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捡拾温柔 > 第16章 郊游

第16章 郊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真正的年味好像是从二十三,糖瓜粘开始的。回到老家,随便走进谁家,必然在蒸年糕和炸果子。过年,最隆重的,莫过于此和熏肉了。那可算得上是巨大工程,全家总动员。我跟妈妈一起煮红薯,在老家柴火灶蒸出来的和用煤气灶蒸出来的年糕真的天差地别。小妹帮忙洗红枣和泡红豆,老爹将比我年纪还大的大蒸盘拿出来,开始刷锅起灶。问我和老妈一起处理红薯。将一大袋红薯先清洗干净,放到锅里煮软。称好糯米粉,将烫手的红薯剥皮放到糯米粉里,开始揉面,妈妈是真功夫可以直接下手,而我尝试一下边败下阵来,老爸在旁边说我不会技巧云云,而妈妈嘲笑爸爸是动嘴不动手,纸上谈兵。揉好的面上笼,年糕要蒸到傍晚才会起锅,而烧火的重任自然交到老爸手里。桃树枝在灶火里噼里啪啦,靠近灶台取暖,像下幸福落在了蒸汽里。让人心满意足和期待得很。

剩下的红薯也要柔到面粉里,揉成长条,切成片,并且弄成元宝的形状,再用白色面团包边这样一个个好看的小果子就弄好了,还有甜油条和麻花,春卷,麻团和菜肉丸子。准备好,就会在院子里再支起一口大锅,开始炸年货。这是会扔掉手机的一天,我和小妹守在锅边,帮老妈拿簸萁(高粱杆编的小簸箕)和盆盛炸货,并不停嘴吃着。

我对糯米没有什么抵抗力,好像除了对咸口肉粽等不大感兴趣,其余的各种吃的,我都没办法拒绝。各地的年糕好像各有风格,可是我还是对老家妈妈的年糕最最挂念,平时妈妈也会在小煤气灶郑蒸一些解馋,可总归没有年味儿的年糕来得更有滋味。

出笼的年糕切成菱形小块儿,码在盘子里可爱极了。拍了照片和赵浅分享,也收到了赵浅去郊游的邀请。本想拒绝,实在太宅,而且也确实很冷。可是还是被围炉煮茶和野外烧烤诱惑到了,于是同意。本着人多热闹,只说多叫几个人,没多想,我也就邀请了表妹和小妹。

二十五那天在妈妈小唠叨下,我们三个裹得严严实实,拿上一些水果年糕饮料,还有一些露营装备出发了。

那天难得有阳光,虽然冬天总是有些寂寥的,但是有空旷的田野和微风为伴,在那样的天地里,一切都那么自然渺小,所有的不快乐都随着风消散。

到达露营点正好赶在了中午,华北平原,有个土包都算是山了。小黄山海拔302米,与安徽黄山相比,不算什么,但山在平原交接带显得很是雄伟,雄踞平原之上一览平原风景很好。

“呀,你这把婧(婧)儿都带来了。正好正好哈,一会儿几个同学来,瞅准机会,妹妹找个对象。”

甄婧怡比我小不到一岁,但是已经是资深上班族,我能在这个年纪不被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惦记,一方面因为我在上学,一方面就是有我这个妹妹吸引火力。每次被催相亲,总是来找我这个仿佛置身事外的人诉苦。

“听见没,浅媒婆出马,一个顶仨。”我开玩笑道。

那边正在铺野餐垫的婧怡喊到,“哎呦,饶了我吧,我还想多玩几年呢。”

赵浅搬着两把折叠椅过去,“这话可不对了,我这玩的多开心。”

婧怡做了一个交手礼,“浅姐你是真的找了一个好姐夫,佩服佩服。”

“你一会儿要不先让你家老李扎两个帐篷去,昨天你们两个不都值夜班了吗,一会儿再补会儿觉。”

“老李,赶紧,赶紧把车上的帐篷搬出来,先扎两个。”

李笙涛比了一个ok的手势,就去车上了。

等我们把三个桌子摆好,又来了三辆车。当时看到徐先生,第一反应还挺高兴的。娇阳带了对象和他弟,后边还有两个我们的小学同学,徐先生带了三个高中同学。风风火火搬东西过来。看到摆麻将的我,徐先生走过来,“不是不会吗?”

“是不会啊,但是没有笨到不会垒麻将。”

“活没干完,就想偷懒。”

我指了指餐垫,和另一边桌子上烧烤的东西,“看到了吗,这是劳动成果,你再看看老李,扎帐篷呢,再看看老杨,去弄炉子了,你不干点啥?”

“你帐篷呢,我帮你扎。”

“我会,不劳烦你。”

“你钉不牢。”

“你小瞧人。”

“走,试试。”

“试试就试试。”

去我车上拿了帐篷,又看到了车顶帐篷。

“你这儿帐篷挺多。这么喜欢露营?”

“喜欢啊。你不觉得露营啊,春游啊很轻松吗?”

“确实。”

扎好帐篷后,“小姑娘很厉害啊。”

“那是。”

帐篷因为几个男同志的加入,七个帐篷都搭起来了。那边赵浅招呼我们去串肉串,人多力量大,我见状去收拾蔬菜和水果去了。

见我切菠萝,一个个都来凑热闹,一个菠萝切一片没一片,剩最后两个菠萝的时候,我喊到:“打住,我还想烤黄油菠萝呢,被你们嚯嚯完了。”

徐先生打趣道,“那我吃个橘子吧,你这橘子不会也要烤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