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晚来天欲雪 > 第92章 除夕宴饮

第92章 除夕宴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男子立于门外,一双眼阴沉沉地盯着我,身后数人横刀在前,亦是满目凶光。

寒风呼啸,夹杂飞雪从廊下贯入。

灯火明灭,满室冷寂。

忽斜劈过来一道寒光,交织着数道炽热滚烫的血线。

——

【上帝视角】

天元十四年,除夕夜。

华灯初上,宣德殿内已是灯火通明。

珠玉帘箔,琉璃宫灯,琼浆玉液,珍馐美馔。

韶乐间奏,水袖起舞,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但今年与往常不同,皇后和贵妃都未陪同出席,皇子公主们也不见人影。

只陛下塌腰独坐高台,单手执杯,手肘撑在膝上。

眉宇间深化不开的愁思,与席间喜气洋洋的氛围格格不入。

酒过三巡,朝臣和家眷似乎才意识到陛下心情不是太好,脸色纷纷收敛。

陛下将酒杯搁在案前,细微的动作,丝竹乐曲骤停,众人正襟危坐。

他凌厉的眼扫视一圈,却慢悠悠道:“云麾将军,早已过了议亲的年纪吧?”

话音刚落,所有的目光都积聚在侧首第四位,赵谚身上。

赵谚站起身来,拱手行礼,淡然道:“回陛下,家母尚在丧期。”

此言一出,宣德殿的一切骤然静止,唯有滴漏按部就班。

“去岁时值边疆动乱国土沦丧,加之古语有云金革之事不避,陛下圣明予以臣夺情起复,移孝作忠。”赵谚似乎察觉不到气氛的变化,句句恭敬,“今日臣亦多谢陛下提醒,这般场合臣本不该参加的。”

左右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开口附和。

更何况上头那位面色铁青,缄口不言保命要紧。

前首辅大人的家事过于复杂,比如他小女儿赵谖的去处就有多种说辞。

有人说她命毙于慧海寺的那场火灾,后又有传言说是死于黑风崖之下。

也有人说在岭南见过她,更有甚者猜测她去了金梧,近日她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在墒粤城。

单单一个赵谖的行踪就如此扑朔迷离,所以恐怕赵夫人的死也另有隐情。

这也是现下坊间甚嚣尘上的猜测之一。

按照往常,普天同庆的宴席之上,只要不出太大的差错,陛下都不会太过计较。

今日之事,不过是云麾将军守孝期内参加宴饮,此事孰大孰小,只由陛下定夺。

陛下微眯起眼,曲指叩击桌面三声,状若无意地开口:“此为礼部尚书的失职。”

“臣在。”礼部尚书快步走到殿中央,行稽首大礼。

“你可知罪?”陛下用衣袖轻轻擦拭掉洒在桌案上的酒液,笑道。

短短一句,就定了礼部尚书的罪。

“臣知……”宋大人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打断。

赵谚行至他身边,甩开衣摆也跪在地上,昂首挺胸,满目坚定:“与宋大人无关,是微臣之过。”

陛下皱眉,以手握拳急切地敲了敲桌子,却没来得及阻止赵谚的话。

“是臣不该假借家母死讯,推拒陛下赐婚。”掷地有声,“家母尚在人世……”

“放肆!”陛下暴喝,两边侍从立刻上前扣住赵谚的肩膀,将他双手反剪于身后,让他住了口。

与此同时,萝筠殿内,只有贵妃和乔姑姑二人。

戚贵妃坐在桌前,满桌菜肴已经温了数遍,但她迟迟没有动筷。

“娘娘,今日除夕,您放宽心些。”乔姑姑盛上一碗金丝燕窝羹递到她手边,面露担忧好心劝道。

戚贵妃转着手中佛珠,望着窗外的琉璃宫灯,表情无悲无喜,“我被禁在这殿中已有十日了吧。”

“娘娘……”乔姑姑不忍,还想再劝,戚贵妃摆手示意她别再说了。

“陛下要保许骁,来制衡父亲。”她将手里的佛珠放在桌上,拿起匙羹搅动着碗里的燕窝羹,“也是,他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机会了。”

“如果陛下早就知道许骁做的事情,你说晋国公府,还会不会存在?”

匙羹撞击碗壁,发出一声脆响。

“不会。”她自问自答,声音没什么波澜。

“我们戚家兴盛数十载,如今也走到头了。”

乔姑姑怔怔落下泪来,胡乱用袖子擦了把眼泪:“娘娘,陛下和你之间的情谊还在,总不会……”

“会的。”戚贵妃肯定地吐出两个字,有些落寞地垂下眼,“他心里的那位如今也在宫里呆着呢。”

萝筠殿内,灯盏因着风动明灭不息。

帷帐重重,珠帘曳动,寂静的夜就只有这些声音。

窗外月亮亦隐匿无踪,灯火通明却更是冷清。

“不好!萝筠殿走水了!”

“不止萝筠殿,长春宫也走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