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后,留给沈确的时间很短,一个月都不到,所以他只能摒弃一切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当中。
而落榜的吴瑞和林清源在放榜后的第三天就离开了。
送别的那一日,沈确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心里莫名有一种预感,就像是眼前的画面一样,或许他们从此就走上了两条道路。
远远地,马车的影子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沈确收回眼神,迈腿转身离开。
时间不等人,短暂的忧愁涌起又被压制,沈确继续埋首孤灯下。
三月廿二。
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星辰逐渐黯淡,它们在最后的夜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黎明默默道别。
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特有的清新与湿润,远方的山峦在朦胧的晨光中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我走了,玲娘。”出门前,沈确再次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学士服,才扭过头摸了摸孟钰玲的脸颊道别。
“嗯,别想太多,一切都会顺利的。”
“我晓得。”沈确勾起嘴角笑笑,点了点头。提着考篮,他踏进了清晨的薄雾当中。
一路上,行人寥寥,街道空寂。
沈确裹紧身上的衣裳,哈出一口白汽,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他穿过几条小巷,抄了近路,没一会儿,巍峨的宫殿便出现在眼前。高耸的宫门前,零散分布着两三堆考生,或低声交谈,或闭目养神。沈确走近几步,也没有说话,只朝他们点头示意后,独自一人占据了另外的角落。
无言的等待中,天空越来越亮,人也越来越多。终于,在寅时一刻,厚重的宫门缓缓向两侧敞开,一名礼部的官员缓缓走了出来。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最终定格在众人的身上。
“各位学子,请随我来。”平静有力的声音仿佛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引导着在场的考生跟随他的脚步,沿着宫门张开的缝隙,鱼贯而入。
渺小的人影与高大的宫门形成强烈的对比,若是有人能从空中俯瞰,便能发现,他们一行人仿若是排成队列的蚂蚁。
走进皇宫内,庄严肃静的氛围笼罩周围,唬得他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斜视地跟着前方走。
一路来到偏殿,他们吊着的心才将将放下,穿梭忙碌的礼部官员们让肃穆中添了一份地气,也给了他们一丝的真实感。
“诸位。”一道不大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稍后你们将会随同官员们上朝……”
一句话,让考生们刚松懈下来的神经又立即紧绷起来。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前方交代的细节,唯恐有遗漏,做出失态之举,给未来的同袍和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角落里的漏刻,龙头缓缓吐水,承虚赴下。
卯时,午门的钟鼓被敲响。第三通鼓响过后,礼部官员引着考生至奉天殿,在百官的注视下,分列于丹墀两侧,面朝北方站立。
“升殿——”,鸿胪寺官的唱诵在寂静的穹顶回荡,身穿明黄龙袍的皇帝从帘后缓步而出,御临大殿。文武百官及考生们齐刷刷地叩头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整齐的声浪当中,永昌帝淡然坐于上方。他扫了眼那一张张低垂的陌生脸庞,沉声鼓励了几句,一旁候着的侍官便会意,宣布颁赐策题。
底下的一众考生依礼叩谢天恩后,由侍官带领着退下,来到另一座宫殿。
在那里,他们将度过接下来的小半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