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30章 第 30 章

第30章 第 3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久而久之,有那么一两年的时间,惊风惊羽都不怎么愿意同同龄人一起玩。

好在现在他们长大了,虽然心性还没有完全成熟,毕竟年纪摆在那里,但是也隐隐约约的知道了该如何同旁人相处,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而是会慢慢的选择性的做事情。

比如说,他们知道先生们学识好,便会同他们探讨学业;知道谢先生功夫好,便会同他说功夫的事情;知道同龄人在功课上不及他们,同同龄人玩的时候便只会关注玩这一件事情本身。

虽然说起来玄之又玄,但是这也不是惊风惊羽独有的本事,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的去融入这个社会,这也就是所谓的长大,人会有更加健全的三观以及处事的方式。

惊羽是天家嫡女,能同她交往玩耍的自然不可能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她从出生到现在可能都没怎么接触过寻常百姓家的孩子。

长安这群大人们的家眷孩子,惊羽几乎是每年至少都要见一圈,她记性又好,全部记住并不是什么问题。

偶有调任来京新来参宴的三品朝臣家眷或者哪家添了新生儿甚至是往年没被大人带来参宴之类的,不过也就是多问一句就会有人主动介绍,不成问题。

她性子活泼,身份高贵,主要是玩的花样还多,虽然因为身上习武读书诸事繁杂不常同这些朋友们相聚,但是若是在宴会之类的场合碰上了,大抵还是都能玩到一起去的。

这不,她前脚刚踏进殿门,眼尖的安乐立刻就高声喊她:“惊羽,这边这边,快过来。”

安乐身边已经有一群女孩子了,大多都是同龄人,小小年纪自然算不上花团锦簇,但是今日大好的日子都穿着喜庆的颜色,看着便乖巧讨喜。

安乐都十岁了,用她娘昌平长公主的话说那就是都是大姑娘了,虽然她娘就她一个孩子也不怎么拘着她,但是小姑娘长大了多少有些边界感了,现在基本上除了自家兄弟之外很少同外男见面玩耍。

她身边都是一圈小姑娘,大多都是八九岁。

惊羽兴致勃勃的走过来,一眼看过去差不多都是熟脸:“母后可算是放我出来了,我在那里坐着,听母后同皇婶们聊天都要睡着了。”

安乐还能不知道她的脾性,听她抱怨就笑的跟花一样:“我就说你今日怎么能在那里坐那么长时间呢,感情是皇后娘娘不放人啊,还是我娘好,刚进殿就放我出来了。”

旁边的韦韵也笑着接话:“我们刚才还在同县主说呢,今日公主怎么还不来,原来是脱身无术啊。”

韦韵是太常卿的孙女,她父亲是吏部左侍郎,比安乐小上了一岁多,也是同惊羽从小玩到大的。

说起韦韵,那时候还有件小事。

当时皇后尝试着给惊风惊羽找伴读,因为怕有些朝臣不愿意那么快站队,加上想亲自察看,所以便先将一些待定的人选接进宫住了几日,想看惊风惊羽同他们相处的如何。

结果惊风惊羽同他们相处的很好,甚至是过于好了,三更半夜不睡觉也要去找人家玩的那种。

都是身娇体贵的大家公子小姐,哪有惊风惊羽那么皮实,结果就是还没过几日,一个个的便都受不住了,哭着跑回家告状。

面对找上门的各家夫人们,皇后那段时间也赔了不少小心,心气不顺,干脆一气之下把给他们选伴读这事儿就给无限搁置了,直到后来惊风入皇子府才单独给他选了两个伴读,惊羽身边是至今都没有选任何伴读的。

韦韵就是当年那哭着跑回家告状的伴读人选之一,差点被惊羽折磨出心理阴影。

好在那个时候还小,在家狠睡了几觉身体也就恢复过来了。

后来再碰上惊风惊羽,虽然刚开始身体还是会不自觉的哆嗦两下,但是后来一起玩的时间长了,也就恢复正常了。

惊羽故作潇洒的摆摆手,十分豁达的样子:“才不是呢,本公主想什么时候出来便什么时候出来,不过是看今日除夕佳节,想多陪母后一会儿罢了。”

