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的一席话,乍听之下,也许是有意的离间,也许是恶意的挑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话竟和事实完全吻合。
经过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后,叶凡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以磊哥为核心的“小组”,转而与九日、妮子、佳佳走到了一起。从此,他们每日一起吃吃喝喝,闲暇时聊聊工作中的难题与心得,也会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八卦趣事。
先前,磊哥总是以九日为谈资,在众人面前评头论足。而现在,九日则把磊哥当做了新的谈资,在他们的口中,那个在办公室里整天不干活却白拿钱的人变成了磊哥。对于这些谁占了便宜、谁干活不干活的琐事,叶凡心里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他觉得这些不过是职场中常见的是是非非。但不得不承认,和九日成为好朋友后,工作氛围的确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况且,学美术出身的叶凡画画功底相当不错。妮子虽然也喜欢画画,但画出来的作品却犹如浆糊一般,毫无章法和美感。在那些日子里,她经常怀着一颗求学的心找叶凡讨教画画的方法和技巧。
又有一次,办公室里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同事出于好奇,随口问妮子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文气的,戴眼镜的,有艺术气息的男生。”天哪!这描述不就是叶凡的真实写照么?此话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霎时间,原本平静的办公室里充满了一股暧昧的气氛。大家的目光在叶凡和妮子之间来回穿梭,带着好奇与戏谑。而叶凡,也在实也集团的这间办公室里,在这充满意外与惊喜的氛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愉悦心情。
事业一直顺风顺水的他却又在几周后遭遇了这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而那件事恰恰发生在他温馨的家里。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叶珺儿在大家的关爱中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就在这个时候,高雯的产假也即将画上句号。要知道,能拥有这么长的产假是相当不容易的。高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在休假的最后一个月,带着可爱的珺儿回一次临省的老家,去探望许久未见的亲人,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家乡的温暖。然而,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假期的叶凡,则只能自己独自留在内海的家中。
高雯满心欢喜地为回老家做着各种准备,给亲人们精心挑选礼物,收拾着孩子的衣物和用品。而叶凡,尽管心中对妻子和孩子的离开充满了不舍,但为了工作和家庭的未来,也只能默默支持妻子的决定。他在妻子临行前,反复叮嘱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好长时间一直面对着新生儿和妻子共同生活的叶凡,在这段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日子里,似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一直以来,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妻子和孩子那些繁杂琐碎的事务当中。从清晨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到夜晚妻子的疲惫安睡,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填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了哪怕是属于自己的片刻闲暇。
如今,终于可以不用时刻揪心着照顾她俩,能够过上几天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消散生活了。这对于叶凡而言,就如同久旱逢甘霖,是一种莫大的解脱和享受。
在高雯离开家的第一个周末,那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日子。阳光宛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柔和地洒在广袤的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微风如同一个温柔的使者,轻轻拂过,带来了丝丝缕缕的清新和惬意。叶凡怀着如同孩子般轻松愉悦的心情,独自骑着那辆陪伴他多年的自行车,缓缓地来到了内海美院周围的商店里。
这里的街道仿佛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充满着浓郁而迷人的艺术气息。周围的墙壁上绘满了五彩斑斓、风格各异的涂鸦,有的奔放热烈,有的细腻婉约,有的抽象神秘,有的写实逼真。每一幅涂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独特的故事,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叶凡慢慢地推着车,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地被街边的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作所吸引。那些画作有的色彩绚烂,有的线条简洁,有的构图巧妙,让他不禁驻足观赏,沉浸其中。
当他走进那家熟悉得如同老友的商店时,店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颜料和画纸,仿佛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他仔细地挑选着,手指如同轻柔的羽毛,轻轻触摸着颜料的质地,用心感受着每一款颜料的细腻与粗糙,光滑与磨砂。他的手指又轻轻拂过画纸,感受着纸张的厚度和质感,体会着纸张的柔软与坚韧。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是一位虔诚的信徒在寻找着能够激发他创作灵感的神圣宝贝。
每拿起一款颜料,他都会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一样,仔细查看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他会将颜料对着光线,眯起眼睛,仔细观察颜色的细微变化,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理想的色彩。每拿起一张画纸,他都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轻轻抖动,感受其柔韧性和吸水性。他会将画纸凑近鼻尖,闻一闻纸张的味道,判断其是否能够承载自己的激情与梦想。
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小店里,叶凡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疲惫。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在此刻都与他无关,他的心中只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仿佛时间都为他停止了脚步,只为让他在这片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叶凡的整个少年时代,那充满了懵懂与憧憬的岁月,都是在这条无比熟悉的街上缓缓渡过的。那时,他与张彼得常常结伴而行,一起去街对面那颇具年代感的百货公司玩街机。张彼得总是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格斗游戏的激烈对抗中,双手灵活地操纵着摇杆和按键,神情紧张而兴奋。而叶凡则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随着游戏中的角色动作和局势变化,时而紧张得握紧拳头,时而为张彼得的精彩操作欢呼喝彩。
他也会跟着屈奋进一起去美院的食堂解决吃饭问题,只因为这里的饭菜价格实惠。屈奋进总是熟练地打上四两米饭和半份西红柿鸡蛋,总共仅花费一块二。而叶凡则会精打细算,跟着打三两米饭和半份烧豆腐,只需一块一,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比屈奋进多节省一毛钱。那时候,每一分钱的节省都让他感到满足和自豪。
当然,这趟街上还有曾经的挚友刘晓晖。那时的叶凡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内海工业大学服装系,他常常来到这里找刘晓晖,一方面是为了跟她虚心学习服装设计的精妙技巧,另一方面,则是怀着别样的心思,那就是打听涟漪的消息。因为刘晓晖是涟漪的好朋友,通过她,叶凡能了解到涟漪的近况。但自从2003年那场激烈的吵架之后,刘晓晖似乎在叶凡面前再也没提过涟漪这个名字,仿佛那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忌。
这些都是过去很久很久的往事了,它们如同泛黄的老照片,被深深地珍藏在叶凡记忆的深处。如今,叶凡再次来到这里,只是为了买点画具,利用自己在家的闲暇日子静下心来画几幅画,追寻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热爱。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回家的路上,却发生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