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祖宗规矩不可废,你还是断了这个念头吧,朕今日就当没听你说过这个事情。”

皇帝拒绝的太干脆,哪怕惊羽内心做了再充足的准备此时也不免露出了几分惊慌:“父皇,儿臣求您了,我不想同兄长分开,我们从出生时候就在一起的,他出宫了之后我在宫里同谁说话玩耍。”

在皇帝的眼中,今日她虽然一直应对得当从容镇定,已然有了皇帝欣赏的镇定大家之范。

但是到底只是一个七岁的孩童,再装的镇定内心也还是会害怕的,只是为了跟他谈判所以不得不装的镇定从容,此刻便是她终于暴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

原来如此,皇帝心道。

皇帝倒是一直知道惊风惊羽关系十分要好,毕竟一母同胞,是彼此血脉最相近的人,他们关系好也是皇帝喜闻乐见的。

只是他到底没有皇后同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羁绊已经如此之深了。

这丫头原来只是为了不同惊风分开所以今日才来了这么一大遭,怪不得她要让惊风先离开,估计是不好意思在他面前承认自己舍不得他。

尽管他觉得兄弟姐妹之间迟早是要分开的,但是他下意识的喜欢惊风惊羽十分浓厚的感情。

他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都一般,惊风惊羽这样,反而是让他有了一种格外温馨的感觉。

想到这里,皇帝严肃的脸色也收了一点起来,变得稍许慈祥。

又看了看堂下惊慌失措的惊羽,这孩子从来都是调皮快活精力四射的,他哪里见过她这么着急可怜的样子。

到底是最得他心的女儿,看着看着,他那向来坚硬的心便也软了许多。

又想起来她今日呈上来的那篇甚得他心的政论,哪怕知道她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讨他欢心所做的,但是也不影响他觉得有女如此龙心大悦,心里也就慢慢认同了她所说的那句她也能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来了。

于是,皇帝认真的想了想,最终还是做了妥协:“朕还是不能同意你现在就出宫建府,但是朕给你一年时间,这一年内你若是能看完弘文馆六百本经史子集,交出一百篇不逊于你今日呈上的《君民论》的文章,朕便准许你今后可以随时出入宫廷,在京中行走无碍,包括皇子府。”

尽管这并不是惊羽想要的结果,但是她也知道,这是今日父皇能给出的最大的妥协了。

思绪很快就是一转,惊羽立刻跪地谢恩:“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期待,必会认真读书,时时思考,届时可由父皇随意检验。”

看着她这么乖巧,皇帝的心里也舒畅许多:“起来吧,晚些朕让人将那六百本书搬到昭和宫去,你之后不用去麒麟殿了,便好好在昭和宫研读诗书。”

又警告她说:“朕话说在前面,若是一年之后你未能完成朕的要求,那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昭和宫,再不许起这般心思。”

惊羽闻言起身:“儿臣明白,多谢父皇。”

小孩子藏不住自己的喜怒,哪怕此时能否自由出宫还取决于一年后的检验,但是惊羽已经是喜上眉梢,仿佛之前同皇帝对峙谈判之时强做的镇定统统不翼而飞,重新变成了那个有着十分精力张扬快活的小公主。

“多谢父皇,惊羽不打扰父皇了,父皇要多多注意身体,女儿这就去将消息说给母后和惊风听。”

欢呼雀跃的仿佛得了什么新奇玩具的小孩子,活力十足。

皇帝看了心中又不免生起一些宠溺来,这般机灵聪慧的女儿,如何让他能不疼爱。

至于一年之后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允惊羽一个深宫公主随时出入宫廷,想来等到时候惊羽那一百篇不输《君民论》的文章分发下去,也必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虽然没能得到即时出宫建府的准许,但是能有一个可以随时出入宫廷的允诺,惊羽已经很满意了。