安乐同她算是一起长大,如何不知道惊羽这哪怕输人也不能输阵的嘴硬傲娇性子,她说的这话她是一个大字儿都不会信的。

不过也懒得同她争,这丫头牙尖嘴利,同她争是争不出个结果的。

便牵过了身边一个女孩的手:“我才不信你呢。来来来,给你介绍个新人儿,这是邵家姑娘,刚从西北回京,邵姑娘,这个嘴硬的家伙你估计也猜到是谁了,我都懒得介绍了。”

被她牵着的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小小一只,有些怯怯的。

听安乐说完话,便看向惊羽,屈膝行礼,声音脆生生的:“桦箬见过公主殿下,殿下金安。”

惊羽向来机敏,朝堂上太深的事情她可能还钻研不透,但是表面上的事儿她还是有大致的了解的,毕竟她可是要给皇帝交一百篇策论的。

听了这姑娘的姓氏,再听到她是从西北来京的,想着自己之前从来未在各式宫宴上见过她,便对她的身份有了大概的猜测。

她笑嘻嘻的回道:“邵姑娘不必多礼,你看这一群人有哪个向我行礼的,随意便好。”

等到邵桦箬稍微站直了身子,惊羽便说:“邵姑娘可是随着平西王回京的?刚才在殿内似乎并未见王妃和世子夫人。”

惊羽的曾祖原是东北一个百夫长,不堪前朝桀帝暴政,揭竿而起,历时三十余年,一路攻进长安,才终于在马上打下了大秦的天下。

入得长安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早先那些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他一个都没有落下,其中最为出众的便是后来得封平西王的邵护。

邵护本名邵糊,当时打仗的时候没点文化也不碍事儿,后来异姓封王,便将糊改为了护,意为护卫大秦江山。

他也的确不负所望,封王之后一直领兵驻守西北边境,有生之年不曾让外敌入侵大秦土地一分一毫。

建国之始,祖皇帝曾封了三个异姓亲王,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不奉降等承袭之规,只要不作死,子子孙孙便可尽享大秦荣华富贵。

但是三个异姓亲王中,其中一个在先帝时期闹出私吞铁矿私铸兵器私通外敌之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哪怕是先帝那般性子,也雷霆震怒,圣旨颁下,撸了铁帽子亲王的封,下令斩了那个自己曾经亲切的叫作叔叔的人。

不过倒是没有赶尽杀绝,女眷和十四岁以下的男丁都活了下来,只是被发配到了西南苦寒之地。

另外一个亲王在祖皇帝登基之时便已经去世了,是死后才封的王,他的嫡长子承袭了王位,才能平庸,后来在现任皇帝夺嫡之时站错了队,选择了先皇的胞弟皇帝的叔叔。

事败之后自然不可能全身而退,主犯斩首,自然也不可能再保有亲王之封。

除此之外,皇帝到底还是念着之前那位同皇祖父打天下的爷爷的功绩,饶了亲王府其他所有人的命,未让他们为奴为婢,只是剥夺了家财。

建朝不过一甲子,建国时期封的三位异姓亲王便只剩下了一家平西王,也是最为谨慎的那个。

皇帝都登基了之后邵护才去世,他的嫡长子邵觅承袭王位,便是现任的平西王。

大秦如今唯一的异姓王侯便是平西王,前头两家的血泪教训摆在那里,他自然也十分谨小慎微。

天家无情,现任皇帝可不是先皇那般清淡无为的性子,父亲同始皇帝马上共同打天下的情谊也早就随着先辈的离去而慢慢变淡,平西王府上下百来口人,不能用来填帝王的野心。

毕竟现在座上的这位皇帝,是大秦妥妥的建功立业之君,底下成年弟弟有七个,除了一个闲云野鹤无甚能力的仪王,个个都被他拘在长安不曾就藩。

既说明他不放心这些成年的弟弟们,也说明他的确有那个能力,能将这些弟弟们给完全压制住。

邵觅看的清楚形势,在这位帝王眼皮子下搞什么小动作是不可能的。

大秦基业已稳,帝王民心所向,自己困居西北萧瑟之地,不论是取而代之还是李代桃僵,都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从父亲那时起他们就收了心,立志偏居一隅,非召不会回京。

皇帝对先祖时期剩下来的这唯一一家异姓亲王算是优待,总不能建国不到一甲子便将三家亲王全部解决,会寒了将士的心,所以他也没有要求平西王像寻常驻边将领那样将家眷留在长安。

