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待人说完才问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母亲与祖母有多少情人?有多少私生子?估计她们都记不清。难道你们相信自己未来能转正?我怎么没看出来,想当初,三王子王爵削为侯爵,封地削一半也要与陆君结婚,只为让陆君拥有自己一切的继承权,让他们的孩子拥有皇族身份。但你们的亲人连这都做不到,你们哪来的信心自己能转正?自信不是错,但跑出来上蹿下跳,未免可笑。”
公卿百官一片噗嗤笑声,旋即捂住嘴,避免朝堂失仪,眼睛却忍不住看向被提及的南河与嗣君。
曾经让无数人相信爱情的佳话,以男死女改嫁落幕,不知陆君忆起故人故事是何心情,不知曾见证一切的嗣君又是何心情?
遗憾的是,两位当事人皆平静如局外人。
虽然不能打击皇族贵胄不可屈的说法,但打击私生子没有转正希望更令人痛苦。
偏偏图南并非胡说八道。
折丹与箕的王嗣们,人品普遍连及格线都达不到,这么一群出类拔萃的人渣,指望她们未来让情人转正,给私生子一个名分,还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升起。
啥?
很宠爱某个情人及其生的后代?
是很宠爱,但请看看夔侯干了什么,就算要相信爱情,也请吃点好的,别看到一坨不臭的屎就觉得是珍宝。
真正的爱不是想给你什么,却不愿意付出任何利益,而是即便想给你什么需要付出额外的利益也愿意接受。
一番无差别攻击,图南完胜。
解决王嗣的后代们很轻松,但解决他们并没有多少意义,真正的决定权从来不在王嗣及其后代手里。
图南期待的看向王座上的夫妻。
二位,我都这么过分了,快削我的官,将我贬为庶人吧。
折丹看着图南期待的模样,终于开口:“准。”
不准,要削我的官了,图南露出愉快的笑容....不对,这家伙刚才说的好像不是两个字。
脸上爬到一半的笑容停滞,剩下一半染上空白。
图南懵然的看着折丹,你刚才说的什么?
折丹看着图南笑道:“爱卿所言有理,国难当头,皇族更该以身作则,为国节流。制诏,已出生的皇族不变,从今日起,海后血脉,只第二代子嗣为皇族,海皇与海后共同血脉,皇族只到第三代,但王孙们的婚生子嗣,教育支出皆走海皇与海后私库。”
图南:“....”你狠。
裁皇族的提案通不过,自然全家大卸八块,通过了则平安无事,哦,也不是完全平安无事,无缘无故被砍了一刀的皇族嫡支对她的仇恨在这一刀下达到巅峰。
虽然卷铺盖回家失败,但图南权衡后觉得这结局也不坏。
与整个皇族嫡支结下如此仇恨,想来下一任陆君是谁都不会是自己。
确定除非发生奇迹,否则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任陆君,图南心情轻松的离开王宫,看到力工时才想起一个现实问题。
若还没上任就被削官,她去客舍休息一夜,明天就可以走人,如今没被炒鱿鱼,便得继续干下去。
要在帝都长期定居,总得有处住宅。
虽然五郎有说可以去住他的宅子,但在他结婚前,不合适。
图南看了看天色,还是中午,还没上任就不用干活,正好务色房子。
要找中一所合适的房子并不容易,帝都屋舍密集人口稠密,谁知道那些屋舍是有人出租有人售卖。
图南做好了长期住客舍的准备,未曾想,妙仪提前给她物色好了的一座一进的宅邸。
“我知道你要来,以你的性格,肯定不会买房,便帮你物色了这座宅邸,每岁租金两万贝。”
妙仪一边推开门一边给图南介绍自己帮忙物色的房子。
“这是专门为鲛人设计的屋宅,前是居住的屋舍,一共七间房,庭院里种了杏树,杏熟时可以吃杏,还有空余的土地,若你有兴趣,也可以种植一些花木。后面是池塘,种荷养鱼,你自己也可以泡。”
图南前后转了一圈,这屋子完美按照鲛人的生性打造,看着就很舒适。
“就它了,两万贝....还能便宜点吗?在英水那里,同样的宅邸,都不用一万。”
妙仪无奈道:“帝都居,大不易。”
帝都是政治中心,人口稠密,柴米油盐就没有不贵的,她若非与镜缘联姻,箕也不时赏赐她财富,她都不知道会在帝都穷成啥样。
“那也可以再谈谈,能便宜一贝都是好事,帝都居大不易。”
妙仪随图南自己去谈。
图南谈得很顺利,往下压了一千贝,变成一岁一万九千贝,并一口气签了十岁的租房合同,一次交付,若是房东违约,要提前收回房子,就得赔偿十倍违约金,图南提前退房,后续租金房东可不退回。
妙仪见此忍不住问:“十九万贝的嫌钱,你干脆买一座宅邸算了。”
图南摇头。“帝都买这样一座宅邸,至少两百万贝,且不说我有没有那么多现钱,就算有,我买宅子干嘛?宅子寿命还没我命长。而且我又没打算长期定居,租房更划算。”
“十载还不算长期定居?”
