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越冬 > 第133章 叫冤

第133章 叫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高坐御阶之上,看着底下的官员一个个脸红气喘,早已经得知了发生在皇城门口的事情,不着痕迹地扫过李汝义,他两度为相,面上功夫自然没有瑕疵,不会叫人轻易看出心事。

皇帝又看了眼许逢予和许侯爷,这两个人都低着头,对已经到来的弹劾无所察觉。

“诸位爱卿这是怎么了?一起跑着来的?”皇帝闲闲道,没有直接提起弹劾安庆侯府的折子,“难道是朕短了诸卿的俸禄不成,叫你们连个代步的工具都用不起。”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本朝俸禄已是诸朝以来最为优渥的时候,再多,户部就支不出钱帛来了。”

这世上哪有不叫穷的户部尚书呢?皇帝不乐意听户部叫苦,他要干点什么户部都要说没钱,听着烦。

有人道:“臣等在皇城门口看了一场戏,因而差点误了时间,一路急赶,方才如此。”

皇帝倒有闲心:“看的是何戏啊?竟能叫朕的大臣们如此入迷?差点误了朝会也要看完。”

李汝义道:“不过是桩小事,且尚未结束,无需占用朝会时间。陛下,还请议国家大事。”

皇帝有时候觉得李汝义挺碍眼,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用着很顺手。

和用张庭舟的顺手不太一样,这个人在处理朝事上很得他心意。

当初把他下狱时就很舍不得,本来也没有要杀他,只是要关一段时间罢了,等时机成熟还是要放他出来干活,若非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不会这么早就恢复他的官职。

皇帝没和他对着干,而是道:“卫将军府弹劾安庆侯府仗势欺人包庇凶手草菅人命,诸位怎么看啊?”

这可是平地一声雷,连相阁的几位都不知道这件事,想是卫将军府直接递给了皇帝。

许侯爷和许逢予当即出列,皇帝都点名了还站着不动,那就太不给他面子。

皇帝叫内侍把奏折递给许侯爷,“你自己念,好好看看你安庆侯府做的事情。”

许侯爷躬身接了,奏折不长,大致讲述了下郑大雪杀人,郑家被毒杀,富户一家被火烧的事情,安庆侯府在其中的作用体现在郑大雪逃窜和富户全家被烧死这件事情上。

卫将军府认为,潭州知州帮助郑大雪逃跑,又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而将富户全家烧死。

和安庆侯府的联系是这个潭州知州姓许,又由许侯爷举荐。

大殿里起了点嗡嗡的议论之声,其他人弹劾安庆侯府也就罢了,皇帝未必会理会,但是卫将军府不一样,这可是三座大山之一。

眼看已经是两山打一山的局面,安庆侯府就是被打的那个。

刑部侍郎出列道:“日前收到潭州发来的一桩新妇毒杀全家被判绞刑的案件,复核无误,复核文书已经发出。”

皇帝道:“与此弹劾有关?”

刑部侍郎道:“案件来自潭州,被毒杀的一家姓郑,嫁与郑家四郎的新妇姓韩,且潭州近来只上报了这一桩判决死刑的案件,可确认与卫将军府弹劾之事有关。”

皇帝问:“这新妇为何毒杀全家?”

“因不满夫婿为人,故而毒杀全家。”刑部侍郎道。

登时就有人气愤填膺:“此女子好生不识好歹,既已嫁为人妻,便该一心侍奉公婆伺候丈夫,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岂可因一己之愤,毒杀婆家。潭州知州这个绞刑判的好,合该再加个示众才是,好叫人人警醒,切莫再做出这等恶事来。”

亦有不少人附和他的言语,不过站在前头的几位不约而同都想起皇城门口向李汝义求教的那个姑娘来。

那个因为不想嫁父母为她择选的丈夫,千里迢迢跑来上京求教,这个因为不满夫婿人选,在嫁人之后做出了毒杀全家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

李汝义要作何应对呢?

卫将军府这份弹劾直抵御前,在皇帝今早提出来之前无人知晓,那么皇城门口那个女子的出现与疑问,会是巧合吗?

李汝义面对各色隐晦地打量,站得八风不动,压根不提皇城门口那个女子的事。

皇帝也只是随口一问,联想到那个女子问李汝义的问题,也觉得这其中还有别的事,把话题顺回弹劾上来,“许卿,关于这份弹劾,你可有言辩解?”

许侯爷躬身道:“陛下明鉴,微臣并不知道这样的事。但卫将军府既然弹劾了,想必也不是无的放矢,不如召潭州知州回京述职,同时派出御史和刑官前往潭州查证此事,事实要比微臣的说辞更有说服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