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走散,他们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一个个扯着别人的背包,排成了一列“小火车”。
就这样,李经纶排头,四人又走了一个小时。他们缓慢的前进,躲过树木的阻挡,靠四人的合力修正互相偏差的方向。
过程中偶有飞鸟的声音传来,钱运则提议几人轮流唱歌,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要从“两只老虎”唱到“新年好”。
没人搭理他。
苏向晴心里有隐隐的担忧,总觉得要出什么事情,而阿巧却心情出奇的好,一个人碎碎说着话。
“休息一下吧。”
李经纶停下来,他蹲在一旁,想在地面做一个记号。
他们走的速度慢,并没有走出多远,这里仍然是那片槐树林,可在远处树林稀疏的地方,苏向晴发现了一个土堆,那土堆不小,像是座塔的模样,应当是人为留下的痕迹。
“我去那边看看。”
她话音刚落,李经纶也接了句:“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回头看了钱运一眼,示意他注意包里东西的动静。
钱运随手拍了拍胸脯,就像在说“包在我身上”。
两人随即往前方的土堆走去,苏向晴心里堵着,一直很想回头再看看,却又忍住没有回头。
她担心像神话故事里说的那样,回头就一定会有坏事发生。
“伤口还疼吗?”李经纶问。
寂静被打破,苏向晴几乎吓得一抖。
“怎么了,在想什么?”
“哦,没事,我这伤口浅,没什么问题的。”
李经纶从包里拿出了一根可伸缩的登山棍递给苏向晴,示意她可以用这个保护自己:“被卷进来,后悔吗?”
“别说这丧气话,我可没那么容易后悔。”
苏向晴的话脱口而出,快得连她自己都分不清这是不是她内心的想法。
两人终于走至土堆附近,土堆大约三米高,是个方塔的模样,底部的宽度大约七八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方塔的四周有四座石雕,立在四方形的四个角旁边,每座石雕大约有两米高,像是个石灯的造型,底部是支架,顶部则是镂空的灯笼形状,仔细一看,石雕内部又还都是玉石做成的。只是可能由于年代久远,所以玉石有些开裂。
“这里莫非是古代的祭坛吗?”李经纶问。
这一片都没有树木,一看就是人为开辟出来的地方,方塔则确实应当是古代先民为了某种目的而建造的,那这目的是什么呢?
两人沿着四周的塔壁爬了上去,说是土堆,只是由于外面覆盖了一层沙土,里面其实全是坚硬的石头,苏向晴将沙土扫开,见这石头与槐树林入口那对看门人像和土堆四周的石灯是类似的材质。
方塔的顶部却是空的,往下形成一个巨坑,坑的底部是一块巨大的玉石,以一种倾斜的角度镶嵌在巨坑之中。
玉石之上还有一些牛羊之类的兽骨,以一种饱经风霜的姿势掩盖在这方塔里面。
“这里有人来过?那里留着一行脚印。”苏向晴指着对面土堆上的印子说道。
李经纶心想,恐怕这不只是有人来过,近些年应当还有人清扫过这个巨坑,否则历经千年岁月,这里面又哪能这样不染尘埃。
“轰!”
突然传来的声响打断了李经纶的思路,只是这声响,听着有些像枪声。
下一刻,两人看见一只刺猱正朝这里袭来。
它速度极快,眼看着就要扑上土堆将二人扑倒。
李经纶一个激灵,顺势揽住了苏向晴的腰,一个转身两人便一起落入巨坑之内。
霎时间那刺猱就跃过坑口继续往前。
李经纶的身体先落地,这高度虽然不高,可摔在玉石上着实还是有些骨头疼。
但来不及顾及身上的疼痛,外面又传来第二声枪响,接着,又传来一个男声呼喊:“站住,别跑!”
苏向晴起身,感觉到外面有人跑过。
“你还好么?”她问。
“小意思。”李经纶挣扎着起身,他抬头看了看天,接着镇定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飞虎爪猛地一甩,那飞虎爪便飞出坑口卡住了位置。
李经纶的动作行云流水,快到苏向晴都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那飞虎爪的模样,只是见到是一个有些锋利的银色装置飞了出去,接着李经纶就顺着银爪的绳索攀岩而上,像是电视剧里的武功高手有飞檐走壁之功那样。
待到李经纶出了坑口,他飞速地左右看了一眼,便朝下喊道:“抓住绳索,我拉你上来。”
苏向晴老老实实地听话照做,她抓住绳索,看了看坑内的四周,又抬头看着李经纶,感受到他拉绳索的力量有些费劲。
李经纶几乎是无意识地皱起眉头,整个人的表情有一种难得的严肃,眼神却又无比坚定,没有因为刺猱的出现或者刚才的枪声乱了心绪。
等到苏向晴出了坑口,她认真地看了李经纶一眼,甚至带着几分好奇,可还没等她说话,李经纶就喘着粗气调侃了句:“看你不胖,怎么这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