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烟出绣 > 第114章 第三卷 茫茫大地 仙乐渺绛珠归天境

第114章 第三卷 茫茫大地 仙乐渺绛珠归天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再说园中姐妹,宝钗备嫁,湘云归家;探春被王子腾夫人接去;迎春整日抄经,偶尔方出山门。只有惜春岫烟宝琴,三五不时往潇湘馆,陪黛玉谈笑释闷。

这日姐妹们又来探望,进了屋,黛玉正伏案写什么。抬头看见她们,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有东西要给你们。”说着递过一沓字纸。

众人见她精神振奋,双目流光,竟与平日大不相同。都道:“这个潇湘妃子,敢又得了什么好词句?比吃仙丹还补精气哩。”并头看时,起头一张山水彩笺上,端端正正写着“大观集”。

惜春揭开一页,才念句:“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喜得叫道:“这不是诗社初立时,咱们做的海棠七律么?”

黛玉颔首道:“因为在大观园内所做,就暂拟了这个名儿。”惜春一壁往后翻,笑道:“...有兴悲何极?无愁意岂烦....果然是妙玉口气。但只你们月下联句,怎么不叫我们?”

黛玉啐道:“小没良心的,你们熬不住困,先下席自睡了,倒来怪人。”因道:“最后几页是我暇时偶感,随手胡吟的。你们不嫌,各人拿一份去,将来看见它,就像看见我一样。”

岫烟是过来人,知道姑娘临出嫁,难免不舍娘家亲人。这会子姐妹亲热,及至各人于归,天南海北地,谁知几时再得重逢?

见惜春宝琴默了声,岫烟笑道:“可是忘了,静莲千请万嘱的,托我带来几首新诗,要请‘先生’ 指正呢。”黛玉一一瞧过,点头道:“难为她,比先进益好些。”亲手挑出两本书,又另取份诗稿,递于岫烟道:“这些是给静莲的,劳烦妹妹转赠。”

岫烟忙道谢收好,闲叙几句,诸人起身告辞。黛玉亲自送到竹林下,握了她们的手,笑道:“二姐姐,三妹妹几个我不得见了,你们来日遇着,一定代我致意。”

惜春笑道:“没有今儿,还有明儿,说什么不得见呢——只有三姐姐,王舅母留她小住,怕二哥哥成亲前,才肯放回家。”宝琴也道:“姐姐这会子下请字儿,别人不知,大嫂子二姐姐必定来的。”

黛玉摇头道:“那也不必。”回头唤紫鹃:“带了那书匣子,送到大奶奶并姑娘们屋里,栊翠庵还有妙玉一份,别混忘了。”说时,各人作别而去。

岫烟宝琴回房,不顾别事,先取出字稿细读。无论唐诗宋词,抑或歌行小赋,只觉韵香满口,摇人心魄。二人念一回,赞一回,正击节称叹,忽听院门铜钹一阵紧得响,岫烟便命开门,自己站起身,从窗眼往外看。

门一开,一人扑倒进来。亏得晴雯手快,赶忙架住了,搀进屋来。众人忙问缘故,春纤喘急气促,哭道:“我们姑娘吐了好多血,栽在地下发晕,怎么都叫不醒。我寻大奶奶请大夫,不想跑快了,才跌一跤.....”

岫烟早瞧见她裙上一块破污,急道:“晴雯有衣裙,拿一套与她换上。篆儿快到稻香村,禀明大奶奶。”又向春纤道:“你莫急,换了衣服,我们送你回去。”

须臾事毕,众人扶了春纤,匆匆赶到潇湘馆。许多丫头媳妇站在廊檐下,静静垂手听宣。进了屋,两个婆子跪在书案前擦地,看见她们,悄道:“姑娘又吐血了,老太太哭得肠子断,老爷太太们在劝呢。”

岫烟宝琴听见老爷们在,不好立时进去,又不好平白就走。正踌躇,李纨妯娌并迎春惜春也都进来,六人汇了一处,李纨含泪道:“听说林妹妹不大好,我们过来瞧瞧。”

说时,老妈妈回禀大夫来了,大家只好避到屏风后,约莫顿饭光景儿,只听里头叫:“好了,好了,姑娘醒过来了。”接着一阵脚步响,又一阵说话声,是贾琏陪太医侧厅开方去。

众人急赶到里间,就见黛玉斜倚在大引枕上,贾母携着她手,“肉儿心肝”,哭得摧心挖肺。李纨凤姐上前解劝,余人俱立在床脚,轻轻呼唤黛玉,黛玉张张嘴,一言未发,泪先流了下来。

大家瞧得心酸,柔声道:“王太医回春妙手,姐姐经他一调理,必定好了。等再大安些,我们仍开社作诗。”邢夫人王夫人亦温言劝说,渐渐地,黛玉神色略回缓些儿,众人方放下心,复劝贾母外厅暂歇。

贾母对贾赦贾政道:“天黄昏了,你们在这里多不便宜,就先回去罢,你们太太也去。珠儿媳妇看人查夜,凤哥儿尚未大安,也不必这里熬油。”贾赦等人哪里肯依,奈何贾母十分坚持,只得道:“还要留下她姐妹,替我们服侍才好。”贾母点头道:“使得。”

于是诸人散去,这里迎春惜春服侍贾母吃过半盏茶,岫烟宝琴又帮着添了厚衣服。见黛玉微合了眼,似睡不睡的,也都不敢出声。坐了片时,就听院门口有人叫“宝玉”,众人俱知贾母王夫人严禁宝玉进园子,这会子既不是他,如何有人呼唤?

