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医见未来 > 第32章 走近传统智慧

第32章 走近传统智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几天后,苏静带着顾然来到一条幽静的胡同深处,推开了一家古朴的医馆——和衡堂。

顾然环顾四周,药香混着淡淡的木质气息,墙上挂着几幅古老的中医理论图,书架上摆满了厚重的医书。

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书案前翻阅医案,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向两人,目光透着一丝洞察。

苏静微微一笑,恭敬地说道:“秦老,我带了一位朋友来,他对‘体质’研究很感兴趣,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秦老放下手中的笔,目光落在顾然身上,微微点头:“研究药物的人,会来中医馆求教,倒是不多见。”

顾然也点头致意:“秦老,您好。我主要研究抗凝药物的个体化医学,最近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了一些无法用基因解释的药效差异。我想知道,中医关于‘体质’的理论,是否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秦老抿了一口茶,淡然一笑:“‘体质’之说,自古便有,但真正理解它的人却不多。既然你愿意了解,那便从基础开始吧。”

秦老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医书,翻开其中一页:“体质,并非单一固定的,而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塑造的动态平衡状态。”

他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缓缓说道:“有些人体质偏寒,遇寒则病;有些人体质偏热,过补则燥。不同体质,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都会有所不同。”

顾然若有所思:“所以,在中医看来,体质是一种整体性的代谢特征?”

秦老微微一笑:“你可以这么理解。现代医学讲精准医疗,但精准医疗若只看基因,而不看人的整体状态,岂不是缺少了一半?”

顾然点了点头,这正是他近来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基因分析提供了药物代谢的某些线索,但无法解释所有个体差异。

“那么,中医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体质?”顾然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