按照年纪算起来,邵桦箬应该是现任平西王的孙女,宫宴上来的都是嫡系,若论身份,堪比郡主。

惊羽的身份放眼天下女子都是一等一的高贵,邵桦箬自然是不可能跟她比。

但是作为大秦如今唯一异姓亲王的嫡孙女,现在这一圈其他的所有女儿,包括安乐,都没有她身份高。

惊羽身份尊贵,有肆意妄为之资本,但是皇家公主,享受权利的时候也要承担责任,她也需要维护皇权,在外行事代表的也是皇家的体面。

似邵桦箬这般身份,惊羽自然不可能将她当做寻常臣子家的女儿对待,连安乐这般肆意之人不也努力向这才刚刚入京,怯生生的小姑娘表现友好嘛。

大秦建国之初身份最高的一批人,朝臣另算,只看爵位,除却血脉加持的皇亲国戚之外,有三位位异姓亲王,四姓国公,以及十位侯爵。

异姓亲王是平西王,定北王以及东海王,四姓国公分别为凌程邢谭,十位侯爵各有封号,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

这几家是当年对建朝贡献最大的一批人,历时三朝,却各有繁华落魄。

三位异姓亲王去了两位;四位国公如今倒是都仍然保有爵位,也未添新的国公;十位侯爵如今却是十不存一,只是后来另有别姓封侯,如今大秦记录在册的侯爷也有七八位。

这几家的女儿,包括一品大员家的女眷,皇后都是让惊羽了解了的,起码让她心里有个数。

公主是有肆意妄为的资本,若是惊羽想要做个寻常公主,哪怕骄矜蛮横目中无人仗势行凶,皇后虽然气恼,但是最终估计还是会由着她去。

但是惊羽追求不同,她有抱负,不然那一本本枯燥无味的典籍,一招招千锤百炼才能习得的功夫,哪里有闺中女儿家的书画秋千看花看水来的有趣轻松。

她生来便奇才天纵,胸中自有沟壑,所以绝不会允许自己成为那般徒有身份的公主。

她要的是,是哪怕没有公主的身份,她也能肆意妄为的本事,公主的身份只是她一身本事的锦上添花罢了。

据惊羽了解,平西王应该已经有十数年不曾带家眷归京了,哪怕是偶尔皇帝召他回京,也都是独来独往,而且大概率是赶不上过除夕的。

她虽然不认识邵夫人,但是若是平西王妃归京参宴,今晚皇后宴请的主宾必然会是平西王妃。

她刚才在皇后身边待了大半晌,同皇后交流说话的都是些平日里能见到的皇亲和诰命夫人,不曾见到什么新面孔。

邵桦箬长这么大第一次来长安,年纪又小,自然有些胆怯,见惊羽问话,便答:“臣女外祖病重,母亲得闻噩耗心神不宁也病倒了,祖父便带了兄长和臣女一同归京,希望能代母在外祖父面前尽孝。”

平西王无召不得归京,此时来帝都定然是收到了皇帝的旨意,而且也不能拖家带口的赶回长安,不过上书同皇帝陈情,将这两个孙儿孙女带回来全人伦之礼,想必皇帝也不会太过计较。

惊羽听闻这消息,想了想平西王世子夫人的出身,大概心里便有了数:“杨大人殚精竭虑衷心为国,此番定然吉人自有天相,邵小姐莫要过于忧心。若有什么需要,也可以同我说说,我去跟母后求。”

长安自然是有平西王府的,但是邵家此番未带命妇入京,只平西王并两个小孩子,有些事情不一定能照顾的到。

想来平西王一行人也是最近才到,不然哪怕平西王妃和世子夫人皆未来京,母后得到消息了之后也定然会将邵家兄妹召到宫里见见。

平西王归京,看来今日蓬莱正殿的主宾定然是他了,等会儿若是能逮住惊风,倒是要好好问问他到底是如何的场面。

邵桦箬得了惊羽的话,有些诚惶诚恐,连忙说:“多谢殿下。”

惊羽摆摆手:“莫要多礼,今日除夕,我好容易从母后眼皮子底下逃出来,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母后派人逮回去了,快让我看看你们刚才在玩什么呢。”