而且到时候她勤快点跑动,不管是惊风还是母后都可以照顾得到,也免了她见愧于母后。

她激动的带着这个消息去了麒麟殿。

半旬之后就是他们的生辰,他们在麒麟殿本就待不了几天了,这几日先生们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也的确有从此之后能少了许多麻烦的心情,但是心里也的确对这两个聪慧机灵活力四射的学生有些不舍。

她在紫宸殿里耽误了一会儿,赶到麒麟殿的时候先生们已经在上课了。

这几年她长大了些,虽然仍然调皮,但是终于是知道要尊师重道的道理了,很少在课上便弄出什么动静来,见此形状,便也就先克制住激动的心情坐下来先认真听课。

倒是被赶走之后一直惴惴不安的惊风见到她兴高采烈的回来心里十分焦急的想要得到答案,频频向就坐在他隔壁的惊羽暗示打招呼,想要知道她同父皇谈判的结果。

惊羽虽然有些想逗他玩看他着急的心思,但是此事实在太过激动,她自己也忍不太住,便凑到他耳边快速的将结果说了:“父皇还是没有同意我出宫建府,但是他答应我如果一年后我能做出一百篇文章的话就允许我随时出宫去找你玩。”

一听这话惊风的脸上也显出了喜色,这样的话也可以啊,只要他和惊羽可以经常见面就好了,那他也就可以放心的出宫了。

开心的惊风刚想跟惊羽分享自己的心情,结果台上先生的几声咳嗽立刻将他们给压制住了。

黄先生那颇具威压的眼神就直勾勾的打在他们身上,配合上那几声专门的咳嗽,仿佛就是在说“我倒要看看你们要弄出什么花样来。”

马上就要走了,惊风惊羽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挑战先生们的权威,被先生这么一警告,两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偃旗息鼓,乖乖的听着课,将那激动的心情留到下学的时候再互相分享。

麒麟殿下学之后他们立刻就要出宫去修王府,等到晚上再回到昭和宫的时候,该知道消息的人就已经都知道了。

惊羽自然是亲自跟惊风讲述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也没有忍住激动,在修王府的时候就将消息一五一十的跟秦修说了。

秦修听了之后也不免震惊,他这侄女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等大事皇兄都能为她破例。

不说公主,大秦建朝这么几多年,便是皇子也从来没有一人可以不经通禀随意出入宫廷,哪怕算上礼崩乐坏的前朝,也断断没有这样的规矩。

一时之间,连秦修都对惊羽那篇敲门的策论有了点好奇,这孩子到底是写了篇什么文采斐然的文章,这般大的事情皇兄都能允了她。

等到他们两个激动的回到昭和宫准备跟母后好好说说这件令人激动的事情的时候,皇后早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来龙去脉比惊羽本人还要详细。

这倒不是她找人去打听的消息,尽管知道今日惊羽要跟皇帝谈判,皇后也的确派人多关注了一下,但是关于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她还是从皇帝本人的口中听说的。

今日皇帝批完奏章,想着同惊羽的约定,加上他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要跟皇后商量,便来了昭和宫同皇后说话。

皇后是真的没想到惊羽能做到这个地步,她以为这丫头最多也就是去同她父皇撒个娇。

她同皇帝多年夫妻,知道皇帝的脾性,他虽然一直宠爱惊羽,但是也肯定不会仅仅因为宠爱就允许惊羽破坏祖制,所以说实话皇后根本没有想到皇帝能同意惊羽的要求,一直担心也只是怕惊羽被皇帝责罚而已。

但是没想到惊羽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从头到尾都没想过通过撒娇解决问题,而是另辟蹊径,直勾勾的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在皇帝面前。

能让广纳天下贤才的帝王都说出那般高的评价,就说明惊羽那篇文章绝非儿戏。

而且她用那篇文章去做敲门砖,而不是只靠帝王的宠爱行事,便也说明了这孩子绝对是深思熟虑过的,知道何时需要行何等策略。

皇后想,这果然是惊羽的性子,的确是用尽筹谋,这一招开门见山的阳谋用的,比她找一百个人去皇帝面前说情都来的有效果。

皇后心中百转千回,但是面上并没有显出来:“惊羽年纪小不懂事,您怎么也惯着她,一个女儿家,整日里心倒是比谁都野,等她回来臣妾教训她。”

