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这名小娘子的态度太过蛮横,又或许是那名小厮憨厚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同情,围在包子摊旁的客人纷纷忍不住打趣道:“嘿,瞧她这副骂人的架势,真不知道要是换她去买票,能不能买到呢?”
包子摊老板用肩上的布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在这儿买票,按规矩是买不到了,那板子上把规定都写得清清楚楚。不过,规矩之外也有人情。”这种情况虽说不算常见,但也时有发生。趁着那边的争吵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他吆喝得更加起劲了:“卖包子咯,卖包子咯,素馅两文一个,肉馅四文一个。”
曹茵踮起脚尖,努力向人堆里挤了挤。码头的江风夹杂着江水的腥气扑面而来,她却全然不顾,眼睛紧紧盯着那丫鬟涨红的脸。偏偏在这时,一艘货船靠岸,船工的号子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嘈杂无比,根本听不清那边的动静。她的心里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痒痒的,忍不住低声向包子摊老板询问:“这几日的船票为何如此紧俏?难道真的是有贵人出行?”老板看了一眼码头的方向,压低声音说道:“客官是外地人吧?前天有一队官家马车连夜进了渡口,听说好像是云洲的那位……”话还没说完,就被买包子的客人高声打断了。曹茵暗暗攥紧了袖口,将“云洲”二字默默记在心里。
曹茵本想等老板忙完后再继续询问一些事情,却被喝完冷饮的明德拉着,朝不远处的客满来酒楼走去。
明德兴致勃勃地说:“我才听周遭的人说,这家酒楼是码头上生意最好的酒楼,咱们快点去尝尝。”他对那些贵人、丫鬟小厮的事情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在京城时,这类人和事他早已见怪不怪,还是美食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几人走进这座四层木质的客满来酒楼,一名伙计立刻迎上前来,弓着腰,脸上堆满笑容问道:“三位客官是打算在哪儿用膳?”
曹茵心里暗自嘀咕,这还用问,当然是在这儿吃啊!不过她还算理智,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明德倒是从容地问道:“你这几层可有什么不同之处?”
“回客官,这第一层是大堂,热闹非凡;第二层是用屏风和摆件精心隔断开的雅座,环境较为清幽;第三层是普通包间,适合三五好友相聚;第四层是高级包房,专为尊贵的客人准备。不知各位想要在哪儿用膳呢?”伙计详细地介绍着。
曹茵听了伙计的介绍,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冒失开口,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这时候点菜都是小二报菜名,客官点菜,不像后世有菜单可供选择。明德点了五个菜,三荤一素一碗甜汤。
不一会儿,菜便上齐了。大厨的手艺确实不凡,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食材的本味,只是口味偏清淡和甜口。对于曹茵来说,浅尝几口还可以,要是天天吃,她可受不了。
“要不咱们下一顿还是自己买食材在客栈后厨做饭吃吧。”曹茵知道,许多客栈只要客人额外付些钱,就可以使用客栈的厨房。
顾安点头表示同意,他的口味也比较偏重,觉得曹茵做的饭菜更合他的胃口。
明德在去往肃州之前,倒是比较喜欢这家酒楼大厨的口味,但去了肃州之后,他的口味变得重了许多。
一想到红烧肉的美味,明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说道:“好,一会儿咱们去街市买猪肉,我要吃曹茵做的红烧肉。”
就在这时,一道故意抬高音量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永恩侯家的崔德崔公子吗?你不是在肃州都尉府任职,难道是月俸太低,连出门下馆子的银钱都没有了?还得亲自去街市买菜。若是囊中羞涩,需不需要我借你些银钱呀?”
明德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行锦衣华服的小郎君站在酒楼楼梯处,说话之人正是为首那位穿着最为华丽的家伙,他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却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怎么?崔公子去了肃州才不到三年,这就不认识旧人了?不过,乍一看崔公子如今的穿着打扮,要不是咱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我怕是真的认不出你了。崔公子这趟来官渡,是要去往云洲吗?”