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晚来天欲雪 > 第93章 公诸于众

第93章 公诸于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宫墙之外,张灯结彩,车水马龙,锣鼓雷鸣,爆竹声响,喧阗彻夜。

宫墙之内,火光映天,脚步纷杂,尘土漫天,浓烟呛鼻,呐喊声高。

走水的消息传到宣德殿的时候,陛下的眼极快地掠过赵谚,迅速起身往外走,与赵谚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低沉地警告:“若还想保赵谖的命,就管好你的嘴。”

陛下拂袖而去,朝臣却无一人胆敢先踏出宣德殿。

最后是荀公公带着陛下口谕,众人才做鸟兽散。

因着两座宫殿距离较远,分列于皇宫一南一北,陛下下令先极力抢救萝筠殿的火势。

又因风向的缘故,火势反复数次,萝筠殿的火直至后半夜才完全扑灭。

而长春宫是废弃已久的宫殿,杂乱干燥本就易燃,再加之救火的人数少,所以宫殿坍塌过半也没止住火势。

还是正月初一巳时突然天降大雨,才得以灭了这场大火。

明明是新年,宫里的氛围却不算好。

一是除夕夜走水是天大的差错,宫人们个个儿战战兢兢,生怕触了霉头。

二是戚贵妃被陛下安置在朝春宫,不过二人闹的不欢而散,陛下走后,朝春宫的器皿也被贵妃摔了大半。

三是从长春宫的废墟底下挖出了一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女尸。

仵作验尸,说死者是一名被活活烧死的妙龄女子。

宫中宫女全都登记在册,内务府清点了好几番,却也没查出少了谁。

这件事更是闹的宫里人心惶惶。

最后是许久未曾出面的皇后娘娘下了一道旨意才平息了宫中的流言。

宫里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坊间对于这些事情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更有甚者提出是因为宫里新晋的宁妃娘娘是不祥之人。

否则怎么陛下新纳一名妃子,就有了西境动乱,郡主被劫,除夕走水这些事情。

晃眼间就到了正月初四。

百姓分立道路两旁,跪拜迎接,声势浩大的仪仗队伍从午门一直往西,行至社稷坛。

祭坛是由汉白玉堆砌而成,坛台覆盖五色土,中央矗立“江山石”。

鼓乐齐鸣,陛下着绛红色袍服,拾级而上于坛前奉上太牢祭礼,以祈盼五谷丰登,国土太平。

返程时,百姓亦跪在道路两侧,只敢用眼神交流。

天子车驾左右两侧分别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唯独不见皇长子殿下。

来时就不曾见,返程时亦不见。

陛下是仁德之君,行此如此正大光明的不待见,恐怕皇长子殿下……

蓦然烈马嘶鸣斜冲过来,百姓乱作一团,纷纷让出一个空来。

原本在队伍中间的谢昭找准时机,抢先挽弓,一箭射中马腹。

烈马悲鸣,前蹄跃起数尺高,马上的白发老翁直接滚落在地。

突然其来的变故,百姓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仪仗队伍不敢行进,十数名军士团围陛下所乘轿辇。

还有数名直接举刀对着地上那人。

他脸着地,因此看不清面貌,浑身酒气,却身着金鳞铠甲。

然金鳞铠甲乃是御赐之物。

一时间,就连领头的军士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白发老翁,是许久未在人前露面的晋国公。

谢昭将弓掷在一旁,立即翻身下马,随意从一名军士手里夺过一柄剑,指着晋国公喝道:“冒犯天颜,其罪当诛。”

晋国公本就年迈,跌落下马时又不慎扭伤了脚,所以折腾许久才从地上爬起来。

他极爱惜地先将金鳞铠甲上的泥土清理干净,随后跪在地上对着天子车驾重重一拜。

“臣自知冒犯天颜,罪不可恕,然心中郁结久不能散,万般不得已出此下策,望陛下感念臣一片肺腑,听臣一言。”

陛下的脸隐在重重帘帐之后。

此时正值太阳初升,阳光柔和,风也轻柔。

所有人却都大气不敢喘,只顾盯着天子车驾。

“晋国公年事已高,行事作风亦不如当年,劝谏之言不必再说。”一只手慢慢伸出帘内,略显随意地摆了摆,陛下的话一如以往的平和,“谢昭,送晋国公回府。”

“陛下!”晋国公眼神一凛,紧接着头重重磕下去,再抬起时已满脸鲜血,视死如归,“老臣今日是存了死志……”

“还望晋国公慎言。”陛下的声音不拖泥带水,丝毫不隐藏满满的警告意味。

独属于新年的欢喜气氛顷刻间烟消云散。

人群黑压压地跪了满地,大多白了脸色。

此时就连街头悬挂的蔓延数里的红灯笼,都更像是停在半空未落将落的淋漓血雨。

“犬子已将近一月难觅行踪。”晋国公颤颤巍巍地立起身来,怆然涕下,缕缕白发从发冠中垂落下来,更显凄凉。

目光灼灼,直看着那帘帐之后的天子。

连风都不敢妄动,只有渐升朝阳的光晕愈加浓厚。

荀公公躬身得了陛下示意,将垂下的帘帐拨开,露出里头一双平静无波的眼瞳。

“这等小事,不值得晋国公耗费如此代价。” 日光照拂,他的眼睛隐隐约约有了温度,“朕没记错的话,你长孙去岁调任兵部员外郎,少年英才,晋国公也该替他着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