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之役,三日前。
“本宫的话,游探事可听明白,知道该怎么做了?”杭贵妃手腕上的玉镯碰到了桌沿,手边的茶碗响动,震得游三清一哆嗦。
“下官……一切以贵妃娘娘为马首是瞻。”游三清闭着眼睛,低头机械地说出了杭香玫想听的话。
只有杭贵妃满意了,游三清才可以全须全尾地离开。
自从跟着成王进了皇城,杭香玫的地位不可一世,早就将原配成王妃踩在了脚下,成了真正的后宫之主。不论是在皇后汪氏面前,还是在成王面前,杭香玫都给自己挣足了面子。她的兄弟,也都一个个封官进俸,在锦衣卫里坐上了有名有姓的位置。
一旦和手段非凡的人沾上干系,就难免有被拖下水,蒙住心的时候。
今天,就是这样的局面。
在玉山陪着有大娘出摊子的游三清,从前只在说书段子里听过的,好似前朝狸猫换太子一般的故事,居然眼睁睁地要在自己面前重演。
自从朱祁镇被瓦剌掳去,杭贵妃看南苑里的孤儿“寡母”,早就不顺眼已久。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只能封王,成王府中自己好不容易争来的“天下”终究要拱手让人,杭香玫就觉得心里堵得不甚痛快。可前朝,朱祁钰跟朱祁镇相隔成百上千里地,却还要做好兄友弟恭的面子活儿,让杭香玫不得不注意自己言行对朱祁钰形象的影响。
为今之计,太子之位空悬,如果朱祁镇的儿子早亡,那杭香玫自己的儿子,不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顶上了吗?
可若是派自己的人,甚至是劝说父兄让锦衣卫出手,都太过明显,容易惹人耳目。往宫外看,虽然那兵部管辖的夜不收手脚还算干净,兵部负责夜不收管理的于谦却是个最为铁面无私的,从不屑与后宫勾连。这样的阎王,杭香玫可不敢招惹。退一步看,杭香玫能使唤得动,情理之中还能用得上的,也就只剩下了在成王府居住、行走多年的探事,游三清而已。
好似夹紧了无形的尾巴,游三清紧抿着双唇出了宫门。往常跟游三清叨扰嬉笑两句的小黄门,见她脸色不好,也不怎么言语,只是看着她半猫着的腰,和腮边落下一丝不记得挽起的碎发,抬眼狐疑着目送她麻木地亮了腰牌,径直走了出去。
回到成王府,游三清确认四下无人,这才立刻紧闭房门,哆嗦着将袖子里的瓷瓶掏了出来。
紫红色的瓶身上,一堵黑色的绸缎塞住了瓶口。杭贵妃亲自按在游三清手心里的,正是宫中秘制的剧毒鹤顶红。
她要朱见深死在游三清的手上。否则,游三清的父母家人,就只能死在杭贵妃的手上。幸亏胡仲山跟她的事,还不曾在朱祁钰面前正式剖开来讲。不然,就算三叶钱庄撑腰,胡家上下杭贵妃一时动不得;胡仲山身为探事,没得出生入死,早晚折在任务上,也是寻常事。只不过,以胡仲山的机巧小心,让他自己出错是不太可能,毕竟他能负责的任务,多有他人参与,还大都是以胡家有利可图,对胡仲山言听计从之人。要让胡仲山甘愿赴死的,也只有以游三清作诱饵了……伸手轻轻甩了自己一巴掌,游三清勒令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在这里浮想联翩。
兹事体大,绝不能贸然把胡仲山牵扯进去。游三清知道,自己的娘老子,也只有自己才能救。
当年游大娘、游老汉一片好心,将游三清从三清殿的禅床上领了回家,也不知游三清本命宿缘里,是否真有在红尘走一遭的命数;还是她本就福薄,命该修行?
记得张应然讲过,修行之人积福延年,可扭转命中厄运。可惜游三清早早自绝了道分佛缘,忙不迭地投入了公门,到底是一场筹谋痴念,心有不甘。否则,在玉山平静修行的她,如何需要面临今天的局面,被指使着去亲手夺取朱祁镇唯一血脉,朱见深的性命?
换上成王府内留存的宫装,梳好头发,游三清这才重回宫中,按照杭香玫的吩咐,将那紫红瓶内的物事,尽量倒入了送往南苑的菜羹。
眼下天气渐凉,蚊虫消散,南苑中就算没有冰室,也能尽量将品种单调的饭食尽量保存得久一些。自从朱祁镇北狩不归,朱见深平时便在太后身边起居,并不常去南苑。
但近期因为钱皇后身体不适,经常头晕眼花,视力消退,朱见深听闻后非常忧虑,主动请求搬进南苑居住。他小小年纪就坚持亲自侍奉母亲的孝心,让太后颇为感动,这才不得不应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