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快被碾碎成尘埃 > 第137章 137 乖乖

第137章 137 乖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名很难,谢斯年常以为他的第一名是无用的。

诊室里满目愁容的老太和一脸纠结的女儿向他发问:“还有啥办法么,还是说,只能等着了?”

他先是看了一眼坐在轮椅上消瘦的老爷子,瘦骨嶙峋到眉骨突出,显得眼球向内凹陷,皮肤干瘪缺乏血色,眼神清澈地来回摆动,时不时看向医生又转头寻找声源看向女儿。

“他聋——听不着,你说吧。”老太下意识拍了拍老伴儿的肩膀,俯下身趴在耳边大声说:“大夫问你早上吃啥了!吃的多不多!”

老爷子认真地听后大声回答:“多着呢多着呢!么少吃!”

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谢斯年应付般点点头,手里拿着决定命运的报告单苦笑说:“你们家老爷子现在八十多,甭花钱找罪受了。”

意思是别瞎折腾了。

女儿和母亲面色凝重地对望一眼,又问:“一点儿啥办法都没有了?”

谢斯年郑重而阴沉地点了下头,“多哄老爷子开心。”他说,“尽早回老家吧,这么大岁数甭遇到个什么事儿回不去了怎么办。”

获得无数次第一名的意义是坐在这里送走获得希望后又逐渐失望的患者,并且他无法像其他地方的医生一般建议患者转诊上级医院,比他们更具备影响力的只剩下海外顶尖肿瘤中心,可又有几个患者能负担得起呢?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许多患者已经付出一个家庭所有的努力,他心里有种说不清的难受。人是自私的,他庆幸免疫结果不理想的不是李凡,又觉得或许每个患者都是他们家里的“李凡”。

此刻老爷子看向得知真相后的老伴儿和闺女,眼神里的困惑是仍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留意到患者女儿的失落,他隔着桌子拉起老爷子的手吸引注意力,又对眼看要情绪失控的女儿招招手示意将轮椅推过来些。

老爷子乐呵呵地将眼神挪向谢斯年,不明白年轻人用意的他只觉得面前的轻大夫亲切、面善。

谢斯年费劲地扭过身子,滑着座椅的椅子尽可能离老爷子近点儿,在耳边大声嚷嚷说:“回去了好好吃饭!高高兴兴的!”

“哦!好!”老爷子用力地答应,紧接着拍了拍谢斯年的手:“谢谢你啊大夫!”

“不客气!”谢斯年微笑回答。

趁这功夫擦干眼泪的患者女儿弯下腰,“听见了吧,爸,没啥事儿!多补充补充营养!”很快接受事实的她顶着泛红的眼圈抬头说:“谢谢你大夫,麻烦你了。”

“回去之后每个月再在地方医院复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你们心里有个预期。”谢斯年叮嘱说。

老爷子仿佛没听见女儿对他说的话,家属和医生简单客套几句后正往外拖拉着他的轮椅,他笑呵呵地冲谢斯年挥手,说出句出人意料的话。

“谢谢你啊大夫,你也健健康康的!”

最迫切需要健康的人祝他健康,谢斯年先是愣了一下,权衡利弊来说八十来岁的人了得了个绝症没有再去折腾的必要,刚接诊时他甚至觉得多余做这么多检查打破砂锅问到底,活够本儿了。他摆摆手微笑着和老爷子告别,这个祝他健康的病人——现在他为刚才的想法觉得愧疚。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任何情况下都要先被视作对幸福充满向往、对疾病充满恐惧的人。像被抽去精神的谢斯年往椅背上一靠,如果他没有获得那么多第一名,连坐在这里安慰他们的资格都没有。

诊室里南来北往每天充斥不同口音的普通话,谢斯年对于疾病的无奈早习以为常。并非他麻木,医学的前进必须要有理智的思考和感性的目标,始终坚持尊科学、济人道。

身后的学生们仿佛察觉出些端倪,他们没有继续安排叫号,面面相觑后离谢斯年最近的男生探头问:“谢老师,还继续叫号吗?”

回过神的谢斯年迟疑片刻点了下头,“继续。”

他遇到过很多令人寒心的患者,但只要得到一个人的肯定,职业生涯就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与动力。

最近查资料、做实验弄得谢斯年头昏脑涨,下班后处理完所有工作顶着干冷的风到家时已经凌晨一点,而他早上七点半还要去单位接班……这种生活节奏谢斯年早已习惯,基本上回家时李凡已经睡下,他则轻手轻脚地洗漱好钻进被窝。第二天早上李凡没醒时,他又早早起来做好早点吃完去上班了。

“回来了哥?”

轻手轻脚推开门又回身关门的谢斯年没发现客厅里小台灯还亮着,“还没睡呢?”他扶着门框放心大胆地甩开膀子脱了衣服弯腰换鞋,带着几分埋怨道:“跟你说甭等我了。”

“嗨……”李凡揉揉脑袋打了个哈欠,拖拉着大一码的棉拖鞋摇摇晃晃向他久哥走来,打马虎眼说:“睡不着,看了会儿书,一晃儿你就回来了。”

“吃了吗?”李凡继续问。

“食堂吃的——早知道我路上买点儿吃的回来了。”谢斯年话锋一转。

刚好李凡没睡,这一个月里他们很少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虽然嘴上埋怨他第二天上班还不早早休息,但心里早就盼望的不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