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畿,宣义坊,文府
清明倏然而至,距离文鸢寄信之日已半月有余。文鸢迟迟不归,修榆心里总有种不详的预感。修榆抚过信书上不日将归四字,压下心中忧思。
门外小厮回禀,“主君,崔娘子来了。”
修榆收好信笺,“请她在正厅稍坐,我即刻就来。”
修榆整理好妆容这才往二院会客,崔骃正百无聊赖把玩着厅中的山茶盆栽,花朵红白交错,花姿丰盈。
修榆姗姗来迟,“崔骃姐久等,我来迟了。”
“不打紧。”崔骃把弄了两下花骨朵,这才转过身来,她打量了一番修榆,颇为惊讶,“喔,贤妹真是有福气,这才几月没见,府上又要添丁啦。”
修榆腼腆一笑,掌心抚过微隆的小腹,“嗯,刚满四个月。”
崔骃点了点头,“贤妹可回来了?不是说最晚三月底就到京了吗?”
“还没,妻主半个月前才递了书信说是不日启程,恐怕是临时被绊住了脚,耽搁了几日。”阙修榆压下心中异样,“崔骃姐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也不是啥大事,跟你说也是一样。”崔骃身旁的侍从呈上一只小匣,“朝廷新设市舶司统管夷海贸易,年初我就和鸢娘商量同做皇家生意,这不牌子刚办下来,我就顺路送过来了。”
阙修榆听罢倒是十分惊诧。士农工商,商为末等,最为氏族文人不齿。而皇商的名头矜贵,她竟愿分文鸢一杯羹?
“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收起来。”崔骃啄了一口茶,“算算日子商船也该返程了,鸢娘若是回了京叫她来望春楼寻我便是。我先走了。”
修榆回过神来,挽留道:“崔骃姐用完便饭再走吧。”
“不了,瑾郎快要生了,我得回去陪着他。”说着就起身离开。
瑾郎便是当初崔骃相中的貌美男仆,文鸢口中父母强塞给她的通房小侍。文鸢看出崔骃对瑾郎颇有情谊,便做主让修榆将其认作义弟。
去年秋天瑾郎弱冠,崔骃这才将人讨要了过去,抬为偏房贵侍,颇受宠爱。也因这层姻亲关系,崔骃同文鸢的关系得以更进一步。
阙修榆打开匣子,里面是盖有市舶司红戳的官府文书,以及京兆府出具的行商公签。
“你同莺歌拿牌子去库房挑些精细些的手玩给崔娘子送去,再备两套头面、两匹云锦并两只人参一齐送去崔府。”阙修榆合了匣子交给映瑭,“送去给老爷过目。”
映瑭点头应下。
莺歌原是乔文清房中伺候的二等丫鬟,三年前莺歌母亲被文鸢提拔成外院管事娘子,八岁的莺歌作为文府首批家生子,她的身份也水涨船高,被乔文清拨到修榆面前使唤。
如今文府是文鸢当家,修榆作为长房主君自当把持中馈,可府中奴才仆妇仗着资历处处拿乔,乔文清深知奴大欺主的弊端,故而这些年一直放权。
莺歌便是乔文清为阙修榆手握掌家之权铺路的第一步。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已经足够某些心大的奴才坏了规矩乱了尊卑。
人心易变,凡是知晓文鸢文黛以及修榆身份渊源的几个老奴仗着辈分高资历深对修榆掌家不屑一顾。
同样都是奴才,人家忽然受主家赏识一步登天成了主子,而他们却仍干着奴才的差使,这如何能不让人心梗介怀?
文鸢和修榆到底心慈手软没有雷霆手段,况且这些也都是乔文清的心腹之人,他们碍于情面终究不好出面。
最终还是乔文清出手整治了一番,替了几个老管事。府中换了一波人,自然就会有新人替补上来,裁旧迎新的档口也更容易培养心腹,莺歌此刻就是投靠长房的敲砖引玉之石。
权力的更迭势必伴随着流血牺牲,一番敲打镇压之下,阙修榆终于在掌家的第四个年头完全大权在握。
曾经一心只想着舞刀弄枪的男儿如今也慢慢学着掌家理账,侍候妻女,操持府中上下衣食住行,人情往来。
……
四月中,太原府馆驿遭天谴,枢密使葬身天火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六百里加急传至正南巡的皇帝耳中,皇帝蓦然震怒,命内卫彻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阙修榆突闻此噩耗顿时心绪不宁,据先前报信的亲随所说,文鸢密会沅钟衡当夜太原府馆驿便遭遇了天火,难不成她们当时都在馆驿内,都……葬身火海了?
