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后宫·王莽传 > 第33章 长在他心尖儿上

第33章 长在他心尖儿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多时,凌氏手捧茶盘又来到院中,淳于长慌忙起立,拱手道:“劳烦嫂嫂深夜开火,在下惶恐。小小心意,着实简陋,嫂嫂见笑了。”

凌氏不接,只欠身谢了,淳于长便搁在桌上,两眼直勾勾盯着凌氏,笑得痴傻。

“敢问贵人如何称呼?”凌氏被他看得脸热,忙找话说。

淳于长自报了名姓,说是“巨君好友”,又言“嫂嫂面熟”,佯装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凌氏并非蒙昧妇人,自然听过他的名号,便愈发不自在起来。

淳于长观其神色,便起身道:“深夜不请自来,是在下冒昧了,令嫂嫂这般为难。我,我这就去迎巨君,嫂嫂请自便。保重!”言罢大步流星逃也似的跑了。

奔出巷口,他放缓脚步,心中欢喜雀跃、悸动不已。周宝所言不虚,前次他在周家见到的美貌妇人,果真是王莽寡嫂!

那日匆匆一瞥,得以窥见佳人神韵,今日细看之下,更觉心荡神摇。那精巧的眼睛鼻子小嘴,可可长在他心尖儿上,偏偏又是个可怜的未亡人,他恨不能即刻就把人抱回府去,好好儿疼爱温存一番。

王莽与叔父谈完,已过了丑时,叔父怜他辛苦,便叫下人将书房坐榻收拾出来,留王莽暂歇半宿;次日一早,叔侄俩一同上朝,王莽依旧先往未央宫寝殿,叫天子晨起。

天子哈欠连天,更衣时又倚在王莽身上赖了许久。王莽无奈叹气,连哄带劝、好说歹说,才将人带进千秋万岁殿。

朝堂上,太常令、鸿胪卿言天子生辰将至,各藩国、诸郡县有哪些来朝来供,淳于长便以此为机,提出可令同姓王子弟入京参拜,为天子庆生。自然引起一片哗然,淳于长却显得胸有成竹,就连王莽也不再有异议。

实情是,昨夜叔父王音已向王莽透露,淳于长此番计较乃太后撑腰。近来天子酒色日盛,每每精神萎靡、临朝不振,已令内外诸臣颇有微词;坊间渐起非议,说先帝生前便已看出当今天子不成器、欲改立定陶王刘康,如今看来先帝果然英明,可惜上天不佑大汉,继吕氏霸朝后,外戚王氏又起云云。

定陶王刘康乃先帝宠妾傅昭仪之子,与天子年岁相仿,一向仁孝知理,风评极好,每当朝中有人对天子不满,必将定陶王拿来对比,太后因此对其十分忌惮。如今风言又起,加之定陶王府年初时诞下公子,后继有人,天子却无所出,太后便生歹意,欲除之而后快。

可刘康在封地安居,太后鞭长莫及,苦等许久,也抓不出他任何把柄。淳于长献策,以遴选宗室子弟伴驾为由,将刘康诱入长安;再对其礼遇优待,以兄弟之情为铒,留他长居宫中,假以时日,待他言行稍有差池,便可削其王位,乃至收其性命。

王莽一向对诸如此类“帝王心术”不以为然,却碍于长辈威严,不便驳议。

只是心疼天子。他看得出,天子其实心地纯良、仁民爱物,必不愿兄弟自相残杀,只是人在高处,身不由己。事后若天子得知自己竟被娘亲用作戕害兄弟的凶器,那该是怎样一番刺心之痛。

朝罢时,淳于长与王莽并肩而行,对他态度好得出奇。

“太后顾念巨君诸事繁忙、伴驾常不在家,特命我选两名奴婢送去你府上,代你服侍老母、照顾幼侄,为你嫂嫂分忧。”淳于长勾住他肩膀,挑眉笑道,“巨君放心,虽是我府上训出的婢子,我却没有碰过,都是顶好的姑娘;若不合你眼缘,只管找我调换,嗯?”

“蓄养私奴有违圣儒教训,王莽恕难领情。”他端端拱手,没好气道,“将军不必费心,我自去回了太后便是。”说完提袍便走,留淳于长立在原地笑得诡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