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此人与章台宫中严肃的氛围格格不入,却莫名的因为他的到来也轻快了稍许,嬴政将如今这个年岁的甘罗当作了晚辈,也带着稍许纵容:“甘大人来得正巧,刚好有个事情交给你做。”
甘罗接话道:“什么事?”
嬴政答:“潜入赵国……”
嬴政言语未毕,便听得甘罗说了句:“刺杀赵王?”
嬴政神色复杂地看了眼甘罗,试图窥探出其武力如何:“这个任务对甘大人来说还是太过艰巨了。
寡人只是想让你去到赵国贿赂游说郭开。
寡人要李牧死,你可明白?”
甘罗不动声色地翻了个白眼,这般阴损的离间计也就只有嬴政能想出来了,两国尚未开战,就先损敌方一员大将,只是赵国虽小却尚武,从赵武灵王改胡服骑射起,这地方就是一块硬骨头,真要攻下来还真得把李牧除去为宜:“草民觉得还是刺杀赵王来的容易。”
嬴政挑眉:“那你还是滚吧。”
“别啊。”甘罗连忙拒绝了嬴政的提议,拜倒在地道,“草民定当不负王上重托,为王上铲除李牧。”
众人皆失笑,一时间殿内的氛围也欢快了稍许。
嬴政算是默认了甘罗的请求,随后又道:“所以对先攻韩、后伐赵可有何异议?”
众人皆摇头:“王上英明神武,臣等皆无异议。”
“嗯?”嬴政言语微顿,随后意味深长道,“那寡人要亲征一事……”
众人又拜倒在地,在此时异常的齐心:“王上的安危关乎大秦的江山社稷,还望王上三思而后行。”
“寡人不是来问你们的,而是来告诉你们寡人的决定的,至于寡人的能力,你们方才也已经见过了,更多的就要用实战来说话了。”嬴政对群臣的劝谏置若罔闻,他兀自说道,“寡人亲征期间,由王绾大人暂理国事,李斯辅之。
若有要事你们不便决断便请送到前线来由寡人亲自决断。
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意思大概是兵贵神速),韩国之疆土不及我大秦一郡之地,寡人决定于半月后点兵,趁其不备直取新郑。”
众臣答曰:“诺。”
只有赵政觉得新奇,他告诉陛下:“王绾守旧,固执地维护周礼,而李斯却主张革新,观念不同,两个人自然不对付。
让他们共主国事,陛下这是何居心?”
嬴政不可置否,笑意里掺杂着一丝狡黠:“这样才能更好地制衡,不是么?”
用王绾是因为王绾坚定地维护王权,他不会有异心,而用李斯则是因为李斯明白秦王的理想。
“散了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嬴政又补充了句,“放心,大业未成,寡人惜命得很。”
诸臣应声离去,章台宫也只余秦王,而后赵政便迫不及待地将嬴政拥入怀中。
或许他真的是冷心薄情,半年前发生了那样多的事转眼便抛之脑后了,他死了个亲弟弟,吕不韦告老还乡,嫪毐被夷三族,只有赵姬还被安置在宫中奉养。
听宫婢内侍们说太后心绪不佳,恐忧思成疾,可那又与他何干?
关于及冠前后的那些事,给赵政带来的收获也只有皇帝陛下了。
从前不觉得孤独,满心想着的都是如何亲政,如何统一天下,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情窍未开,还是根本没有情窍?
如今却明白了,他会喜欢上的只有另一个自己。
现在的他却会觉得孤独了,哪怕他们共用一具身体,可当陛下忙于政事无暇分神的时候、陛下长时间的不理会他的时候,他总忍不住想要去打扰对方,会觉得有些寂寞?
应该是称之为寂寞吧。
只是理想更重要,可赵政还是忍不住联想起来当自己处理政事的时候,陛下也会有这种感觉吗?
“陛下晚上想吃什么?”赵政爱不释手地摸着陛下的腰问道,“鲈鱼脍?”
嬴政懒散地枕在赵政的膝上,闭眸小憩着,唇瓣张合:“是王上想吃吧?”
赵政弯腰啄了一下皇帝陛下的唇瓣:“晚上寡人还要处理政务,不应该吃点好的么?”
嬴政反手扣上了赵政的后脑,加深了这个一触即分的吻:“再添一道葵菜,准备些肉脯、橘子晚上吃。”
赵政喉结微动,目光炽热地看着嬴政:“晚上可以吃你么?”
嬴政低笑:“那就看我们的时间允不允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