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47章 铜宫(3)

第47章 铜宫(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时正是第四千纪沉睡期,”帕萨斯心里琢磨,“那么双树第一次被激活之后又经历了三个千纪的苏醒期,意味着包括朕的玉枝,它的确一共抽出了四条神奇的枝芽!”

人心隔肚皮,胡亥自然听不到皇兄的心声,便自顾自继续讲着。

“另外,”囚徒说道,“在双树之园的苏醒期,禹龛能够打开一道传送门,让人瞬间从葱岭来到迦南。”

“倘若,”他接着说,“将双树和禹龛分别放在传送门两侧,那么即便在沉睡期,这条通道照样开启。”

尽管胡亥仍未回答“扶苏”这个名字的具体用意,但他话里这些猛料,够兄长反刍一阵子了。

结合之前讲到“炎黄裔子”在周文王率领下的西征,那么他们双树立在葱岭中的用意,就是为了打开前往迦南地的传送门!

又考虑到胡亥声称《塔纳赫》的叙述也是隐晦地反映了《喀巴拉》,帕萨斯很快想起自己上一周读到的一句话。

那是第三卷《民数记》33章11节,关于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之后的路线:“他们从‘芦苇之海’起行,安营于‘汛的荒野’。”

不自觉地,帕萨斯便把这句话吟诵了出来。

胡亥听到,便评论说:“这其实就是炎黄裔子西行的路线! 所谓‘芦苇之海’,就是西北的蒲昌海。所谓‘汛的荒野’,正是葱岭东面的沙漠‘秦荒’!”

“什么?”陛下觉得有点离谱了,“蒲昌海和秦荒通通是蒙恬大将征服大西北之后才命名的!”

“那么几百年前编纂《塔纳赫》的圣职人员,”帕萨斯表示不理解,“那时候就知道这两个尚未发明的叫法了吗?”

但是,越是难以置信的主张,往往越蕴含着惊人的真相。

胡亥不急不徐道:“稍后臣弟会解释,为何希伯来人会知道很多未来的物和事。“

囚徒干了一杯酒,继续讲述“炎黄裔子”在荒野中的踟蹰:

冰天雪地的葱岭深处,安放了那汪滋养着神奇双树的黑水之湖。

湖畔的土地相对开阔,足够七千多名西征健儿整齐地列起队来,口吐的哈气在雪山中形成了一片迷雾。

他们的领袖,文子,在队伍最前列朝着金色的“禹龛”祷告。

那寒冷到几近凝固的空气,忽然凭空被撕开了一个镶着金边的口子!

往圆口里窥探,只能看到黑咕隆咚的岩壁!

“炎黄裔子”的十二支系,各自出了一名勇敢的探路人,举着火把钻进了金边口子里——

那头,就是迦南地的一处山洞了。

数日之后,十二勇士全都安然折返。

每个人都从迦南地带来了一样物件:有人摘了一朵花,有人捧了一抔土,有人折了一根枝,有人灌了一瓮水。

还有两名探子,合力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中间挂着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把两个壮汉的腰都给压弯了。

这些,全都表明传送门那头是一片到处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上天赐予炎黄裔子的应许之地!

……

偌大的铜宫里,胡亥口若悬河地讲完只有他自己看到的《喀巴拉》段落,停下来润润喉吻。

而作为听者的三世皇帝,竟然心生一种强烈的既视感:密不外传的《喀巴拉》关于“炎黄裔子”离开周灭商之后的中原、试图通过地下的“双树之园”抵达迦南的过程,竟然跟希伯来圣经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的过程十分雷同!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讲述,”帕萨斯回忆道,“摩西派十二名探子进入迦南,带回了关于应许之地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那是一块奶与蜜的富饶之土。坏消息:迦南的居民个个人高马大,迦南的城池个个易守难攻,迦南人绝不愿意跟一群臭外地的分享土地。”

正在品尝葡萄酒的胡亥听到《喀巴拉》中的秘史被门外流传的次经如此转述,颇有一种笑喷的冲动。

他放下酒杯,继续讲述。

“的确,”铜宫之囚说,“炎黄裔子打探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喜忧参半的迦南之地。于是西行大军便没有立即通过传送门,而是暂时撤出了大雪山,安营在了沙漠的边缘,依靠禹龛生出的一种神奇食物‘玛娜’度日。”

“领导西行的文子,”胡亥继续,“坚持炎黄裔子西征迦南的初衷:用上帝之道教化当地人,让炎黄裔子名副其实成为一支播撒文明的队伍,便开始训练神职人员。”

“炎黄裔子营地中央那顶最显眼的帐篷,”胡亥接着说,“被称为‘圣幕’,里面供奉了大禹留下的‘禹龛’。而文子的妻侄们,上帝最为坚贞的信徒,在圣幕之下宣誓终身谨守戒律,在禹龛之前领悟了天地的奥秘,成为了口头传承《喀巴拉》的第一代祭司。”

“而在希伯来圣经的叙事中,”三世皇帝咂摸着自己在东宫中闭关时的所读,“在希伯来人徘徊在西奈沙漠的岁月里,是率领同胞走出埃及的摩西设立了供奉约柜的圣幕,并让自己的妻兄亚伦成为祭司长,亚伦的四个儿子成为第一代祭司。”

“内外两份文献这不又一次对应上了?”胡亥点头道,“而臣弟稍后会跟陛下解释:门内秘传《喀巴拉》,相比于公之于世的《次经》也就是《塔纳赫》,究竟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