不,不可能。
文鸢身边安排有武艺高强的护卫,这些人出自青龙山庄,是文黛千挑万选的武艺高手,就算围困于天火也决不会坐以待毙。
可距离太原府天火一事已然一月有余,文鸢和沅钟衡却无半分消息……
阙修榆不敢再想。
慌忙间他拿出那封书笺,那笔画游刃有余,绝不像是慌乱中草草提笔而作。她亲口说的,不日将归,她不会骗他的。
阙修榆将那书信贴在心口,文字蕴含着极大的能量无声抚慰着他惶恐不安的内心。
泪水无声,一滴一滴沾湿了衣襟,他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许是她们已经逃出火海,只是逃亡路上无暇顾及往家中递平安而已。
忧思之际,秋瑭请修榆去正房,文黛回府了。
远在杭州的文黛一早得到太原府驿馆失火的消息,当确认枢密使沅钟衡也下榻驿馆时,文黛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乘快船北上。
“……派去九姐身边的护卫都联络不上,恐怕是出事了……”
赶来的修榆听罢文黛的话登时愣在原地,面色惨白,整个人像是失了魂魄一般。
乔文清心有不忍,“……修榆。”
文黛望向阙修榆,“姐夫先别急,关心则乱,你现在养胎要紧。”
“我要亲自去一趟太原府,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文黛日夜兼程,眉间疲态四溢,“九姐失踪之事一定要保密,万不可走漏风声。”
“倘若九姐当真同姑娘齐葬火海,此事定绝非巧合,待查明真相,我定要为她们报仇雪恨。”
阙修榆的心一沉再沉,他也知道其中利害,“我知道。”
自从听闻钟衡遇难的噩耗,乔文清越发老态龙钟。二十多年前他送走了公子,前些日子又送走了主君,现在又要送走小主子了吗?
文黛说得对,现在一切还无定论,文府不能乱,人心不能散,若是姑娘确系含冤而死,他们还得为姑娘报仇雪恨。
“老七,一定要把姑娘和老九带回来。”
文黛默默颔首,转头出了正房。
六神无主的阙修榆愣在一边不知所措,乔文清哀叹一声,“修榆,你累了,回去休息吧。”
修榆回了东厢,一丝冰凉打在他脸上。
又落雨了,仿佛是天地仁慈,悲悯地流了几滴泪,却化作万千雨滴扑面而来,妄图销毁一切,带走一切,洗净一切。
隰州一带的水患越发严重了,暴雨洪涝裹挟了农田村庄,无情地带走了一批无辜百姓的性命。
驻军已镇压了一拨造反生乱的流民,可越镇压反抗的规模越大,流民暴乱伤人事件已在多地陆续爆发,一时间流寇盛行,人人自危。
雨连下了三天,终于停了。阙修榆踩着泥泞,踏上了前往玉佛寺的马车。
护城河外是乌泱泱一片被金吾卫挡住的流民,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依稀可见道路两旁搭建的简易庇护所。京畿繁华,容不得流民污了贵人们的眼。
马车停在城门口,一道道咒骂之声钻入阙修榆耳中,他打了帘子望向前方,城门前排起了长队,具是意图进城的百姓。官府有令,凡无身份令牌之人一律不准入城。城门巡逻官兵严阵以待以防暴乱。
阙修榆冷眼听着前面女人与官军嘶吼咒骂之声,那人抢了别人的公验假冒进京被官兵识破……吵嚷声中,马车缓缓调头回府。
忽然间马车急停,阙修榆险些摔下座来,“怎么回事?”
车夫苦不堪言,“主君息怒,前面突然窜出来一群小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