皇后自然知道惊羽的才能的,也知道皇帝欣赏惊羽的才能,但是皇帝已经承担了疼爱惊羽更多的角色,那么在皇帝面前,皇后十分自觉的扮演起了一个严母一角。

“惊羽是朕的长女,又有这般才能,是大秦之福,哪里是寻常女儿家可比的。今日之事朕也是同意了的,皇后今日就歇歇吧,别教训她了。”

皇帝今日心情十分不错,皇后看着他颇有些捡到宝了的感觉,也是心下了然。

惊风惊羽从小就比寻常孩子聪明,皇帝心里有数。

麒麟殿的先生们也是会跟皇帝汇报他们的学业的,但是因为惊风惊羽从小到大都格外闹腾,皇帝听先生们说他们聪明的时候不少,但是听各方人士报告的他们俩又闯了什么祸的消息绝对更多。

所以他估计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能聪慧到这种程度,所以今日卜一得知,自然心下有惊喜之感。

皇帝也看出了皇后心里有所保留,毕竟她一向格外疼爱惊风惊羽,惊风作为皇子不得不出宫,但是肯定还是想惊羽一直留在她身边的。

之前甚至在他有意给惊羽单独赐宫居住的时候,皇后甚至说过可以让惊羽一直跟她住在昭和宫里直到她成婚出宫。

皇帝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同皇后道来:

“你也莫要舍不下,朕虽然是允了她到时候可以随时出宫,但是那都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弘文馆藏书皆为前圣所著,颇为奥妙,翰林院多少儒生进士都不定能参透。”

“惊羽虽然聪慧,但是到底年幼,朕虽然是允了,但是这个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达成的。”

“若是她完不成,有一年时间,她应该也没那么惦记要和惊风一起了。”

这个条件可谓苛刻,皇帝当时虽然做了妥协,但是此事到底非同小可,定下条件的时候他就知道惊羽大概率是完不成的,此举既有妥协之意,但是也有大部分原因是他的缓兵之计。

这缓兵之计的用意不能跟惊羽说,但是跟皇后说说还是可以的。

皇后自然也是了解他的。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皇帝不会答应惊羽的请求就说明这件事就不是寻常那些小孩子撒娇就能解决的事情,皇帝如何能不知道兹事体大,只是惊羽到底交出了那么一篇让他满意的文章来,加上一直偏疼她,所以皇帝也不好直接拒绝伤她的心。

惊羽不知道弘文馆的藏书是什么性质,只当作寻常书籍,觉得皇帝的要求她定然可以做到,但是皇后却是从一听说惊羽要看完弘文馆的六百本藏书的时候就知道皇帝大概在用缓兵之计了。

但是皇后也知道,皇帝的心底定然也是有期待的,不然直接拒绝就好了。

他是帝王,一言九鼎,生杀予夺,若是真的不想,从一开始便不会允诺,他估计也是想看看,惊羽到底能走多远。

帝王心不可测,便是可测,帝王也不会喜欢别人妄加猜测。

伴君如伴虎,深宫多年,皇后早已了解如何同皇帝相处。

此时听着他说,她便也只装着不知他的心思,只说:

“惊羽那丫头心性不定,又容易异想天开,若是到时候她完不成,还请陛下莫要太过责怪,她本就还是个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皇后昨日被惊羽气的心都寒了,放言说绝对不会帮她在皇帝面前说话,但是此刻还是忍不住,先跟皇帝求个情,希望到时候帝王不要迁怒。