“我快一百五十岁了。”
妙仪明白了,十年对自己很长,对图南真不算啥。
搞定住房问题,图南这才走马上任。
以前没干过大司农,图南并未上演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整日埋头阅览大司农府过去二十年的卷宗。
大司农,顾名思义,管的是种地与田赋。
海国各个郡县每年的耕地面积、经济作物面积、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人口变化等,每岁都会上报,并记录下来。
图南很容易从卷宗里看到过去二三十年里的粮食产量变化。
若一千年里冷暖期持续的时间对半开,平均粮食亩产是一亩两百斤,那暖期就是两百五十到三百斤,冷期则一百到百五十斤。
粮食产量这么跳水,国家不动荡才怪,但若只是亩产跳水,问题也不是很大。
长生种们就充分了证明粮食产量跳水与否对国家的影响可控。
真正让冷期对王朝造成杀伤力的是人口本身。
长生种的生育能力在那摆着,不论是冷期还是暖期,都增长缓慢,短生种就不一样,暖期粮食充裕时,人口能在百载里增加数十倍。“”
这也是短生种的特色,暖期时疯狂生育后代,因为暖期时粮食产量高,局势还能控制,但一到冷期,粮食产量腰斩,人口却还停留在巅峰....不天下大乱才怪。
海国稍微好点,主体人口是鲛人,但好得有限,海国境内的短生种人口已超过四千万,逼近五千万,但海国比那些天下大乱的国家更头疼。
海国以亚热带和热带的粮食填补温带缺口,同时南极冰川里的粮食储量丰厚,理论上是不会出事的。但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大部分人力只能投入种地,地里长不出多少粮食,吃的粮食大多来自赈济,人们还有需求种地吗?
就算种地,冷期这种气候能种出多少粮食?种了也是白种。
但不种地,人能做什么呢?
没吃没喝与有吃有闲一样,都变相等于高犯罪率。
为了控制犯罪率,必须让粮食减产地区的人们去干别的事,有事情消耗精力,而做事的状态会消耗更多体力,体力消耗多,需要消耗的粮食也多。原本一天一顿稀饭就够,如今却要三顿干饭,粮食消耗十倍于暖期时。
而且,土地是要缴税的,海国对农人征收田赋为十分之一,听起来很少,但谁信谁傻子。
古往今来轻徭薄赋的王朝不少,但认真考据就会发现,正赋少没关系,只要杂赋够多,国库收入就低不了。
海国亦如此,做为正赋的田赋确实只有十分之一,但加上杂赋、人头税等杂税以及官吏自己加的个人慰劳费,农人要付出至少一半收获的作物。
农人能乐意吗?
农人能乐意,农民起义的时间就不会与智慧生物建立王朝的时间等同。
说税吏收税是冒着生命危险,真不是胡说八道。
人辛辛苦苦耕作,你张口就要拿走一半的收成,逮不着机会还好,逮着机会不弄死税吏都反人性。
暖期时尚且如此,何况冷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