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但想要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同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旅程中总有遗憾——没能见到禾木的色彩,吐鲁番丰收的葡萄,博湖满地的红色辣椒。
这次的出发源于突发奇想,即便并没能捕捉到最美的地点与季节,这时离开也已经心满意足。
要不是沈逝水非要缠着周老师,非要跟着周遥川的行程向东,马亮还想在新疆多拍点儿。这将将六月的时候,风景还没到极致呢!
在新疆的最后一段自驾,周遥川仍然和沈逝水一辆车。
沈逝水比他小两三岁,周遥川随口谈论些风土人情,他听得认真,也应得认真。
或许是因为他家境良好,上的顶好的学校,又让他去国外读了书,见过世面,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
不过这样的人身上,除去表面的自信坦荡,似乎也带有隐藏的忧郁气质。
比如……他会用担忧的目光看那些超速行驶的车,以及,换着开车的时候他也格外谨慎,话都变得不爱说。
他不说,周遥川也不问。
保持着这样的距离,让彼此都很舒服。
沈逝水听周老师说起学校的事情,说起前几年在线上课的时候,有孩子产生了厌倦情绪,甚至有自杀倾向,他颇有感触。
“家长总觉得小孩子哪有烦恼,可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烦恼,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沈逝水叹口气,眼皮垂下,“我出国之后,也听说了受到‘游戏’影响而自杀的孩子。”
年轻的生命通过网络,被教唆者指派做一系列击溃精神的任务,并且在任务的最后一环结束生命。
似蓝鲸搁浅,以死亡为终点。表面以游戏为名,实则是犯罪。放弃生命的孩子们直到死亡都未能脱离幕后黑手的掌控。
周遥川在大学期间,正巧赶上了这次事件在国内的蔓延。
他曾经做过“捕鲸”的志愿者,但那时的他正陷在一处漩涡中,赶上各方行动迅速,没给他太多表现的机会。
“所以,周老师,我很喜欢您……对生命的态度。我也支持您用这种方式,呈现出生命。”沈逝水来了个大喘气,轻轻偏过头,看向身边已经熟悉不少的人。
半晌,周遥川像是才缓过神来,低声说了句“谢谢。”
悸动、惊惶、退缩的情绪,在一瞬间内反复跳跃着出现。
但猛然想到相机之后的青年潇洒的模样,心绪倏忽平静。
.
下一站的沙漠之旅,周遥川已经在路上规划好了,“人间流浪”蹭着计划跟进,专心筹备自己的拍摄工作。
一行六人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中卫,随后由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接近沙漠。
那种车子卷起沙土,尘烟滚滚的场景再次闪回在脑海中。
一个人在沙漠中的孤寂感却没有再次袭来。
因为他的身边有沈逝水在。
马亮自作主张,直接去租了两台车,继续给沈逝水制造机会。
“沈老板别不识好人心啊!全网都知道你追周老师,多接触接触,没坏处!”马亮笑归笑,心里头还是打着小算盘:和周老师呆够了,沈老板的心就该回来了吧?
沈逝水想着也行,毕竟一大车人在一起恐怕会妨碍周老师思考,自己又得尽地主之谊……嗐,金主之谊,陪陪周老师,别让他落单,这么安排还算妥当。
周遥川微微握紧的手扶着方向盘,渐渐恢复平静与松弛。
虽然沈逝水只是个萍水相逢的知音,但这已足够作为打破孤独感的武器。
身为社会动物的人再内向,也要偶尔被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陪伴。
换成张逝水王逝水……却是不一样的。
沈逝水已经不再陌生,不再只是萍水相逢的网络陌生人。
他已经与自己产生了更深的连接。
眺望远方。
那些流动的沙丘曾经会吞没城市,暴动的沙尘曾经会吞噬孩子,如今的沙丘却乖乖地接受约束,无情的推进止于治沙的林与草。
死亡之海在人类的改造下成为了旅行景点,将自由与欢笑带给游客,同时为本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沙漠的威压面前,周遥川没有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而是去到沙坡头景区——黄河、湿地、湖泊、沙丘、游客,十分和谐地在此融为一体。
沙漠和海很像,人在其中格外渺小,与一滴水一粒沙同样,似乎下一秒就会被吞噬被淹没,无谓的挣扎过后,只会丢了性命,无法后悔。
安全第一,特别是还带了这么多人的情况下。
普通的车只能停在停车场,哪怕是越野车,进入沙漠之前也得给轮胎放气,做好一系列检查。
马亮为了妥当,不让常途把车开进来,指挥大家带了便携的设备与防尘袋,坐上了进入腾格里沙漠深处星空露营地的接驳车。
说是去露营地,他们的目标是旁边的帐篷酒店。毕竟他们都没准备睡袋帐篷之类的露营工具,还是要依靠专门供给。
结果一来就碰上了千古难题。
“不好意思,今天预定爆满,我们这只剩三顶帐篷了。”
蔚岚自己一顶,剩下的五个男人要想住,必须得采取3+2的组合。三个人挤一挤还凑合,但周遥川注定是不能独自住了。
没想到帐篷酒店销量这么火爆,外加P人心态低估了游客数量,周遥川虽然平和,仍不免感到抱歉。
一个人的话总有办法可以凑合,是自己没考虑到他们。
其他人劝他放宽心:旅行嘛,就是要和意外交朋友。哪怕预定了,也有可能不满意,或者被拒绝办入住,有的住就行!
理所当然的,被分给周遥川的是沈逝水。
帐篷不大,也就两张一米二宽的矮床,外加两侧各一组柜子的宽度,头顶是可以打开窗帘的透明的星空顶。卫生间、淋浴间和洗手池都在外面,有公共的几个位置。
把床合并,再加个地铺勉勉强强,要加两床就太勉为其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