此等小事,皇帝自然是答应她了。

他提这个要求本就是抱着些矛盾的心思,既想着惊羽能够知难而退省的再就此事再多加折腾,但是心里面又潜意识的想看看惊羽到底能不能做到。

完不成是预期,完的成是惊喜,只要她态度没有问题,皇帝觉得自己肯定是不会生她的气的。

他到底日理万机,白日来后宫找皇后主要是因为还有点其他正事儿,趁机多说了两句关于惊羽的事情,等商量完了也就起身离开了。

送走皇帝,皇后倒是也没有吩咐人再去打听这件事情。

来龙去脉皇帝都跟她说的很清楚了,而且惊羽昨日才决定要跟皇帝谈判,皇帝也是突然做的决定妥协,双方都是临时起意,便是打听也多打听不出什么来。

唯一好奇的,也只有那篇惊羽呈给皇上的政论了。

皇帝和惊羽的约定自然是没有广为人知的,目前只有帝后还有惊风惊羽的宣传对象秦修知道,但是惊羽那篇政论却是第一时间就流传出去了。

田培源做事一向妥帖,皇帝吩咐他让人将文章抄录下去分发到翰林院和弘文馆,他转手就着人去做了,还不到中午用膳的功夫,该看到的也就都看到了。

惊魄自有消息渠道,虽然暂时还没那么清楚事情的是非曲折来龙去脉,但是一听说文章是惊羽写的,虽然不知道皇后有没有提前看过,但还是吩咐人给宫里送了一份抄录的版本,省了皇后不少功夫。

至于那篇《君民论》,能被皇帝特意下发,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了。

如同皇帝所评,此策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针砭时弊,有理有据,文笔更是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虽然能够看的出来言辞之间仍显稚嫩,但瑕不掩瑜,便是策中有些许观点不能为所有人所赞同,但是也没人能直接说这是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

更何况,这篇文章的作者年仅七岁,便有此等胸襟见识行文,说一句奇才天纵一点都不过分。

田培源按照皇上的吩咐,将文章呈给翰林们的时候,先请他们阅过,得了阅评之后再说此乃一七岁稚童所做,待众人纷纷震惊之时最后才亮出身份。

代天子言:“此策一字一句皆由皇室嫡长公主秦惊羽所出,有女如此,朕心甚悦,遂望诸位卿家共赏吾儿佳作。”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内皆是大秦未来的朝廷柱石,是天子的肱骨之臣,这些天下仅有的聪明人,此时却不约而同的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那生来高贵的皇室公主,居然有如此才能?!

一时之间惊羽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她和惊风出生之时便有福瑞祥云,出生三月之内,大秦内忧外患皆解,所以在百姓心中向来高调。

哪怕皇后因为预言之事整整低调的养了他们三年,但是大秦百姓都知道,皇室有一对承运而生的龙凤双胎,是上天降给大秦的福瑞。

此等命运加持,他们俩本就高调,如今惊羽一策出声名起,加上麒麟殿先生们“无意”中传出的惊风的几篇佳作,至少长安城中,惊风惊羽天赋奇才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处于被议论的中心的两个人倒仍然是一无所觉,他们被皇后管的很严,平时也接触不到什么外界的人,昭和宫内皇后管的滴水不漏,没有人敢不怕死的在他们面前说些什么。

不过以他们的性子,便是听说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从来都知道自己同同龄人有些不同,如果只有他们自己的话可能还会有些孤单寂寥,但是好在他们生来便有彼此,所以可以互相理解。

慧极必伤,皇后从他们俩开始显露出才能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有这种不详的预感。

但是他们两个的活泼调皮也总是能让皇后在气的牙痒痒的时候下意识将这种不详的预感继续往下压一压,仿佛将它压在心里最深处,便可以当作没有这回事儿。

好在他们还有彼此,哪怕他们两个因为彼此不想分开闹了这么大一圈麻烦,皇后仍然还是这么想。

而惊魄虽然不能理解母亲的隐忧,但是希望他们两个能好好长大的心情,他和母亲是一样的。

外人的议论和长辈们的担心都丝毫影响不到惊风惊羽两个,在出宫之事已经解决的前提下,他们两个现在最期待的,就是他们七岁的生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