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读不了书就弄干戈 > 第12章 第十二章:山中生活

第12章 第十二章:山中生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应辰不知怎么就停下了脚步。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则……”牧闻雷有些记不住了。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宋应辰在心中默念,虽然他很想去和牧闻雷交流,但还是有什么束缚住他的脚步。

道理都懂,可放在自己身上,怎么也都实用不起来。

他现在有什么资格去触碰这些东西。

在牧府吃过饭后,宋应辰与停云一起去与老夫人告别后,才离开牧府。

“祖母与你说了什么?”停云实在好奇,就忍不住问了宋应辰。

“没什么,她说我们是天作之合,拆不散的姻缘。”宋辰故意这样说,想看看停云的反应。

“祖母断不会这么说。”停云听了这回答,有些不快,就快步走了,由槐序搀扶,上了马车。

宋应辰只是将她送出牧府的视线外,就骑马走了。

他是不会回宋府的。

停云回到宋府,得知女官今日有事,告了假,所以停云今日不用学规矩。

现在倒是清闲。

停云开始细细想着父亲在她走之前,交给她的事。

想了一会儿后,就出了房间,去寻牧看。

停云自是了解这位哥哥,平时没怎么着过地,要么是在天上飞,要么是在房顶上看风景。

地上不能看吗?他的回答绝对是不能。

停云向牧看说了自己要拜托他的事后,就进了屋。

宋府到处是别人的地盘,停云不能让自己落了把柄。

相比停云的有条不紊,宋应辰则没什么头绪。

还是像往常一样,呆在屋子里,或者去找老和尚。

年纪轻轻就过上了“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的生活。

正值二月末,宋应辰帮着老和尚种地,这庙后面,宋应辰帮老和尚开垦了一大块地,已经种了有一年了,菜的长势非常喜人,所以今年,宋应辰又帮着种下了菜种。

世道不公,只能自己谋生活。

不过现在,漱石枕流,倒是快活日子。

可隐居的人,心中总是有怨恨和不甘的,这就要靠时间和认知去磨平,可是宋应辰心中的这块大石头,怎么也磨不平。

就这样平淡地过了几日,停云收到了从边关传来的消息。

皇帝准许,牧战德回京了。

信是牧伴阳写给停云的,信上说,他们战胜,皇帝大喜,就命父亲回来述职,刚好最近边关是少有的安宁,就让他们兄弟二人一起回来,好见见停云的新婚夫婿。

停云原本是十分高兴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见到父亲和哥哥,只是这最后一句话,让停云十分有压力。

她与宋应辰,现在连正经的交流都没有,双方连名字都没有叫过,虽说面子上过得去,但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名存实亡的关系。

她们夫妻对对方的了解少之又少,要是让父亲知道,绝对会担心的。

停云有些慌乱。

得好好想想办法。

牧战德要回京的消息,立马传遍了整个京城,好像人们都很期待这位将军的归来。

宋府也有些慌张,这几日唐氏不似以前对停云爱答不理,会差人送些新奇的吃食给停云,也会送些补品给停云,让她带回牧府。

也会差人去找宋应辰,让他回家,可没人能找得到他,找到了也会被只猫给赶跑,话说那只猫十分凶残。

此事,唐氏倒是和停云想到一处去了,要让宋应辰与停云好好相处,就算是装,也要装得像样。

所以唐氏就想着举办一场踏青宴,让她们夫妻二人促进感情,刚和可以在外人面前展示宋家对停云的在意。

不然以后牧战德回京,听了些闲言碎语,倒不知怎么解释才好。

唐氏就与宋清溪准备起来,刚好今年宋府还没举办过什么活动。

牧老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精神都好了许多,终于,终于她的儿子要回来了,还有她从未见过的两个孙子。

这世道真是,二十年来,就没有一次机会让她们祖孙相见。

好在,她等到了,他们终于要回来了。

又是如此,世人都知道了,宋应辰不知道。

宋应辰今日下山去帮老和尚卖新出的白菜,就遇到了卫致,卫致在旁边看了宋应辰许久,最后才走上前去,与宋应辰打招呼。

“宋兄,你怎么在这里买菜?”卫致很是疑惑,但看着这青菜十分好就想着买一点回去。

他父亲一定会喜欢。

就拿出银子,买了许多。

宋应辰疑惑,他一个礼部尚书的儿子,买菜,真是骇人听闻,而且他还十分地爱惜这些菜,将它们装进自己的书箧中。

“你不必如此,我的菜也还是卖得出去。”宋应辰以为他是照顾自己的生意,就想劝他收手。

“不是,宋兄,家父爱吃青菜况且你卖得便宜,父亲知道我买到这么便宜的菜,他会很高兴的。”

卫致笑着说,真诚得不像是在骗人。

“随你。”

宋应辰见卖得差不多了,就打算回去。

“唉,宋兄,你别走啊,每次都是匆匆一见,卫某,实不甘心,今天我一定要与宋兄好好交流。”

卫致见宋应辰要走,就急忙跟上去,边走,一边义正言辞地说,像是宋应辰缺了他的钱一样。

“宋兄,你送我的蛐蛐,活得十分好,只是晚上有些吵,我就放到了院子中,它好像很开心待在院子里。”

宋应辰不回话,他也不在意,只是和宋应辰说着自己的事。

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

“宋兄这是要去哪?”

“回家。”

“回家,为何出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