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世无同心结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阖宫奴婢皆叩首:“太后娘娘熄怒。”

满头珠翠艳冠大盈的太后周怀淑双眸噙着泪,颤声说道:“你……再说一遍。”

跪着的小宫女双肩发抖,但还是入如实答道:“奴……奴婢遵照娘娘的意思,去太……太傅府给大人送信,看到太傅大人正与一女子调……调情。”

周怀淑的掌心要被她自己的指甲掐出血来,她喃喃着:“调情……调情……如何调的?”

“那女子给太傅大人跳舞,还……还抚摸太傅大人的头顶,同太傅大人有说有笑。”

周怀淑轻笑了一声,眼泪因为声带的震动突破了眼睑的桎梏,流淌到雪腮之上:“好。很好。我竟不知大盈有这般有本事的女子。”

说罢,她看向贴身侍女青璃:“太史令昨日呈的天象奏书说,约莫半月后,京城大雪,绵延数日,恐尤不止,是吗?”

青璃俯身:“是。”

周怀淑抬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呵,本宫倒是要见识一下,这女子有什么了不得的狐媚手段。”

青璃默不作声,眼睛看向主子,有担忧之色。

……

最近几日奚瞳眼见着赵臻忙碌起来。

那日她给赵臻跳完舞,宫中就来了信,赵臻的忙碌从那时开始。

听说太史令夜观天象,道不久之后京城会有百年不遇的大雪。近来天空也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一席水洗碧,换作灰呼呼的磁青色,无云也无日,天地间只剩一种干裂的冷,冷得让人心里发怵。

天象关乎民生,稍有差池,农人、走商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大盈百姓明年就要吃不上饭了。于是一道道的诏令从太傅府发出去,朝廷各部都因这些诏令有了差事,着手应对即将到来的雪天。

奚瞳裹着赵臻找人新给她做的雪锦银狐裘,在书房支了小炉子,烤红薯和橘子,而赵臻则伏案疾书,眉头像是被冷空气锁住,怎么也展不开。

奚瞳伸手戳一戳表皮已经被烤得鼓起来的红薯,已经软了,她被烫得龇牙咧嘴,直摸自己的耳垂。待指腹的温度缓过来,她便拿了夹子,将已经有些出油的红薯放到碟子里,端到赵臻跟前,赵臻眼皮都不抬一下。

奚瞳好奇,探头看他笔下的字:“你到底在愁什么?”

赵臻将滴血羊毫搁到一边,叹息道:“这天一日阴过一日,确是大雪之兆。朝廷已经数番提醒过百姓,让他们提前预备,收拾自己的庄稼,以应对连日大雪。可百姓们都没有动作,这样下去,京城这大好的良田,今年就要废了,且不知要用几年才能缓过来。”

奚瞳沉吟片刻:“赵臻,你种过地吗?”

赵臻这才看向奚瞳,摇了摇头。

奚瞳在天庭是掌管酒水的,她隔壁宫室的邻居,恰好是蟠桃林的掌事仙娥。桃林仙子能得这样一个差事,正是因为生前善耕种,身为女子,她靠着种地富甲一方,广施恩惠,赈济各地灾民。

桃林仙子十分以自己在人间的成就为傲,每每与奚瞳对饮,微醺之后总是对人间之事滔滔不绝,五百年下来,奚瞳已经是一个理论上的种地天才。而且前阵子她也实践过了,确实有用,她在太傅府种的花花草草,包活包茂盛的。

奚瞳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桃林仙子传授给她的知识,继而看向赵臻:“民间应对雪情,程序很繁杂。他们要重新翻动土地,以免大雪过后结冰,害了庄稼的根。有的作物很是脆弱,要在外头用毡布围起来,避免它们受到大雪侵害,它们才能活下来。至于已经长成采摘的粮食蔬菜,农人们要挖地窖,将它们放进去,才不会冻伤,日后才能吃。可你知道,这些活计做下来,要花费多少钱财和人力吗?说不定会远超三到五年的赋税。而且百姓们的智识同你们不能相比,大都有个赌的心思,万一这雪不下呢?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按兵不动。”

赵臻低头沉思半晌:“若是这样,倒是不难办。”

奚瞳挑眉:“你有办法?”

“叫城郊的驻军去老乡家里,帮忙做这些事。”赵臻开口:“大盈军令严苛,平日里兵马操练艰苦,替百姓做些活,总比练兵轻松些。做得好的,可换休沐三日,赏银二两。”

奚瞳点头:“这倒是个好法子。”

赵臻又想起什么:“奚瞳,过几天我要出门一趟。”

奚瞳有些意外,他以往出门都是带着自己的,但这次显然没这个意思:“你要去哪里,要很久吗?”

“倒是不远,去城外天幕山别苑,围炉清谈就要开始了,今年,我须得到场。只是时间不好说,快则三五日,慢则半月。”赵臻回答。

奚瞳垂首,赵臻素来厌恶清谈,他说这些文人墨客凑在一起,喝酒唱歌,说的都是些废话。他们谈世间万事是有还无,谈音律丹青有无哀乐,但朝廷难关、民生多艰,他们是谈不了一点。

“可是你诛杀严家一事,被鸿儒们计较了?”奚瞳猜测。

赵臻没有否认。

奚瞳点头,要知道世间最可怖的,往往不是武功高手的刀剑,而是犟种文人的喉舌和笔墨,看来这次的舆论风波还不小呢,逼着赵臻亲自到场,收拾乱局。

奚瞳扯出一个满是安慰之意的笑容:“我会照顾好裴叔小六子他们,你放心做你的事,我等你回来。”

窗外的冷风发出一阵阵呼啸之声,可赵臻胸腔里蔓延出汪洋暖意,已经许多年不曾有人对他说过“等你”了。

他先前只将威严的太傅府当做盛放肉身的一处宅子,可此时,他觉得,这里似乎有了“家”的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