她声音清脆,小时候脸上那融成一团的稚气随着年岁渐长慢慢消失,渐渐的露出一张格外精致大气的脸。

双眸亮而有光,虽然五官明艳,但是到底年纪还小,光是看着便让人生出亲近之感。

安乐不意外惊羽对邵桦箬的背景了如指掌,甚至知道她的外家。

惊羽这个人从小就跟寻常皇室女儿不一样,皇舅舅宠她,是将她当作半个皇子教养的。

便是惊风惊羽的骑射,也是皇舅舅手把手的教他们两个的,此等盛宠,除了太子,再没有一个皇子公主享受过。

但是这不影响安乐拆她的台:“刚还说是自己想多陪陪娘娘一会儿,现在就暴露了吧,你个嘴硬的家伙。”

惊羽同安乐斗智斗勇多年,小时候哄骗的安乐天天当她的小跟班,气的昌平姑姑天天进宫跟皇后控诉惊羽带坏了她女儿。

皇后也很无奈啊,安乐那性子还用别人带坏,便是你那无条件宠的样子也不可能将安乐养成贞静娴淑的大家闺秀啊。

但是皇后也知道,同惊羽相比,安乐的确还是差点道行,有时候安乐心里只是有点隐隐约约的想法,惊羽一撺掇,两个小家伙就能付诸行动,惹的几方大人都气的头疼。

不过现在小姑娘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好骗了,现在不管惊羽怎么说,安乐都提着三分小心,甚至还仗着她比惊羽大几岁,有时候还想使使做姐姐的架势。

可惜惊羽不是那认命的人,惊风想从她口中套一句兄长的称呼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过,更何况是安乐。

惊羽同她斗嘴惯了,懒得理她:“不想理你,快将东西拿出来,我老远就看到你们在玩了,场面话的问一句,你还敢拿乔起来了。”说着就去挠她身上的软肉,两个小姑娘闹成一团。

安乐被她挠的忍不住哈哈大笑,想停下来偏偏根本不是惊羽的对手,只好等她好心肠的收手了之后又恢复来了好半晌之后再说话。

倒是一旁的韦韵将刚才一直藏着的东西摆到了桌面上,声音甜津津的:“县主刚才说等公主来的时候一定要将它藏好,生怕公主据为己有了。”

惊羽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视线,这是一块通体白玉打造的棋盘,瞧着不像寻常围棋样式,待到仔细一研究,眼睛都亮了:“六博棋盘?”

安乐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好容易缓过来,听惊羽这惊讶的语气,立刻傲娇的抬了抬头:“那可不是,我好容易从我娘那里借过来的呢。”

六博棋早在百多年前就失传了,尽管偶尔还有部分棋盘和行棋的记载,但是经过多年战乱,大多都是残缺不全的,难以窥探全貌。

惊羽翻阅史书的时候经常看到有对六博棋的描述,据说当时上至君主下至百姓皆喜欢博戏,当时便十分感兴趣。

可惜哪怕她身在皇室,奇珍异宝唾手可得,但是这种久已失传的物件若要寻得却更需要缘分和运气。

眼见惊羽两眼冒光,恨不得整个人扑到棋盘上去的样子,安乐赶紧上前去挡住她:“我跟你说你可不要动什么歪心思,这不是从前朝留下来的物件,是我娘认识的一个人通过残缺的记载自己复刻出来的,不一定是正儿八经的六博棋盘。”

“而且我娘宝贝这棋盘得很,我今日为了磨着她将这棋盘借出来可是亲自替她锤了整整半个时辰的肩膀,累都累死了。”

“我知道这肯定不是老物件,这刻痕新的很,但是这个看着真的同那些残卷里的六博棋盘有八成相像,我能带回宫研究研究嘛?”

眼见惊羽又要横刀夺爱,安乐当然不愿意了,她一把将棋盘抱在怀里:“才不要,你就会抢人东西。”

惊羽不以为意:“那我等会儿去跟昌平姑姑借。”

这事儿还是得找能真正做主的人嘛,再加上气气安乐这个小气包。

安乐不高兴,韦韵眼看着这两祖宗又要吵起来的样子,赶紧来做和事佬:“你们俩莫要吵了,我们刚才在研究六博戏的玩法,公主要不要一起来。”

她们都是世家大族精心教养的女儿,不信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书的。

对这只存在于史书中的博戏自然是十分感兴趣,便是一直怯生生的邵桦箬听了这话眼睛也隐隐的冒着光。

小孩子哪有什么隔夜仇,一般连一炷香都隔不了,尤其是惊羽和安乐这从小斗智斗勇到大的。

没一会儿,几个小姑娘便围到一起,盯着中间的棋盘看,互相探讨交流着自己看到的书籍里面有什么六博戏的玩法介绍,场面十分和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