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沉醉的黄丝绢 > 第101章 第一百章

第101章 第一百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章

王老板当下就去了小李的公司。两人曾是半生不熟的关系,因为前几年曾经谈过一回生意,后没谈拢,所以就断了联系。都是做生意的,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小李二话没说就将王老板引见给自己的朋友。原来小李的这位朋友不是别人,正是倪潇儒的高中同学阿瑜,当年他父亲的脱发就是倪潇儒给治好的。阿瑜现在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做一名小业务员,他老婆叫汪丽,是阿瑜客户单位的会计,若溯起源来,那汪丽跟王老板也有些儿面熟的。因为王老板的公司和汪丽所供职的公司有业务往来,所以每当付款结账时总要打个照面,有时也会随便聊几句。

那王老板做的生意与阿瑜公司的业务,是平行又竞争的关系,只是一为国有,一为私营。王老板要长阿瑜十岁的样子,又是月入万金的私企老板,但因有了汪丽这一层关系,又是做同一路生意的,有时在不经意间难得撞见,不免都会点点头打个招呼,两人平时虽没甚交往,但都晓得对方的情况,勉强也算得是相熟悉关系,而且两人间似乎有那种投缘的成分在里头。次日一早,王老板便急着去阿瑜公司找他。

阿瑜和倪潇儒是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个头要比倪潇儒矮一些,两人关系极是相契。因为倪潇儒成绩好,身边总围着一圈人,那阿瑜就像是倪潇儒的跟班长随一般,不离左右。后来两人同时参加高考,倪潇儒两考而中,阿瑜却在孙山之后。阿瑜虽没念上大学,却和倪潇儒一样,也有好书之癖。若论起根底来,阿瑜家也是不浅的。他爷爷曾是西货洋行的职员,凭藉自身的诚实和勤奋,从一个小学徒一路做到襄理的职位,那些日常用语和货品名称,俱能用洋文与人流利沟通,寻常的礼仪举止一应仿效零时区那边的。倪潇儒经常去阿瑜家走动,他爷爷就会教他几个洋名词。他爷爷说:“我家阿瑜没你那样的勤奋好学,有时教他几句,不好好学也就罢了,还扮鬼脸的来笑话人。”倪潇儒最初的英文启蒙就是在阿瑜家获得的。他家中原有少量藏书,一直被他爷爷视为家□□璧重器。因他爷爷的经历不合那时的社会环境,洋行被查封后便无以为生,幸亏他爷爷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因而只得在邮局门口摆个字摊,靠替人写家书撰挽联维持。他爷爷过世后,那几本藏书就失了守护之人。当时社会氛围不看重书本这些可以传承文化的东西,那些藏书被随处摆放,弄得缺角少页也没人当一回事。倪潇儒便趁此从阿瑜那里得了几本,当然是借的,但极是喜欢。他知道有借有还,天经地义的道理,不知怎的,就是舍不得痛痛快快地拿出来还。那阿瑜也是个爱书之人,有一段时间,催逼得很紧,倪潇儒总借口尚未看完,硬是赖着不还。阿瑜明知道他在打那几本藏书的主意却也无奈,开玩笑说:“你倒好,因为我俩的关系好就可以来“共我的产”了?这可不是你的做派哟!以后呀,别想我再借你来的。”

倪潇儒辩解说:“谁说不还了?既然借了,那就得让人看完了才好。”

阿瑜将信将疑地说:“你是诓我,都隔年了,还会没看完的?”

倪潇儒却振振有词地说:“确都看过,但没甚看懂,没看懂的书能算看吗?”

阿瑜说:“你这不是孔乙己窃书之论的翻版么?而今书在你手上,我只好债主变佃农,不过,我倒要看你拖到哪一日?”其实阿瑜也没真的要逼他还,反正自己都已看过,见他爱不释手,心下里有意送他,只是嘴上故意不说这话,为的是戏弄他一下,因而隔些日子就要催他一催。

高中毕业那会,倪潇儒想想此事,心里自觉好笑,久借不还与窃为己有是何区别?尽管极不舍得,但还是想好明日送去还他算了。次日原本是说好去姨妈家吃晚饭的,因而倪潇儒便穿戴整齐,想还了书后直接去姨妈家。

阿瑜见倪潇儒这般光景,便开玩笑说:“今天是什么日子,搞得如此庄重?”

倪潇儒一下没明了这话的意思,稍后才知其意,因而率性发挥说:“《论语》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我是郑重其事的来奉还,这便是君子不夺人之所好也。有借有还,君子所行。如今已将书送到府上,还不快快拿过借条来!”说完把手一摊。

阿瑜掩嘴一笑,见他欲还犹惜的样子,便戏他说:“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增广贤文》”还不知谁是君子呢!你这哪是还呀,倒像是我在赖你似的!”

倪潇儒说:“书已送到你家,还想损我?”

阿瑜说:“毕竟是有根底人家出来的,遗风尚存,说话作数,不昧别人。”接着便话一转说:“不过,这书你仍拿回去,从此开始便是你的了。君子固然应不夺人之所好,但成人之美才更好。”

倪潇儒一听此话,喜从天降,跺着脚说:“没想到你小子是故意来戏我,害得我白白地在心里好一番争斗。”

阿瑜笑着说:“就是戏弄,那你也值呀!”

倪潇儒连声说:“值值值!这还成个样子。”

阿瑜故作不平地问道:“难道不送你,就不成个样子了?”

倪潇儒得意地说:“那当然喽,“天下好书与天下好书人共之。《歧路灯》九十二回?清代?李绿园”这书么藏在我这里才是最好的藏处。”

阿瑜笑着说:“我么就当是“宝剑赠英雄。”现在你可说是如愿以偿了。”这是旧话,那时两人都刚二十来岁,一晃已过去了十几年。

阿瑜原本就是个热心人,见王老板上门来看自己,马上把他请到会客室,不知怎的,这次见面两人都觉得特别亲近,稍事寒暄后,王老板便急着说明来意。

阿瑜一听此事便嗔怪说:“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现在恐怕有点难…”

阿瑜嘴里那个“治”字还没出口,那王老板倒先急得“啊”了一声,他以为这事难了,急忙问道:“那…那怎么办?”

阿瑜“噗嗤”一笑说:“哎呀,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说,你干嘛不早说,要是早告诉我,现在说不一定都已治好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