惜春低声道:“难道二哥哥的玉寻着了?他们来报喜,所以叫‘宝玉’。” 宝琴道:“果然如此,当真菩萨显灵...”言语间,那声音已至房前,众人大气儿不出,眼珠都粘在门帘上。倏忽帘子一摔,宝玉连扑带跌闯将进来。

贾母先回过神,哭道:“孽障,孽障!这一个已这样了,你再使性子,弄出好歹来——你想催我的命呢,还是催她的命?!”

那宝玉百般使计,方避开众人独自进园,偷藏在曲径通幽那块大镜石后。望见一大群人去远,才躲躲掩掩速急前来,再不料贾母留下未走。

因听这样说,又见众人眼圈红红的,想必黛玉危急,她们才哭过。登时魂飞天外,跪下道:“老祖宗,林妹妹快死了,我也活不长久。不如把我也安在这里,活着一处活,要死,我们一起死....”言毕嚎啕大哭。

贾母又气又悲又怜又悔,抖着唇,且只流眼泪。一面埋怨自己,不该急怒之下把话说狠了,吓到他。又怕宝玉情急,说出什么不提防的话,传到外头,必定平地生波。

因勉强道:“大夫诊过脉,说不妨事,你别瞎疑猜——妹妹生病,你探望探望她,这是兄妹间的常礼,谁还阻拦不成?你满头大汗跑来,做下病,那时怎么样呢?说着发怒问:“跟你的人呢?由你这样乱跑!”

鸳鸯忙回:“袭人碧痕跪在外面,怕老祖宗生气,不敢近前。”贾母冷笑一声,道:“叫她们自去二门,各人领五个手板子。”鸳鸯从不见贾母这样罚戒丫头的,忙小心应了个“是”,躬身退出。

宝玉听见黛玉无妨,拭泪道:“既这样,我过去瞧瞧她,我不说话,吵不着她的。”贾母情知拦不住,点头应允。宝玉站起身,一步步挨到床前。黛玉瞧在眼里,知道他既盼见自己,又怕见自己,所以磨蹭,捺下心酸,轻声道:“快成亲的人了,莫叫病气冲了喜气,你站一站,就走罢....”

宝玉天生就的痴病,多年来积对黛玉的痴心,痴上加痴,越发成个痴子。原盼二人成就婚姻,此生与共,怎奈造化弄人,银瓶沉井,玉簪折石,真真儿令人痛煞。心里掌不住,哭道:“好妹妹,我们四五个月不见,今儿难得一会,你还说戳心窝的话。不如骂我打我,我还疼得好些。”

黛玉心知肚明,今日是和他最后一面了,多少话儿要说,却苦无从说起。默默落了回泪,方颤巍巍叫声“宝玉”,道:“虽然前因有定,命数使然。我清完债,一走自干净,倒叫你涌泪伤心,也不知报答你,还是害你呢。今后千万保重,这是不消说的了....再有一句话,不知你听不听?”

宝玉此刻,即便黛玉要他心肝,也会立时掏刀子去剜,因道:“什么话,你只管说,一百件一千件我都依得。”

黛玉攒一攒气力,复道:“首一个,要你保重身体,勿忘加餐添衣。又说,祸福无门,穷通难料,你厌烦钻刺夤缘无碍,不愿做官也无碍。但需居安思危,留个养妻育子、盘挣衣食的后路.....再不要说‘凭他如何,横竖不短了我们使费’这样没头脑的话了....”

宝玉听这话,似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看黛玉口儿微张,眼儿直瞪,欲咳却咳不出,憋得满面通红的样子,恨不能以身相替。那一丝儿不甘愿早化作东流水,哽咽点头道:“你放心,我都记下了。”黛玉死命压住嗓中腥甜,喘息道:“这才好了,不枉我....”一句未完,泪如雨下。

宝玉见她哭,将头埋在臂弯中,呜呜咽咽越哭得厉害。一时地下地上,人人落泪,个个心酸。半晌,宝玉抬头,待再说什么时,窗外人回:“姨太太来看姑娘。”

言语间,薛姨妈早已进门,一瞧黛玉模样,也哭:“我可怜的女儿,怎么瘦的这个样儿,可不叫人疼死么....”黛玉勉强道:“一点子旧症,姨妈不用担心——宝姐姐出阁,还有六天罢?”

薛姨妈拭泪道:“正是。我的儿,难为你心上记得劳。你姐姐原也要来,是我说:‘你这两日身上不好,再过了病给妹子,岂不好心办坏事。等你出了阁,这边是姐姐,那边是嫂子,多少话说不得。’因此不许她来。”

说时,迎春姐妹并宝玉上前请安。薛姨妈一一道好,安慰一回贾母,又安慰一回黛玉。宝玉满腹衷肠话要和黛玉说,碍于薛姨妈,却一字半句难吐出口。回思:我和林妹妹既为知己,便因她知我的心,我也知她的心,言语上也不那样要紧。

如此想着,见诸人都劝贾母家去,贾母犹自不愿,禁不住众人劝,方勉强应允。因想薛姨妈道:“多谢姨太太想着,亲身赶来。你那里如今事情多,一同都散了罢。”

薛姨妈近时为宝钗婚事,已忙得焦头烂额。听人报黛玉病重,原不想来的,怎奈贾母王夫人都瞧过了,自己不去不好。待见黛玉病奄一息,想她无父无母,却也可怜,家去路上哭了一程子,倒也不消繁述。

只说贾母看黛玉能说话开口,亦能用吃食,这一半月料必无妨。因此把这里的心略丢开,先摆弄宝玉婚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