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秋老霜叶城
霜叶城,号称边境第一城。这座城池的北门外就是广袤无垠朔方原,枯草横生,满目萧瑟。以此城为界,霜叶城以北即为蛮族领土,国朝与蛮族两百年前曾于霜叶城下订立两地盟约,城中定期互市,如此两地相安至今,已久久不闻战事。
叶缙云是长临叶氏这一代的嫡子,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叶氏传到他这一代已尽是气运衰颓之象,祖母总是不信,认定家族还有再起之机,迫他苦修孔孟经书。他听了没法,干脆离家出走去江湖中作那游侠,机缘巧合下竟也闯出些名声,因喜好着一身黑,人送诨号“寒衣客”,使一把沉银软剑,身手算是不俗。
他在城中居留已有大半年光景,见识过朔方原上四季流转,本该就此离去,今日城中阵仗却极不同于往日,思忖多时,感觉怎么都不该离开,一定要留下来看看热闹。
今日的霜叶城,格外萧瑟。
城外万里枯野,城中秋风卷地,黄沙迷眼,不似好去处。
偌大城池,一片阒寂。唯风声猎猎,吹进城中每一个人的耳畔心头。
北地黄沙浸染,时人衣着常以黑灰为主,亮色显眼,亦不易洁。城北澶定门上,却有一中年模样的白衣文士坐镇门楼,手无寸铁,只执一卷经书,慢慢地读。大约是对经文释义有些不解,白衣文士偶发些疑惑问语,或是念诵出声,慢慢悠悠,任书页被漫天风沙吹得簌簌作响,染上一点暗黄。
满城上下只他一人发些言语声响,除他之外,再无余音。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业已在早些时候见过了他的本事。
“白衣探花”周微言,境界不明,来自……皇宫大内。
有他坐镇澶定门,自他来时,别说一人一马,便是牛羊猪狗、走鸡跑兔,哪怕一只蝼蚁,无物可出城。
擅出城门者,杀!
叶缙云收回视线,放轻了动作从面前的破败木桌上为自己斟一杯大叶茶,一阵马蹄嘚嘚,骤然在他耳畔惊起。
霜叶城有很多路,却只有一条大路,联结城南会渊门与城北澶定门。此时此刻,大路扬尘,蹄声不止带起满地浮灰,更狠狠敲在城中每个人心上,像某种决战前的宣告,意味血腥。
马上有人。两个人。一个是位俊秀青年,脑后绑了个彩绘傩神面具,歪斜顶着并没有戴,许是自知已无遮掩必要;一个是位极年轻的少年郎,靠在青年怀里昏沉睡着,一身青衣污渍斑斑,瞧着像是枯涸血痕,也不知先前沾过多少争斗,抑或早已病重不堪,俱是自身呕出的鲜血,又在长途奔行中干涸结痂。
叶缙云深吸一口气,仅一个照面,已猜到了那马上两人是谁。
昔日九岳山上的川海剑主,澧南青莲谷中的秘术师。
叶缙云不知他二人身手几何,他只知道,周微言这等大内高手离开深宫不远千里来此边陲小城,只为杀一人。
一人守门,两人闯城。今日的霜叶城,必是一场死斗……!
——马蹄声住。
成君拽着缰绳引马儿转了半个圈,大路尽头,澶定门无声洞开,城外即是无垠朔方原,万里枯野豺豸横行,四境之下者擅入等若自戕。可对他与夏舒而言这将是他们逃离追堵的最后机会,入朔方原尚有一线生机,不入当立死无疑。
他仰起头,城门上,一位中年的白衣文士正静静望着他们,手中经书悠悠翻过一页。
“敢问上面的可是周前辈么?”
白衣文士并不答话,手中经书再翻一页。
“前辈既来,当知我与夏舒是谁。又或者说,前辈只为我而来。”
白衣文士终于放下经书,漫漫撂下一句:“过城门者,死。”
“我若是不过城门,又能有哪里好去?”成君不躲不闪,沉声应道。“前辈是要杀我,还是带我走?”
“你可以跟我走,也可以过城门。”
“前者生,后者死?”
“不一定生。”白衣文士摇摇头,“但一定死。”
成君一顿,“那我知道了。”
说着抱了夏舒翻身下马,打眼一瞧,不远处一间破败酒肆里,有一黑衣人正举杯慢饮。他掀帘进入酒肆,没有伙计,只这一个酒客,却未饮酒,只斟茶。
“请教兄台大名。”他道。
黑衣人放下茶盏拱一拱手:“没什么名号,在下姓叶,叶缙云。”
“原是叶兄。”他笑道,俯身将夏舒很妥帖地抱去酒肆柜台前坐好,手脚摆弄一番,令其倚靠着矮柜不至于歪斜偏倒。“叶兄,这是对我十分重要之人,我且出去与外面那位前辈聊一聊,还烦请叶兄照顾一下,他总是不醒,我怕他出事。”
叶缙云听了心底一惊,背后瞬间满是冷汗,面上不显,只点一点头,道:“好说。”
“多谢。”
成君边走边从剑鞘中拔剑,那剑长了副周正模样,剑缘锐利却敛尽锋芒,被他反手倒拎着,在空中转出很漂亮的半个剑花。
城门之下,有人执剑;城门之上,有人看书。
“百万愁鳞压暮云,一色连天江月平。萧瑟悲风吹不尽,秋老霜叶无限情。”
周微言自言自语般念完这四句诗,低头看成君,问他:“你说这诗怎么样?”
“我不懂诗,周前辈。”成君道,“这是前辈的诗么?”
“不错,是我写的。”周微言一声轻叹,“我只是个伤心人罢了。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竟至于此。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在此处——我醒来时,已在此处。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我不知。”
“因为你啊。”周微言手中经书啪地坠地。“因为你……”
一种极森冷且磅礴的杀意自澶定门上无声爆发!
成君剑抵身前被这浩然杀意瞬间逼退数十步,面上露出一丝动摇。
这位白衣探花,究竟是——?
“江湖里人人都猜皇宫大内另有高手,具体多厉害,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