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地主家的小哥儿 > 第6章 第006章县城

第6章 第006章县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色渐深,荣老太爷牵着小儿走在前头,几个儿子随后。各回各屋,主院很快便熄了灯。

大房院里,正屋。

荣源坐桌边,眉头紧锁,不见半分困意。

躺床上的齐长庆,掀了被子,随手拿件外衣披上:“不睡觉?”

“阿父想拿桃庄换茶引。”

“啊?”齐长庆小声惊呼,往夫君身边坐:“好端端的怎想着做茶买卖?茶商不好当呢!需长长久久的与官家打交道,赚得十分财能分个四分已然不错,甚至还拿不到。”

“你没去看过,玉同村外的庄子,是整片的茶山,早些年园里的茶树生虫枯烂难发芽,说是老茶桩,不发芽便是老木头,换过一次茶农,竟有些真本事在,茶山被他拾掇的一年好过一年,旧岁春日里满山的嫩茶,确实惹眼啊!”荣源回想起来,仍免不了心情激动:“为着这些嫩茶,阿父费了不少劲儿,才寻着一个好卖主,后来的事你也晓得。”

姓秦的茶商得了嫩茶,制成上等的清明茶,得了一遭泼天富贵,喝过茶的人都夸茶好,他拿着茶送礼,不知走了哪路关系,给自家儿子捐了个官。

事有夸大,却也显出了清明茶的重要,否则这么些年没能捐成,偏偏又如了愿,哪能不多想。

县城藏不住事,秦茶商得了好,没忘记荣家,特意送了两车府城里才有的土仪,原先没往来的两家人,旧岁逢年过节秦家主动交好,尤其是立春后,秦家走动愈发频繁,话里话外的意思,想去庄子上看新茶,顺便谈谈今年的新茶,是时候理个章程出来。

荣源发现阿父不甚热络,以为想换个卖主,还是那句老话,县城藏不住事,秦家出了风头,荣家的茶山也入了某些人的眼,旧岁冬日里,他就见过两拨人。

“阿父是不是想的简单了些?”齐长庆压着嗓子说话,生怕漏出一星半点:“咱们家就一个茶园,制茶需要手艺人,得有套成熟的班子,啥也没有,便是有茶引,又能如何呢?”

“是啊,这里头且难着呢。”荣源叹了口气,过了会,他又说:“你是不知,阿父嫌我们胆小,准备带着七弟摸索这条新道,七弟懂啥?初生牛犊不怕虎,再说,我瞧七弟也难。”

齐长庆一口气卡嗓子眼,连咳好几声,他倒出半碗水,慢慢喝,喝完,才急急的说话:“如何不劝劝阿父!七弟小孩子一个,往县城去能帮上啥?只怕衙门朝哪开都不晓得!”

“怎知我们没劝?”荣源说起这事还上火呢,气呼呼的起身,脱了外裳踢了鞋子,往床里一躺。

齐长庆取下披身上的外裳,吹了灯,躺被窝里,拉着夫君的手:“七弟跟着也好,他说的话,阿父总会听一听,你们兄弟辛苦些,去外头探探门路,私下多和七弟说说话,这事啊,还得你们商量着来,也不能全由着阿父,我来盯春种,这事我熟出不了错。”

二房院里,正屋。

“我觉的阿父的想法挺好,多好的一个桃庄,前些年还得往里贴钱呢,好不容易拾掇的有模有样,就这么白白给出去,谁心里受的住啊。”

不见夫君回应,王莹伸手捅了捅他的腰:“你睡的着?别老看着大哥,也要有点自己的主心骨,一大家子住着,小娃儿一个接一个的生,家底确实不算薄,吃的饱能穿暖,再多却没有。阿父一把年纪都不怕,你怕什么?明儿我回趟娘家,帮着问问主意。”

王家住县城,经营着两间酱铺,虽只有两个铺子,生意却好的很,他家自个的酱园,祖传的老手艺,腌出来的酱菜味儿正,一样的酱菜,外头的总归差了意思。

王莹嫁荣浩,算是下嫁。她是王家正儿百经的嫡长孙女,虽是姑娘身,很得些疼爱,她弟弟出生后,她依旧受宠。荣家在县城的粮铺,因王家帮忙才得以站住脚。

县城里的巡检,每三年换一次,王家与原先的巡检关系好,来往密切,顺势搭上了新来的巡检,王莹的兄弟带着荣浩与新巡检家的管事吃过两回饭,新巡检家每月所需米粮都在荣家铺里买。

那年,因这事办的漂亮,荣浩在家里得了夸奖,粮铺也归他管。

“暂时不用你回,且再看看。”整个人都睡在被子里的荣浩嗡声嗡气的回了句。

王莹有心想争一争:“这事办的好,玉同村外的庄子说不定就落你手里,一个粮铺一个茶园,你多年经营,我就不信百年后还能落到旁人手里。”

“都为时过早,你少说两句。”荣浩伸出手捂着她的嘴,将人往怀里抱:“你莫要急,且先等等。”嘴里说着安抚的话,手上不安分的动来动去。

王莹又恼又羞,最后只剩下呜呜咽咽。

三房院里的灯熄的最早,漆黑的小院子,隐约能听见自屋里飘出来细细碎碎的动静,好似是在说话,却听不真切。

四房六房安安静静。

天蒙蒙亮,风里透着寒,大厨房亮起油灯,掌勺荣木还没起床,灶上已经忙碌起来。

天色大亮各院有了响声,各小院的粗使奴仆往大厨房提热水,热水分放各屋,奴仆们捡了脏衣提着桶往河边去。

辰时过半,早膳备妥。有鸡蛋葱饼,杂粮粥,今儿酱菜是醋花生,一料酱。

荣家每日用的酱,亦是王家酱铺买回。一料酱味儿辣,掺了肉沫,算是荤酱。

鸡蛋葱饼满满一大盆,杂粮粥满满一大盆,醋花生一碗,荤酱一碟。

荣泽吃鸡蛋葱饼爱抹一层辣,尤爱王家的一料酱,不知如何炒制,香的很,就饼就饭就窝头,越嚼越有味儿,令人胃口大开。

醋花生是荣老太爷的最爱,他跟前独一碗,年轻时,他爱拿醋花生下酒,如今不行,乖幺管的严,大清早不让他喝酒。

吃饭时,荣家人多,少有声音,都埋头认认真真的吃着,吃多少拿多少,一点也不浪费。

伍婉婉没有来,屋里有个半岁的奶娃,她日常在屋里带娃,厨房每日把饭菜送屋里。

用过早膳,荣老太爷带着乖幺往县城去。

父子俩才上驴车,荣源将二弟三弟喊至跟前:“我打算去县城看看,二弟随我一道,三弟管着田间山地的春种,可与你庆哥商量。”

家里养了两头驴,按理该有两辆驴车,驴不仅能拉车,还能拉磨,得留一头驴在家里劳作。有两头牛,春种时节牛得管着田间地头的农活,一头骡也不够兄弟俩骑。

荣源带着二弟出家门往官道上走,边走边看,碰着牛车拦一拦,到县城每人需一文钱。

牛比驴走的快,快要到县城时,兄弟俩看见了自家的驴车,心照不宣的缩了肩膀,往人堆里挤了挤。

缓缓过去的牛车,荣泽一眼就看出,车上有两个哥哥,背影瞧出了几分偷感,他忍住笑,拉着阿父遥手指向官道两旁的田野:“他们在干什么?”

“翻地啊。”这般简单的事,乖幺应晓得,怎又问?荣老太爷疑惑。

荣泽看着阿父,挠着后脑勺嘿嘿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