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顾家人对顾千阳,对李万里真的很好。赤诚相待,李万里愿意报之以桃,给顾家一个选择。
至于管教山民,李万里在心里迅速定下规矩。
这事,还得请教下顾真。
“你是说,想和顾家寨合作?”
“我们以后不用到山下卖货?可以直接卖给侄哥婿家?”
顾家众人都很兴奋。丝毫没有考虑卖给李万里会比卖给山下人差。
自家人还能坑自家人不成?
“此事还需与祖父商量。”李万里把自己的打算说出。
跟顾家寨有三种合作方式。
第一种,李家一个月安排人过来一次顾家寨,或是顾家寨安排人一月去一次李家。李家以不低于市场价八折的价格收购顾家寨的野货。每个月,李家都会更新一次收货明细和价格。
第二种,顾家寨众人给李家打工。这个需要跟李家签契书,采摘菌种、种植都是李家的秘密。妇人可以到翠竹村竹林中照料竹荪。汉子灵活变通,像现在这个季节需要到山林中寻找菌种。平常时间跟妇人工作差不多。
有个不好的地方是,妇人到翠竹村没有地方居住。山寨里的大人或者汉子不能全部走光,必须要留人照看小孩。
第三种,李万里实地考察过顾家寨外围的环境,找到几块能种竹荪的地方。顾家寨众人留在山上种竹荪,李家传授经验和技术。
顾家寨种的竹荪必须全部卖给李家,并且是与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李家。双方签订的契书年限不能短于十年。
要知道古代对手艺、秘方的看重,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这三种方法,祖父觉得如何?”
“不妥。”顾真思考后说:“你不知人心险恶。哪有把秘方漏给别人的。朝廷的指令都不听,契书有约束力?到时违反契书往山里一钻,朝廷都找不到人,你能找到?”
李万里虚心请教,“依祖父之见?”
“就一和二。他们不干,我顾家干。”顾真拍板。
闻言,顾家众人都很高兴。白玉英更甚。她本就不习惯山上的生活。当初是迫于无奈才会上山,现在能下山生活她再高兴不过。终于不用担心山里有随意出没的大虫。
“请祖父把人聚起来商讨此事。祖父德高望重,由祖父出面最合适不过。”
顾真点头。这孙哥婿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文绉绉的,听得他牙酸。
但孙哥婿是是个秀才,顾真不好说什么。他没见过第二个活秀才,不知道秀才是不是都这样。
顾真撇一眼屋外又在撅屁股看小狗的顾千帆。以后,顾千帆也会成为一个文绉绉如同他哥夫一般的人?
想象不出来。
李万里也松一口气。李万里没有跟祖父祖母相处过。
李天德和何玉几乎对他百依百顺。李春花一直对他笑脸相迎,顾老五存在感不强。
面对顾千阳的家人,他还是有些许紧张。希望能得到顾真的认可。不知不觉就咬文嚼字,说的话他自己都别扭。
好在,看情形,顾真对他很满意。
顾家寨只有十三户,加上顾家一共四十人。其中,顾家就有十五人。另外十二户加起来三十五人。
减去寨中十二个孩童,大人和老人不过二十八人。
大伙对顾真把人聚起来颇为不耐烦。人还没聚齐,抱怨声四起。
“怎么回事?开春刚交过人丁税,现在又把人聚起来做甚?”
“就是就是。好不容易想眯一会觉呢。”
“还是老三精明。根本就没来。来了也是破事,烂事。一会要交钱一会要交粮的,我都快饿死了交个屁。”
……
“安静!别吵了!”
“来了的都安安静静地听。不想听马上走。”
难得见顾真硬气一回,往常可都是他求着哄着他们交税。今儿个是有什么好事不成,顾真这么硬气?
“朝廷的走狗。人丁税我们可没有少交。我可听刘叔说了,进城的费用又涨了。”
“就是。都是进城,凭什么我们要多交钱,我们不是夏国的子民,我们不是人?”
“就是,在这耍威风。怎么不去和官老爷说说我们的难处。把进城费给我们免了。”
“行了。少在这给我胡搅蛮缠。我拿没拿好处你们不知道?说多少次,这收税的事以后我不干了。你们爱谁收就谁收去。”
顾真撂挑子,众人又急了。他们就习惯性抱怨几句,顾真哪能真不干。真不交人丁税,他们不就成流民了?那哪成?
“顾伯,我们也就骂朝廷几句。可没怪罪您的意思。顾家人多交的更多,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日子,家家都难。
“都给我安静。我说个事,你们大伙自个拿主意。兴许,这以后就不难了。
顾真发话,众人立马安静下来。
以后不难了?怎么个不难法?朝廷有利好的政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