吗,还对呢......”

老魏:“喂!”他没好气地横了老唐一眼,又堆起笑容冲宋景熙道:“小宋哪,你这功夫跟谁学的呐,不会是蒙古人吧?还是说教你的师傅跟蒙古人学过?我听说呐蒙古人打倭寇可有劲了。”

老唐又来拆台了:“你见过蒙古人打倭寇吗?还有劲......”

“你给我闭嘴臭姓唐的!”

宋景熙及时挡在两人中间,赶紧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师父没告诉过我他哪儿学的功夫,但是吧,前朝可不是蒙古人的天下吗?好像还有蒙古遗民在海东呢,总归有些影响的,说不定我师父认识一些学过一些......”

老魏挠挠头:“哦,也是哦......唉,陆地那边的事儿,我这个从小生养在这岛上的哪能知道,看来陆地那边发生的事情还挺神奇。”

宋景熙点头道:“确实很神奇。”

老魏道:“小宋呐,要是哪天倭寇解决了,船咱们造出来了或者抢到了,你回海东的时候,能不能顺我一程啊?”

闭嘴的老唐又忽然道:“你想去哪去?”

老魏道:“我都坐船了还能去哪,当然是去陆地了!听说那里和咱们可不一样了,我就想去看看。”

老唐泼冷水道:“有什么好看的,陆地那边天灾人祸就少了?不一样是到处死人,你个没名没分的,说不准被人捉了去变成奴隶,死都死不明白。”

老魏横他一眼:“我都四十多岁了啊,在这岛上待了四十多年,死又咋了,在这岛上就不会死了?还不是一样说不定哪天就死了,要是被倭寇砍死了割掉鼻子和耳朵带回他们的地方去,那多恐怖多遗憾啊,给我留点念想吧,我想去陆地看看,就和...和咱们陈大夫一样!”

被提到的陈大夫顿了一下。

老魏道:“陈大夫不是去过很多国家吗?好像说是那里的陆地比咱们这还大上万万倍呢,好像...好像有几十上百个国家,还个个儿不一样!嘶,陈大夫好像是去过十几个?几十个?欸多少个来着,不都一样没死在陆地那边吗!”

陈大夫道:“的确没死。”

宋景熙感觉有些吃惊:“几十个国家?”

“没那么夸张。”陈大夫道。

“欸——老唐!老魏!”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猛虎般的呼唤声,几人抬头往山头一看,果然是老吴这个狮吼王。

老魏呼回去:“咋——了——”

老吴道:“你俩——快滚回来——修武器——”

老魏纳闷道:“就这么点事?武器又不够了?”

老唐点头道:“多半是,我们快去吧,倭寇还没清尽,武器可不能缺。”

山头上老吴又在催了:“快——滚——回——来————”

老魏憋了一口气后悔去:“知道了——别叫了————”

等老魏老唐走后,宋景熙也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了,便向依旧在钓鱼的陈大夫喊了句:“陈大夫?您真去了几十个国家?”

鱼都被方才那几声吼叫吓走了,陈大夫干脆将鱼竿搭进水里暂时放弃钓口粮,回应道:“说了没那么夸张。”

“那看来是十几个?”

“这倒是差不多。”陈大夫道:“但也不太对。我自东向西,从南到北走过大概几万里路,中原以外的许多地方都是政权并立,割据不绝,譬如中原也不总是一统,世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很混乱。若要粗略论起来,我去过的地方其实很少,中原以外的,待得久些的,左不过便是蒙古,东瀛,天竺这些地方,或许还有西边的藏疆、南边的暹罗安南这些地方,但都待得不久,只是路过。”

宋景熙道:“这怕是将世界游览了一圈了。”

“不对。”陈大夫摇摇头:“世界很大,我去过的说不准只是九牛一毛之地。”

“为何这么说?”

“当你站在一万里以外的地方,以为你到了这片土地的尽头,可你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摆在你面前的却只有更多的山,更远的路,和天的尽头连在一起的大地,那时你才明白,这世上有些地方是走不到尽头的。或者,本来就没有尽头。”

“你看眼前这片海。”

宋景熙看过去。

“这片海,你根本看不到尽头。那时,我站在一片原野上,看到的陆地也这样遥远到没有尽头。于是我不再往那里走,我想我该回中原了。”

宋景熙觉得有点疑惑:“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决定?”

“很简单”陈大夫回答得也很简单:“因为不想客死他乡。”

宋景熙颇有感触地点了点头,而后道:“可是您又来到了这里,这里离中原陆地也很遥远。”

“我们中原有一句古语,叫死不悔改;我们中原还有一句古话,叫至死方休。”陈大夫忽然自嘲般地道:“我回了中原才半年,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回来,可我不想向西走了,我换了个向,往东边南边走,所以我上了船。”

“稍等稍等。”宋景熙举起一只手:“我可不可以问您为什么会决定往异国他乡出走?既然世上如此混乱,如此危险,那我想应该没什么人有这样的勇气才对。”

“对。二十五岁之前的我也绝想不到二十五岁之后的我会离开中原二十五年。”陈大夫道。

“我出生在东南沿海,看着一片海长大。家中世代经商,我却对算学一窍不通,改学了药学,学了医术。二十岁时,家中卷入一起官家贪污案,因而被抄了家,我随家人,流刑两千里,去了辽东。后来新皇帝登基,那位官家被翻了案,我们也能回家了。”

流放......宋景熙忽然心一紧,半年前他在海岸边出发的时候,父母也在牢里,按照那样的罪名,再怎么从轻处理恐怕也是抄家和流放。

只是不知道,王上究竟会不会看在他消失的份上,给他的家人多宽容些。

陈大夫盯着没入水下的一节钓竿,缓缓道:“但我没有回家。”

“为什么?”

“因为我的家人都死在了辽东的风雪里。”

“......”

“辽东的冬天太冷了,一条破烂棉衣就能救活一家人,但我们没有。你们海东也很冷吧?”

“......”宋景熙低声道:“也很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