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丫丫在杂物间给两只小狗用干草破棉絮搭了个窝,由两个小孩轮流喂饭打扫,从此一家三口便多了两个小狗成员。
赵蓁蓁给小狗取名三弟四弟,差点被她娘揍了一顿。赵丫丫也不管两小孩想法,一锤定音黑色的叫瓦片,白色的小狗叫珠珠。
接下来到大年的几天日子都像复制粘贴。赵惟明的工作就是跟着赵丫丫到街坊邻居处拜年,逐渐把邻居的脸和原主记忆中的对上。
除之前见过的杂货店家的王叔一家,还有旁边粮油店的孙家、米店的范家、支个摊子买早点的王婆婆和她的小孙女、之前上课的李童生等等。
哦,还有个阴阳怪气三句话不离她那在县里当小吏的侄儿的任嫂子。赵惟明表示,怎么这样的人古来今往都有哦。
除此之外赵惟明大部分时间都在啃书本,时间安排满满当当,当了乖学生这么多年,好像都被训练成下意识的做计划早读晚读预习复习了。
大年十五这一天玛瑙镇上人很多去隔壁何家镇逛庙会了,没去的带小孩儿上街各种买买买。赵丫丫初八就开门卖豆腐实在忙不过来,只能买了点零嘴给小孩就算补偿。
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赵丫丫用背篓装着羊肉腊肉蜜饯并着两大块豆腐和小葱,赵惟明提着给老师的六礼束脩,将小蓁儿托付给邻居王婶婶照顾,便乘车往赵秀才家去了。
赵秀才家在何家镇南边,因为要单独赁两三间大屋子给学生们上课用,因此位置偏僻得都快出城了,好处就是人少安静。
赵丫丫一上门,就由赵秀才妻子何梅接待。
何家镇就是因为这里有个兴旺大家族何家得名的。赵秀才有了功名后,求娶了何家现任家主三叔公的孙女,关系虽然有些远了,但说出来也是由何家罩着的。
何梅在赵丫丫看来那是出身大族知书达礼,不由得轻声细语起来,待到赵秀才回家,那挺起的背才好意思塌一塌。
“大妹,阿爹已经跟我说了惟明读书的事儿了,大家都是亲戚惟明来念书也就说一声的事情,何必带这么多礼。”
啧,大妹这人实在,带肉就算了,还带那么大两块鲜嫩嫩的豆腐,要知道他的学堂管着那么多学生吃食,每天做饭都头疼得紧,这豆腐送到他心坎上了。
“敏二哥,那什么,礼不可废是吧。而且您这儿收学生规矩我也打听好了,我们家惟明也读了些书认了些字儿才敢给二哥送过来的。惟明,快给二叔讲讲你都学了些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